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2020-09-10李兰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

李兰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原则和目标的清晰确立,方案具有长远性、可持续性、科学性,相关工作按照节点顺利开展,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运营管理将大有裨益,提升企业管理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并且从长远角度看,将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效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U29-39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大有裨益,可以帮助轨道交通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更好地进行成本的优化管理,并且可以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

1 信息技术是改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出行服务的重要抓手

1.1 信息技术是提高管理与公共安全水平的需要

安全运营是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前提,也是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基本目标。目前,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及应急的管理。从企业内部管理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系统“大脑”的运营调度与指挥系统承担着整个轨道交通网络运力配置计划的编制、组织实施,客流监控与分析、应急处置的协调指挥,同时还负责车票发行、清算业务,全网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行监管。运营调度与指挥系统涉及的信息技术既有数字信息,也有视频等图形信息,涵盖了数据的检测、采集、分析与处理等环节,为指挥者在运力的安排和应急情况下的行车组织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撑,为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提供基础保障。

1.2 信息技术是提高出行服务能力的需要

早期的地铁依靠人工管理,效率低且对服务能力影响大。例如:北京地铁运营初期一直采用纸质车票、人工发售,速度慢,高峰期常造成长时间排队,影响了车站服务能力与乘客出行效率,轨道交通本身的运力未达到饱和。自动售检票系统采用非接触式IC卡的电子车票,可以实现购票、检票、计费、收费、清分、统计全过程的自动化,避免了人工“找零”等繁琐、费时的购票流程。配合一卡通等手段,自动售检票系统可以将每名乘客的进/出站时间压缩到5秒左右,大幅度提高了地铁乘客进出站过程的效率,这避免了高峰期乘客在进站过程中的长时间排队,有效地统计客流分布的数据。近年来,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基于手机、二维码等移动支付手段的技术不断诞生,这些技术更加方便了乘客出行,成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信息服务领域,现代信息技术也为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如乘客信息系统(PIS)、火灾报警系统以及智能安防系统等,都在以安全、快捷、方便、智能的方式为乘客提供服务,提高出行的效率。

1.3 信息技术是降低运营成本的需要

早期地铁依靠手工,自动化程度低、每公里定员高、人工成本高,运营企业的负担加重。传统的设备监控主要依靠定期或不定期检测,这种方式多依赖人工,效率低,对故障预见性差。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降低了可能的人为失误,也大大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目前,不少城市正着手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可实现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管控。通过对运行过程中相关设备特征参数在线、实时而连续的监测,建立程序化、网络化、可视化、标准化的设备运行管理体系,自动形成设备状态修方案,最终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的运维目标。

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依靠人力管理模式,兼顾面窄,传递性差,已逐步被可对监测目标实时监控、记录和控制的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所取代。该系统可以为正常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供运营指挥服务,也可在出现突发事件时提供追查取证手段,并为运营管理部门及时制定相关安全防护措施提供依据。随着5G技术与流媒体等技术的不斷进步,城市轨道交通的传输效率、交换方式正向更可靠、高效的方向发展。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息化系统建设发展趋势

2.1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将更加一体化

对于全国来说,如何通过互联网将每个城市的信息化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将是未来的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议题。目前,各个城市基本上是各自为营的状态,用户需要申请各个城市的公交卡、乘车码等信息化工具,未来如何做到一码走天下的全国互联互通,一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同时,对于很多旅游城市来说全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的大串联,将会对这些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起到更好的推动和助力作用。这种大的信息化建设会为游客的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

2.2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中会引入更多的智能化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物联网的建设,甚至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都会为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在实际的轨道交通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管理盲区和漏洞,如果通过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介入,用电子眼代替人眼进行监控和自动数据上传,将会使得生产系统的数据来源更加准确和丰富。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高危工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电子狗机器人等仿生机器的发明,将会在高危工作中逐渐替换真人。并且这些机器人将会与信息系统相连,直接利用处理并分析信息系统中的庞杂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动作,对高危工作进行攻关攻克。这样,不但大大提升了轨道交通管理的安全性,也是对信息化系统的一个更加高效的利用和信息反馈。

2.3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建设将更加专业化

未来,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应当会朝着更加专业化、更加城市化的方向发展。其表现形式就是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专业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公司,从更加专业的角度为每个城市提供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安排。同时,这些专业的公司将同时负责庞大的信息化系统的维修和维护,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运营。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或城市建设新的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将变得有章可循、有案可依,在专业化公司的帮助下也能大大提升建设的成本和效率,总的来说,就可以大大节约建设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的成本,减轻企业或城市的压力,提升服务效率和社会效益。

3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的信息化建设正在全国热烈开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也在逐步形成。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信息化管理,将大大提升企业和城市的管理效率,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并能够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提升工作的安全能力。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的信息化建设,也正在朝着一体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和迈进。

参考文献:

[1]杨健.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6(09):217.

[2]周禄.信息化系统在地铁运营中的运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13):56-58.

猜你喜欢

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
医药制造型企业总部层面运营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及对策
智能电网建设与调控一体化发展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