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非文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沈韵张炼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沈韵 张炼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外大量非文学作品涌入国内,对此类文献翻译的准确性以及实效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人工翻译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简称CAT)应运而生,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对翻译教学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CAT以及外部存在的一些限制, 其对于英语非文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还未受到重视。本文以基于平行语料库的Wordfast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的构建以及对比分析,确定其在英文非文学翻译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显示其在非文学翻译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非文学翻译教学;Wordfast

中图分类号:H0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5-0267-02

基金項目:2018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MOOC的贵州高校开放互动式大学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研究”(2018A015); 2019贵州省教育厅项目“语言资源保护视角下贵州省黔东方言区域苗、汉、英三语语音教育研究”(2019ssd018)

计算机辅助外语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由于其应用价值更是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所谓计算机辅助翻译就是利用计算机辅助人工进行翻译[1],基本工作原理是从现存的翻译语料库中进行检索,将原文与库存译文语段进行对比并选择与原文最为相近的库存语料供译者选用[2]。基于CAT的翻译特点以及非文学文本的特征,它可以极大地提高译者翻译效率。

1 Wordfast CAT软件

相较于其它CAT软件,Wordfast设有翻译记忆库选项,译者不仅可以创建新的记忆库,也可参考已有数据的记忆库,并更新记忆库[3]。对于目前现存的CAT软件材料来说,通过Wordfast软件的简单安装与应用可以实现强大的翻译功能,形成容易操作、术语全面、翻译速度快、更新及时且免费的效果,对于翻译人员与高效开展翻译的相关课程来说有着非常高的实用性[4]。并且这款软件在应用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可以实现对方法与软件内容的掌握,提高翻译的速度与质量。

2 Wordfast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1 研究设计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在开展时,一般情况下,仍然是基于传统的计算机翻译而开设。实际中将计算机辅助翻译作为英语专业非文学翻译课程核心的高校并不多。基于相关数据与调查可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翻译需要单独的教室与翻译实验室,经济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对教师的计算机知识储备有严格要求,学校缺乏相应的师资配置[5]。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针对Wordfast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操作便捷,而且无需购买,因此在非文学翻译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6]。本研究以WordfastClassic为实验对象,同时在实验进行时,设计对照组,其中的人员来自贵州大学2018级本科英语翻译专业,总人数为60人。为了得出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采取控制变量的分析方式,按照成绩将人员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并分别按照1~30号随机为两组受试者编号,抽取2018年英语本科非文学翻译课程中两篇学生还未学习的商务文章作为翻译的材料,其中的一组成员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文章的翻译,另外一组仍然采取传统方式完成翻译工作,实验结束后采取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从时间、质量、接受程度等多个方面的挖掘学生在翻译中的情况,明确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问题分析得出本次实验的结果。

2.2 实验过程及结果

本次实验共进行两次,先对CAT的使用方式进行介绍,保证学生对其使用方式以及使用规则有效的掌握,然后基于Wordfast中自带的语料库,通过采取实际操作的方式对学生的翻译操作进行基础训练。实验开展的第一阶段,组织学生使用Wordfast对翻译语料1进行翻译并在翻译过程中按语料的翻译要求更新语料库,同时记录好翻译完成的时间。第二阶段是整理翻译稿以及语料库并进行提交,整个项目完成之后进行翻译总结。第三阶段重复第一以及第二阶段的工作,同时为第二篇的文章翻译做好准备。

实验1完成之后,开始进行实验2的第一阶段,30名学生采取传统的翻译方式完成第一篇文章的翻译。第二阶段记录好完成的时间,然后对文章进行整理,提交翻译完成的文章并进行总结,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翻译技能。第三阶段重复上面的操作步骤,开始为第二篇文章的翻译准备材料,并且记录好翻译完成的时间。

两次实验完全结束之后对测试者进行问卷调查,搜集相关的数据然后对比分析(如表1)。

2.3 数据分析

通过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计算机辅助翻译和翻译教学完全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然后对实验组受试者与对照组受试者从翻译时间、翻译质量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多个维度的数据比较,形成对数据的控制,进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3.1 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与效果、降低翻译时间

通过翻译实践的对比可以了解到,对于实验1中的被试者而言,使用CAT软件的熟练程度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针对专业的句子以及表达,CAT软件能够提供有效的指导,省去了大量查找生词以及资料的时间,因此从实际花费的时间来看,和对照组相比提前一天完成了翻译工作。实验2的对照组采取了人工翻译的方式,并且提交了使用的语料库以及记忆库,但是花费的时间更长,完成的时间落后了三天。同时和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相比,CAT中具备的管理功能对于教师的实际教学开展较为有利,同时还能直观地看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2.3.2有效提升翻译的质量以及效率

通过翻译材料的对比可以看出,采取CAT辅助后,在专业词汇的翻译以及句子结构上具备更大的优势,翻译水平更接近原文,且翻译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CAT技术的运用中,学生的姓名、学号、编号等信息也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进而形成对学生的激励效果。而在学生的翻译出现错误的时候,系统也会进行提醒与纠正,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3.3 提升学生的课程内容接受程度

根据相关的访谈结果可以了解到,当面对同类型翻译时,CAT软件能够显著提升翻译质量,节约了大量查找资料的时间。相较于传统非文学翻译教学,CAT介入更加灵活,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有针对性,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取量化的数据形式展示分析的结果和质量,学生的接受程度也更高。

2.3.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结束之后的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于CAT软件的接受程度更高,而且学习成果可以用量化的方式呈现,容易激起人们探索的欲望。学生对于CAT的掌握程度越熟练,越能更好地挖掘其中的作用,CAT软件的使用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更深层次的信息,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CAT软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还能有效地解決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教学时间的缩短。

3 结语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和传统翻译方式相比,引入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可以有效节省查找相关资料的时间,同时也为后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Wordfast具备操作方便以及免费的特点,可以解决CAT的高成本以及操作困难的问题。通过上述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引入CAT软件对于英文的非文学翻译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其学习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这也会反过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引入CAT软件还能对现行翻译中的问题进行探查并针对性地提出调整方案,有效地进行调整与修正。

参考文献:

[1]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李高新.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J].徐特立研究,2011(1):3-7.

[3]王若枫.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5.

[4]张剑.TRADOS和Wordfast辅助翻译工具对比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4-8:.

[5]侯晓璨,颜玉祚.中国翻译行业CAT应用现状调查报告[R].北京:北京大学软件学院,2008.

[6]廖七一.语料库与翻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5-9.

(责任编辑: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