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尔效应(Hall effect)电势差问题探究

2020-09-10彭晴和

高考·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电势导体微粒

彭晴和

摘 要:现行教材《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103页所介绍的“霍尔效应(Hall effect)”,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研究性学习问题。

关键词:霍尔效应;现行教材

1879年美国物理学家EH.霍尔观察到,在匀强磁场中放置一个矩形截面的载流导体,当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时,导体在与磁场、电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出现了电势差。后来大家把这个现象称为霍尔效应(Hall effect),所产生的电势差称为霍尔电势差或霍尔电压①。如图1所示,若是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情况,结果是“b点的电势比a点电势高”;若是负电荷向相反的方向定向移动,虽然形成的电流方向与图1所示相同,但是霍尔电压方向却相反,即“a点的电势比b点电势高”,这一点有些同学理不清。如果是正负电荷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定向移动,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本文通过实例对此进行分析,以期对同学们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从理论上探究导体的载流子的可行性。

一、“載流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电荷。

〖例1〗如图1所示,将一束带正电微粒沿X轴正方向喷射入沿Y轴正方向的磁场中,有一长方体的管道,管道的上、下两侧面是金属材料(金属板),其余的表面是绝缘的,这时金属板上就会聚集电荷,产生电压。设金属板上下表面电势分别为φb和φa,则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正电荷跑到上极板b上,负电荷跑到下极板a上

B. 正电荷跑到下极板a上,负电荷跑到上极板b上

C.φb>φa

D.φb<φa

〖析与解〗据题意,金属板间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带“正电微粒”,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正电微粒”受到的洛伦兹力是垂直于“B与I构成的平面”向上的,则最终的结果是“上极板b”累积正电荷,“下极板a”感应出负电荷,因此“b点电势比a点电势高”,可见,本题的答案是B、D.

思考:若将一束带负电微粒沿X轴负方向喷射入沿Y轴正方向的磁场中,虽然自由移动的电荷的运动方向与例1的情况正好相反,但是负电荷形成的电流的方向却与例1相同,所以负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仍然与“例1正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是相同的,则最终的结果是“上极板b”累积负电荷,“下极板a”感应出正电荷,所以产生的霍尔电压情况相反,则“a点的电势比b点电势高”。

二、“载流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等离子体”。

〖例2〗如图2所示,将一束含有相等数量带正电的微粒与带负电荷的微粒(正负电荷量相同,就整个系统来说不带电,即为“等离子体”),从前向后喷射入磁场,磁场中有两块金属板A、B,这时金属板上就会聚集电荷,产生电压.设金属上下表面电势分别为φA和φB,则( )

A.极板A上累集正电荷,极板B上累集负电荷

B.极板B上累集正电荷,极板A上累集负电荷

C.φB>φA

D.电路中形成的电流方向是由a→R→b

〖析与解〗据题意,等离子体从前向后喷射入磁场,则A、B极板之间正电的微粒形成的等效电流的方向是从前向后的,据左手定则可知正电的微粒受到的洛伦兹力是垂直于“B与I构成的平面”向下的,累积在B板上;带负电的微粒形成等效电流的方向却是从里向外通过两极板,所以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左手四指的方向与带负电的微粒的运动方向相反,与等效电流的方向相同,受到的洛伦兹力是垂直于“B与I构成的平面”向上的。最终的结果是,“上极板A”累积负电荷,“下极板B”累积出正电荷,因此“B点电势比A点电势高”,可见,本题的答案为B、C。

说明:这一装置其实是“磁流体发电机”,从内部机理来看与霍尔元件一致,但载流子是同向运动的相等数量带正电的微粒与带负电荷的微粒。可见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种材料效果也是很好的。事实上,“电磁流量计”与上述原理相同,只不过“电磁流量计”中是同向运动的酸碱盐溶液。

思考:若将一束含有相等数量带正电的微粒与带负电荷的微粒,分别从前与后,从相反的方向喷射入磁场,则“极板B”累积正电荷与负电荷相同,出现电中和现象,则“B点的电势与A点电势相等”。

综上所述,在匀强磁场中放置一个矩形截面的载流导体,当磁场方向与载流子的运动方垂直时,导体在与磁场、载流子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不一定出现电势差。若载流子仅为正电荷,或仅为负电荷,或是同向运动的等量的正负电荷时,会出现电势差!这也为我们提供了选取载流导体材料的理论依据。

后记,学完电磁感应现象以后,上述几种情形,我们也可以运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思想,进一步用“右手定则”判断电势的高低,此时可以等效看成“金属棒”、“气棒”、液棒“切割的思想来研究了。同时我们也可以欣赏到左右手的和谐统一,可谓左右双手珠联璧合!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03.

猜你喜欢

电势导体微粒
第五节:《电势差》学案设计
导体杆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剖析与启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电场中能量问题的处理方法
高频传输线路
静电现象有什么用?
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演示实验改进
用电势分析法解含容电路问题
化学问答
“电势和电势能”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