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运用信息素养防范“信息疫情”的思考

2020-09-10韩君谦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思考

韩君谦

摘要: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对部队工作产生了重大冲击,在互联网“+”和社交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信息疫情”,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带来极大负面影响。本文从信息素养的角度对防范“信息疫情”进行了思考,对提升大家的信息素养培育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疫情; 思考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全球范围爆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人民军队在疫情防控中展示了听党指挥、闻令而动、勇挑重担的优良作风。但伴随着疫情的出现和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信息疫情”,需要我们及时应对,搞好舆论引导,这些变化对我们运用信息素养提出了很多新课题。

一、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

信息素养,就是对信息的认识、获取、分析和运用的综合水平与能力。信息素养已成为部队官兵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疫情期间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信息素养是官兵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

步入新时代,互联网社会的发展正以惊人的速度逐步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信息的查找与发布、在线交流沟通、网络社交等。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未来社会将更加凸显信息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较高的信息素养,不仅能够让官兵更快速扎实的掌握学习内容、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且还能让他们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整体知识的全面掌握。较高的信息素养,能让官兵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能够在工作中对各种信息迅速反应,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完成任务。

(二)信息素养是官兵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

军事人才应该能够及时了解军内外的前沿信息,有效地开展针对性工作,要具备应用已获得的前沿信息开展基本军事科研的能力,还能够应用突发军事事件的信息并做出积极的应对。这种对信息的获取、应用的能力和素质正是信息素养在军事人才培养中的基本要求,针对信息素养的教育也是人才创新性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官兵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中,官兵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思维和知识信息也会得到有效的融合。

(三)信息素养是应对“信息疫情”的有效途径

在“信息疫情”中,部队官兵无疑是部队中最广泛、最普遍的受众角色。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部队网络信息工作,既面临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又面临基层官兵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现实情况。应对“信息疫情”的有效途径就是培养和提升信息素养。官兵只有及时而准确地获取疫情信息,辨别真伪,才能基于对信息的掌握,对疫情作出客观的、理性的判断,从容应对“信息疫情”。官兵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不仅影响着防控“信息疫情”的最终效果,对于治理官兵网络失泄密、网络赌博、暴露军人身份等问题,也有着积极作用。军队作为一个独特的团体,在互联网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生活要素,进而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思维习惯的社会背景下,官兵信息素养的培育尤为重要且紧迫。

二、“信息疫情”的影响危害

疫情期间,人们面对海量的信息难以获得值得信任的信息来源与可靠的指导,这种现象在2020年2月11日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为“信息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抗击新冠肺炎大流行,同時也在抗击“信息疫情”。面对“信息疫情”,广大官兵如不加辨析地相信和利用信息,不仅会危害身心健康,还会引发恐慌情绪,影响部队安全稳定。

(一)引发恐慌情绪

因疫情产生的消极情绪,是应对面对危机的本能反应。但在社交媒体时代,在疫情和防控措施的各种谣言、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并不断蔓延的情况下,由于官兵的认知、经验、知识储备、风险感知能力以及对恐惧的易感程度等都存在差异,导致个别官兵真伪难辩、心神不定。在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从众心理影响下,基层官兵个体理性的判断力被削弱,个体情绪不断被群体情绪感染,就很容易发生网上抢购口罩、酒精、消毒液、双黄连口服液甚至卷纸等被误导的现象。

(二)影响安全稳定

疫情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数据和众多新媒体依赖的大数据信息推荐,官兵很容易会在浏览信息数据时看到有关主题的大量单一片面和真假混杂的相关内容,甚至充斥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斗争和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进行渗透破坏的“信息疫情”。尤其是移动网络、新媒体正全方位、全时域地渗透到军营生活,一些有害的政治信息往往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蛊惑性,极有可能侵蚀到触“网”的青年官兵,导致个别官兵思想偏移,影响部队安全稳定。

三、“信息疫情”的防范思考

(一)提高信息意识防范“信息疫情”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能力和洞察力,信息意识的强弱影响不同官兵的信息活动能力,保持强烈的信息意识可以有效防范“信息疫情”。非常时期,造谣、传谣的人别有用心,有的怀着个人私利,有的背后隐藏祸心,还有的仅仅是为了哗众取宠,无论造谣者怀有怎样的目的,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理性对待,不要被“带了节奏”,应擦亮辨别是非的双眼,理解配合,共同面对。部队官兵应都应从自身做起,提高信息意识,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疫情”面前保持正确态度和行为,承担一份网络社会的公共责任,不忘初心使命,继续前行奉献网络正能量,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贡献一臂之力。同时,对敌对势力的抹黑诋毁、诬蔑攻击,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主动采取驳斥虚假信息、正面辨析引导、向平台举报等方式进行坚决的斗争,争取舆论斗争主动权。

(二)提升信息能力防范“信息疫情”

信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利用相关信息设备,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运用信息以及创造信息的能力。广大官兵要提升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只有让科学权威的信息始终跑在前面,才能遏制谣言的传播。利用信息要善于筛查,作为军人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楚的判别力,自觉从海量的信息源里过滤掉大量的抄袭、雷同、垃圾乃至有害信息,善于发现时代的主流声音,发掘和单位建设、工作需要、自身发展所相关的信息,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张良策”。

(三)营造良好环境防范“信息疫情”

积极营造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的良好环境,引导官兵依法防控,就能提高官兵对“信息疫情”的自我防护能力。首先,各级党委、领导要加强信息引导,教育官兵正确对待网上舆论,不擅自转发来源不明的疫情信息,坚决做到不恐慌、不轻视、不信谣、不传谣,使官兵的信息行为合乎信息道德要求。其次,要营造良好的疫防宣传环境。各级要及时传达学习上级疫情防控相关指示精神,通过短信、微信、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普及疫情临床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制作疫情防控宣传展板,张贴新冠病毒预防海报,悬挂宣传条幅,积极宣传防控知识,引导官兵和家属充分认清疫情危害,提高防控意识。最后,我军院校应尽快将信息素养培育纳入各级各类教学中,本科可专门开设信息素养课程或者选修课,也可将信息素养培育融入文化课当中,还可把信息素养培育加入到思想政治系列课、人文素质教育课和校园文化建设当中。

参考文献:

[1]聂云霞,肖坤,何金梅.“信息疫情”之下的公众信息素养培育路径探索[J].山西档案,2020(02):10-18.

[2]罗俊丽.保持“适度的恐惧”抗击疫情[N].社会科学报,2020-02-27(003).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从信息流的维度探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