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诚信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创造性转化的实践路径

2020-09-10艾红梅韩莉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校

艾红梅 韩莉

摘 要:诚信指的是诚实守信,就是真实无欺,不自欺、不欺人;守信则意味着讲信誉、守信用。在高校德育中,诚信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我国高校近年来却频繁发生失信现象,需要高校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文章主要从高校构建诚信文化的意义入手,从考试、信贷、就业、学术四方面深入探讨高校诚信缺失现象以及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了诚信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创造性转化,如养成层次的“德育——诚信”、大力构建诚信社会等。

关键词:诚信文化;德育教育;高校;诚信危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5-0201-02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 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华传统美德在高校德育中的创造性转化”系列化成果之一(JJKH2018053752)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伦理的最基本品质,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精华,即为人处事必须要真诚,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反对隐瞒欺诈和弄虚作假。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品质、命运与诚信问题息息相关,并且诚信问题也关乎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及发展。高校要构建诚信文化就要严格要求个人的心理及行为,做好德育工作,要让大学生真正意识到诚信这种品质的美好。大学生应该理性对待各种诱惑,把握诚信的原则,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一、高校构建诚信文化的意义

为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就必须要依托于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品质、诚信行为,这也关系到能否顺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走向。

(一)诚信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的基础

缺少诚信品德的人,也就不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果一個人平日里就不讲诚信,那么也不会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关键时刻做出牺牲。只有大学生拥有了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会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忠诚,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而终身奋斗。由此可见,高校有必要积极构建诚信文化,在德育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二)大学生的发展以诚信作为基本前提

大学生应该对诚信有正确的认识,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讲道德、言行一致,还要始终坚守道德规范。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才能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健康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德育教育中要重视起诚信文化[1]。

(三)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所以要保证其运行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就要求每个人都应该讲究诚信。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诚信为本的信用意识,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担负起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诚信缺失现象

(一)考试缺乏诚信

为了严肃考场纪律,每所高校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考场纪律。要求学生携带学生证、身份证、准考证参加考试。此外,高校还要严格考核监考教师的职责,监考时严禁玩手机、看书等。学生在考试前要签一份有关考试诚信的承诺书,但是学生作弊的手段防不胜防,各种作弊方式层出不穷,作弊人数也越来越多,迅速由“个别手动”作弊向“团体高科技”作弊转变。这种作弊现象已经成为高校一种普遍的失信现象,根源在于自我意识薄弱,放松对个人诚信的要求[2]。

(二)信贷缺乏诚信

1999 年,我国开始推行助学贷款,目的是使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可以完成学业。然而,有的学生却为了骗取国家发放的助学贷款而去编造家庭经济状况。原本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发点是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缓解压力、完成学业,但是骗取贷款的行为对助学资金的发放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对于真正有困难的大学生也是极其不利的。近年来,我国有很多高校都面临学生欠费这一严重问题。在欠费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对高额的学杂费确实无力负担,但是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则是更本质的原因所在。在发放助学贷款的过程中,大学生缺失诚信和信用的问题已经阻碍了贷款发放和政策的推进。2003~2004 年进入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首批还贷阶段,而全国借贷学生的违约率已经平均达到 20%~50%以上,导致很多银行不得不收缩甚至取消此业务。银行给出的理由是:部分大学生不讲信用,难以收回贷款。我国于 2000 年颁布实施了“绿色通道”计划,在实施该计划之后,高校为了不让贫困大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便为他们办理了缓交学费手续。尽管国家在不断加大资助力度,但是大学生拖欠学费的现象仍旧以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向前发展。

(三)就业缺乏诚信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所以增加了高校毕业生人数,这无疑是给大学生就业带来较大压力。部分毕业生在就业中为了能够脱颖而出,就在投递的求职简历中弄虚作假,利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修饰”,涂改成绩、虚构经历、制造虚假荣誉证书等,摇身一变成为“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求职资本,增加成功几率。有时在一家用人单位所接收的简历中,发现很多人同为一所院校的学生会主席。此外,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屡次出现随意签约、毁约的行为,有的求职心切,害怕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岗位,考虑得不够慎重,这些都表现为大学生诚信缺失。

(四)学术缺乏诚信

高校根据学生座谈以及教师的反映,再加上几次期中教学检查,发现普遍存在作业抄袭现象。近年来,有很多大学生抄袭剽窃的报道,网络中充斥着论文交易广告、“枪手”广告等,有的学生直接下载网上的论文,将其作为自己的论文。因此,学术发展被学术腐败问题所阻碍,并且校园象牙塔也将学术腐败问题作为阴影。如今的校园已经被大学生的不诚信表现严重污染,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也受到一定影响。为此,诚信缺失现象要得以铲除就必须将诚信危机的根源找出来。

三、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

如今,大学生还处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过多地接触社会,对道德缺少一定认识,所以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会禁不住诱惑而忽视道德原则的要求。有一部分大学生心态浮躁、缺乏社会责任感,没能真正理解诚信的内涵,没有将诚信当作一项道德义务。有的学生在内心里认同正直、诚实、守信等诚信道德要求,但是在评奖、考试、毕业、求职等关系到个人利益的“关键时刻”,就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使知与行出现了明显的相背离情况,没有坚守住诚信的道德底线。还有很多大学生比较浮躁,有较强的功利心,所以自我放纵以及心理上的懒惰都可能会导致投机取巧的失信行为发生。

(二)家庭因素

有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当,他们往往将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首位,而对道德引导方面不够重视,这就成为大学生缺失诚信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们更关心孩子的学历、就业等发展问题,却没有意识到道德诚信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有的家长还将“太过正直会吃亏”“讨好领导”等一些不正确的社会理念灌注给子女,对子女的错误引导造成不良影响。还有的家长不讲诚信,所以无法给孩子做表率。家庭的整体文化素质对子女的教育会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家长没有较高的思想觉悟,那么对子女的品德教育就很難重视起来,言传身教就更难。

(三)学校因素

高校教育始终将各项科目的成绩作为重心,用成绩去评定一个人的好坏,进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尽管高校开设了德育课程,但是学生人数太多,教师也很难保证与每一位学生都进行沟通,要发现学生道德方面的不足并不容易,也无法对其及时教育。在高校的学习过程中,有太多来自社会的诱惑,再加上比较混乱的学习风气,所以就难以实施道德教育工作。有的教师采用滞后的德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有一些高校没有正确处理学生的违纪现象,管理上存在“破窗效应”的现象,对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没有进行严格的规范,这样就不能有效实施大学生德育教育。

四、诚信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创造性转化分析

(一)养成层次的“德育——诚信”

教育指的是养成道德规范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初道德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为了交往秩序得以维持而逐步约定的彼此认同的规则,它是经过一些最起码的原则演绎而成的。至少要达到三条基本规范:一是自己的事尽量自己做,不给他人添麻烦;二是不去妨碍他人,不因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不便;三是不损害、不侵犯他人,不得为了个人利益而给他人造成困扰。

在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上述规范,从而免去今后成长发展中的很多烦恼。诚信养成教育的层次性应嵌入高校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要为全体学生建立个人诚信积分档案,不同的职能部门要各有侧重地为学生的诚信行为亮分。教学部门要着重考查大学生的诚信作业、诚信考勤、诚信考试;科研部门要重点检验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学术品质、团队意识;管理部门则要充分利用智能平台,与金融部门和用人单位深度合作,多方测评大学生的诚信信贷、诚信就业、诚信交际。诚信养成教育是“教师—学生”的双主体模式教育,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联动的教学过程。高校可以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开展师生诚信大讲堂,设计社会诚信、职业诚信、生活诚信等多个模块,让师生从历史深度和现实维度上共讲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诚信文化。

(二)大力构建诚信社会

目前,社会将高校作为自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重要的成员,所以社会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导致出现大学生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社会失信之风的影响,所以不道德的社会氛围包围着学生,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了些许偏失。最好的教育离不开生活,什么样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为此,只有在良好的生活氛围中才能得到更好的诚信教育。所以,高校为加强德育教育,就要重视诚信文化,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诚信的环境,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要与司法、金融、税务、实习基地、用人单位等部门强强联手,编织一张失信防范防控的法网,让失信欺诈无所遁形、无处藏匿。

(三)做好高校与家庭互动的诚信教育网络构建

为了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德育教师还要与家庭多一些互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和高校教师必须为学生和子女做出诚信表率;二是家庭教育中要纳入诚信教育,并将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及时批评指正,对学生的诚信言行应该大力赞扬;三是高校和家庭为了能及时沟通,需要借助于多种手段,对于学生的诚信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并且对学生的诚信实践进行必要监督。高校可以建立诚信奖惩制度,根据大学生诚信积分档案的分值,定期在寒暑假给学生家中发送诚信奖章或者诚信警告书,使诚信美德成为学校与家庭共同的教育目标,使得高校大学生都能具备诚信品质。

五、结语

诚信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德育工作者必须要对其高度重视。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风,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诚信教育新方法,从而培养出一批诚实守信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健东.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思考[J].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5):40-42.

[2]张忠华.当代中国德育低效的原因剖析[J].学术论坛,2005(1):173-177.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高校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