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现状研究

2020-09-10时卉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高职院校

时卉

摘 要:产教融合模式,是新时期教育人才输出渠道不断进行转变与优化的实践形态。基于此,本文在阐述产教融合模式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融合思路、实践策略等,针对产教融合思路不清晰、方案滞后、规划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提出产教融合模式思路清晰定位、方案优化、科学进行产教融合模式规制等应对措施,以达到教育结构优化体系,促进国内人才培养结构完善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6-0236-02

人才输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它具有多样性、时代性以及持续性等特征。尤其是在当前信息传输渠道不断创新的环境下,进一步加大对高校人才输出方式的管理力度,对于提升人才输出品质具有重要的促进性作用。

一、产教融合模式概述

产教融合模式,是指职业学校依据专业情况所开展的专业性产业结构,以实现产业开发与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有序承接[1]。比如,高职院校创建计算机生产程序开发产业,并指导在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到产业领域中进行学习,这就是产教融合模式中的代表形式。

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结构逐步多元化转变,产教融合模式的实践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同时,产教融合模式的时代特征、自主开发等特征也被逐步展现出来。在未来进行产教融合模式探索时,应全方面对职业学校的人才输出体制进行系统探究与优化,避免产教融合模式实践脱离社会的状态。

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现状解析

产教融合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融合,是当代教育体系变革的主要形态。它满足了当前人才输出多元需求。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截至2019年年底,已有70%~75%的高职院校实现了产教融合,且综合式人才输出的比重也比三年前提升了33个百分点[2]。以上数据均是产教融合模式在高职院校中运用成效的反馈。但由于产教融合模式的提出、实施的时间较短,模式實践细微之处依旧存在着部分缺失。

(一)产教融合思路不清晰

产教融合模式作为一种新型人才输出手段,虽然在宏观方面确定了教育人才输出的窗口,但在该部分工作安排时,若缺乏更为详细的推进策略,就会造成实施者对分析的问题出现偏差。同时,产教融合模式虽然是当代人才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提升的有效手段,但并不代表产教融合实践思路的探索,是一种盲目性的产业探究形态。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国内10%~15%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实践为盲目性的实践形式。这种实践探索效果不佳的状况,根本无法实现教育体系优化的目的。

(二)产教融合模式方案滞后

产教融合模式实践方式滞后,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方式规制时,存在产教衔接错位、产教融合实践手法单一的状况。比如,高职院校进行产教融合探索期间,院校主要是在机械技术设计原理上进行教育指导,而产业实践环节是从如何高效率的技术创新层面进行培训,两者之间缺乏对机械技术熟悉、简单运用环节的衔接,该种产教融合模式形态,就是错位。同时,高职院校进行具体工作安排时,单纯采用讲授法进行实践。长期的引导式实践手法,会养成学生依赖性学习心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这就是产教融合模式方案滞后、手法单一的表现形态。

(三)产教融合实践规划缺乏科学性

产教融合模式实践是一项长远性的教育探索方式。为此,缺乏产教融合模式的实践计划,也会对当代教育实践环节的具体落实造成负面冲击。相关资料显示,国内30%的高职院校对于产教融合模式的分析,是从短期的发展目标上进行定位。缺少长远性产教融合模式发展的定位,会造成当代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结构在配置时,出现局部工作安排不到位、具体工作安排效果不佳的状况。

(四)产教融合模式评价标准单一

当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探索的过程中,依旧存在标准单一的阻碍状况。比如,产教融合模式实践期间,高职院校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单纯地从学科考试指标的达标情况上进行实践成果判断,还有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创新、自主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开发关注度不够等,都是造成产教融合模式实践效果不佳的阻碍性问题。

三、持续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策略

(一)产教融合模式思路清晰定位

为了引导国内教育结构向更高层次进行转变,在其工作安排与最优化调节、实践群体进行工作思路分析时,首要环节就是对产教融合模式开发趋向进行定位。产教融合模式的分析,不仅是宏观层面的把握,还是学校人才输出体系的最优化展示[3]。

比如,某高职院校进行产教融合模式实践过程中,为了规避前期工作趋向模糊的问题,先从产教融合模式实践思路分析的层面进行剖析。本次工作具体安排时的因素整合为:一是高职学校进行会计、计算机、机械生产等专业技术教学探索期间,首先结合学科教学目标进行授课状况的宏观分析,明确产教融合模式实践的方向。其次,结合高职院校内部所设计的课程内容,将产教融合转换为具体的理论与实践引导目标。二是产教融合模式实施目标要与自身的课程、教育实践方式等方面相互结合,而不是单纯地跟随国内其他高校实践的基本情况进行人才培养,进而实现了教育培养体系的思路调整。

从当前高职院校工作实践的基本情况入手,不断进行实践方向和实践思路的调节,不仅可以规避学习人才培养目标盲目的问题,还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品质,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持续性开展带来新方向。

(二)产业融合模式方案优化

产教融合模式工作得以合理分析,在于结合高职院校的基本形态,构建多维化的产业解析方案。该种从产业融合模式优化调节的视角寻求问题突破的策略,也是当代产教融合模式不断优化调节的有效形态。某高职院校进行产教融合模式分析探索的过程,就是通过调节产教融合模式实施方案的策略解决问题。该院校工作具体探索的相关要点可归纳为:一是结合当前职业技术院校理论教学部分的学科知识授课情况,分别对金融、计算机、设计以及艺术四个大专业方向的知识情况进行了统筹性整合,并确定了在未来阶段情况分析时,如何进行产教融合模式结构定位;二是在产业开发实践环节上,实践授课部分要紧紧与理论授课环节相互承接,同时职业院校也结合社会中这四个专业的实践情况,进行了产教融合模式工作的统筹规划,以避免产教融合模式内部结构调节区域错位的问题产生;三是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统筹分析时,教学实践工作的规划环节,也要不断进行模式实践方式的变革调整。

结合产教融合模式生产规划的基本情况,不断进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践策略环节的调节,不仅可以实现社会开发要素综合规制的效果,还为当代教育体系的全面性变革提供了新渠道。

(三)科学进行产教融合模式规制

在新一轮社会教育人才输出结构探索过程中,不断进行产教融合模式条件的整合规制,为当代教育体系人才输出结构完善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依据。

第一,在持续性进行新型教育融合模式探究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先对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然后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趋向进行全面化的了解,确定短期性的社会人才输出探索方式。

第二,高职院校进行产教融合模式把握期间,对实践要素的统筹安排方式,采取了阶段性分析指标进行长远性开发趋向分析的人才输出体系模式探索结构。

第三,高职院校也善于通过在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况反思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提升。

从产教融合模式探索的基本情况入手,协调有序地进行当代专业技术人才输出结构的优化整合。同时,无论是产业因素的系统化安排,还是教学实践工作的系统性安排,都是实现在具体工作的实践情况总结基础上,推动产教融合模式具体化实践的效果。

(四)多元化把握产教融合模式评价条件

1.转变产教融合模式的评价方式

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融合,需要在进行实践方式革新的同时,也不断进行产教融合模式评价条件的同步化规制。

第一,教师进行产教融合模式实践评价时,从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层面进行评价指标的分析,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进行的分数评定方式。

第二,高职院校教师在产教融合模式实践期间,要对学生在参与期间的创新能力、技术应用灵活性等方面给予对应的判断,将产教融合的价值最大化地展示出来。

第三,实行产教融合模式评价指标综合分析时,教师要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起来,从而创建一个多层次、多视角、多趋向的产教融合模式运用手段。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模式的变化,应从寻求更加多元的教育体系革新的层面上进行因素探究。同时,善于将产教融合模式的评价方式转变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互结合的实践形式,也可以说是新时期人才输出方式灵活探索的代表形态。

2.提高基层实践群体能力

此外,持续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不断更新,也需要在基层实践群体的视角上进行能力提高。

第一,教师作为一线工作的具体人员,需要不断结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基本情况,在自身职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上给予完善。

第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实践管理者,应站在国家人才培养需求的整体思路之上,不断进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管理思路的调节,形成上层管理与基层实践之间的协调化对应结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现状研究,是国内教育改革工作实践中推进的有效形态。在此基礎上,本文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思路清晰定位、产业融合模式方案优化、科学进行产教融合模式规制、多元化把握产教融合模式评价条件,分析当代高职院校人才输出渠道。因此,文章研究结果,将为教育战略要素的统筹规制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周东亚.介入-体验式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深入实施创新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10):214-216.

[2]胡晶.基于“互联网+”的农业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8):120-121.

[3]祁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与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0):17-18.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高职院校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