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方式的应用策略
2020-09-10查贤钰
摘 要:传统教学相对简单、枯燥,长此下去课堂氛围压抑而击不起“涟漪”.导学互动是将教师的引导和课堂互动融合一体,通过兴趣引导、合作探究和训练反馈等系统连环的推进,学生便走上主动思考之路,提高其思维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合作;反馈训练;导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4-0024-02
收稿日期:2020-02-15
作者简介:查贤钰(1984.10-),男,江苏省高邮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初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点,是培养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而数学又是诸多学科中极为重要的,知识体系复杂,逻辑思维较强,是学习的重难点所在.往常的初中数学课堂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讲为主,并未突出学生“主人翁”的地位,课堂十分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数学的“味蕾”就会逐渐丧失味觉功能,恐难再提起兴趣,不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导学互动”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把“引导”与“互动”组合于一起,更看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将该种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使学生不再“沦陷”于课堂肤浅的倾听,促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能够独立思考,在互动中进行交流,教师所讲的数学知识便被“盘活”,亦能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兴趣,引出导学互动
每个学生所积累的数学基础各有不同,所以要量体裁衣而区别对待.部分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数学知识的感知停留在形象思维层面,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导学”与“互动”实施于初中数学课堂,必须拨动学生的兴趣之弦.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深入思考并解答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习性,渐渐数学成绩便能上升一个台阶,从此步入良性循环.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一课时,先利用多媒體教学设备播放一组三角形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播放图片能够刺激学生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学习预热.随后再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本中有关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如何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呢?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学生在了解课本上的内容之后,难以快速地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含义.而这时进行独立思考,学生也难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重点内容.于是可以给学生发放一定数量各种各样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全等的三角形,最终学生就能够得出结论:经过平移、翻转等操作之后,能够全部重合在一起的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三角形.通过“导学”,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中独立思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发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并能进入深入思考的境界,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
二、开展合作,丰富导学互动
在数学知识中,存在着许许多多需要合作才方便理解的内容,而在“导学互动”教学法当中,其中关键的就是互动环节,也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重要原因.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互动,学生之间从“陌生”走向“熟悉”,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还能够提升其言语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的综合素养日渐提升.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轴对称的概念和特点.由于学生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各种图形,对图形相当熟悉,
于是直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行回忆和自主思考:“在日常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图形呢?在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听到这个问题,学生便会在生活的印象中快速搜索.这不仅能够聚焦学生的注意点,还能够帮助学生温习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巩固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记忆.当学生思考完之后,就给学生发放一定数量的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和一些不规则形状的纸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每三人为一组,群策群力共同找出纸片中的轴对称图形.通过合作,学生既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又能够听到他人的意见,了解其他同学的思路和方法,走出思维定势而变得豁然开朗,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最后再让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陈述小组的探讨结果,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思考,找出回答不足的地方并进行补充,进而让班上的学生都参与到“互动”的分析和讨论中来,课堂中流淌的便是股股的“活水”.
三、反馈训练,拓展导学互动
学生在经过课前自学、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之后,已经能够基本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并具备应用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导学互动”主要实施于课堂中,然而课后的反馈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状态,方便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适量的训练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从而督促学生完全掌握数学问题中所涵盖的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一课时,首先讲解有关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应用一次函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并未接触过函数图象这一概念,于是就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不同类型函数的图象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找出其中的一次函数图象.等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学习有了较扎实的基础后,可设置一道有关一次函数的试题,让学生进行反馈训练.例如:小王每天开车去上班,在出门时车子油箱中有40升油,如果每开1千米就要耗费0.12升油,那么行驶时间(t)与油量(y)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计算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再尝试画它的函数图象.学生在解答这个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在“阻碍点”处适时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通过自主思考建立猜想和解答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可以了解他人的解题思路,进而提高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
从教学时的“导学”,既是指向又是点拨,再推动彼此间的“互动”,能够使学生的思维从“固”化走向“融”化,进而让他们在自主思考和互动探究的中呈现多元性,在收获数学知识的同时,更拥有了学习能力,这是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成功路径.
参考文献:
[1]王晓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9(9):4-5.
[2]周天延.“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2019(18):102.
[3]王东孝.基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53.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