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时政热点,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2020-09-10纪荣花

高考·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时政热点学生素养高效课堂

纪荣花

摘 要:时政热点是近几年来高考语文命题的突出特点。把时政热点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运用正能量的时政热点材料并将其与课本知识结合,学生的品德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还能促使其关注国运民生,洞悉国际风云变化,而且在多元思考中,开阔视野,锻炼心智,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关键词:时政热点;高效课堂;学生素养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的重要性。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坚持课内外结合的大语文教学观越来越深入人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顾黄初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时政热点是必不可少的。

综观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时政热点类作文频频出现在高考作文中,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例如:2015年全国卷I凸显“法制”主题,当情感与法制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做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015年全国卷II,对敬业、创新、友善等价值观的引导;2016年全国卷III对小羽“创新”的肯定等都是时代发展、国家需要的“关键词”;2017年三套全国卷,对“爱国”“中华文化”等主题的弘扬,是时代赋予的特定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图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凸显中国特色;2018年全国卷I和卷III,其实是“中国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019年全国卷I,材料中的核心是“劳动”。十八大后的中国也在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的主流价值观。也是紧扣了社会热点的。

基于以上对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的粗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时政热點是语文命题的突出特点,所以笔者认为,要适应这种状况,就必须把时政热点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两者的渗透融合,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时政热点渗透到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一)在语文课堂渗透时政热点,能弥补教材的不足,给教材注入一股鲜活的“血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现在学科知识更新较快,很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义,对社会有重大影响、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具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不能全部体现在教材上。所以使得学生对课本的内容失去了兴趣。那么,如何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去开辟一条路径,合理选材,与时俱进,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科学创设有趣的情境,架起沟通的桥梁,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有说服力的经典事例换成与时下时政热点相关联的事例,增强教学过程中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融洽的课堂氛围。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的能力,有效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语文课堂渗透时政热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内在的品德素养。

语文教材选取的作品大多是名篇佳作,文学性思想性俱佳,课文中充满了情感,包含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对劳动的爱,这是人的高级情感,也就是说,课文中的情感是引导“学做人”的必要铺垫。所以,当我们在感受教材中的:在秋风中吟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大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在岳阳楼高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改革家范仲淹;在黑暗中疾呼“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斗士鲁迅,这些感人形象时,融入时代热点,比如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让学生领略五年来,我国在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技术联通世界,一个个超级工程,一项项世界之最的大国风采与蒸蒸日上的新时代图景。感受港珠澳大桥设计师林鸣,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坚守戈壁并创造奇迹的闽商陈德启等一个个时代英雄,感受新时代的大国豪情。因此,课堂中通过时政热点的融合,学生的思想感情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会沿着课堂所指引的方向慢慢形成。因此,每一堂渗透时政热点语文课堂都将会是润物无声的思想教育课。

(三)在语文课堂渗透时政热点,并把它融入作文教学中,有利于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适当运用时政热点事件作为作文素材,并结合自身的体验,拓宽视野,融入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抒发感触和思考。例如:“公交调度员王刚通过社交网络发动亲朋好友,帮助在寒风中卖红薯的老人。”体现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漫天要价,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林鸣和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体现出的是一种责任担当和国家情怀。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融合时政热点,教会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新闻,并将其作为丰富自己写作内容的素材,不仅可以提高写作兴趣,还能促使其关注国运民生,洞悉国际风云变化,而且在多元思考中,开阔视野,锻炼心智,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之,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内容比其它教材更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功能,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德修养。因此,把时政热点融入语文课堂,能大力拓展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而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使语文教学突破书本的束缚而成为“生活化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姜钢,《中国考试》编辑部.扎实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助力提高教育质量——访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J].中国考试,2017(1).

[2]孙立岗.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06):65.

[3]郭玲.浅谈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成功(教育),2013(11):150.

猜你喜欢

时政热点学生素养高效课堂
浅析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构建促进中职生礼仪素养评价体系
小组合作环境下时政课堂模式初探
面对差异,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