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阅读研究

2020-09-10郑迪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媒介互联网

摘 要:阅读一直以来都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促使阅读方式发生新的转变,阅读的社会性日益凸显,社交阅读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发展的新趋势。当前的社交阅读具有文本流动性强、浅阅读为主等特征,同时也存在碎片化、娱乐化倾向严重等问题,需要通过引导读者转变思维、培养阅读习惯来摆脱当下的阅读困境。

关键词:社交阅读;互联网;媒介

中圖分类号:G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6-0122-01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参与社会治理:传统媒体的社区化转型”成果,项目编号:GD15XXW02

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催生了新的阅读方式。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8年我国国民使用数字化阅读方式进行阅读的比例为76.2%,其中选择手机阅读方式的高达73.7%。[1]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阅读与社交深度融合,重塑了当下的阅读生态。

一、社交阅读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社交阅读概念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均强调阅读过程中的交流和分享。国内有关社交阅读概念的表述引用最多的是钟雄提出的“社会化阅读”一词,他将其定义为“以读者为核心,强调分享、互动、传播的全新阅读模式”。[2]在这种新的阅读模式中,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多方位互动,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价值的再创造。

二、社交阅读的历史变迁

在传统纸媒时代,阅读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由个体独立完成,虽然也有在读书俱乐部或读书会等地点中进行的面对面交流的图书阅读和讨论形式,但阅读的社交性并不突出。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阅读的社交性开始凸显,根据互联网发展的3个阶段的不同,社交阅读的具体形态也有所区别。[3]

在Web1.0时代,网站是信息的提供者,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静态的,读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这个阶段以在线阅读网站为主,例如红袖添香、榕树下,读者在阅读网站上单向浏览信息。现在的在线阅读网站不只提供书籍信息,读者还可在网站上评价、讨论、交流,甚至发布自己文章。

在Web2.0时代,信息的传播是动态的、双向的,用户的主动性开始增强,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该阶段以QQ空间、论坛、博客为代表,用户可以在其中发布自己的信息,阅读其他用户的文章、评论,与其他用户交流分享。以QQ空间为例,用户可以借助平台发布自己撰写的日记或者“说说”供好友阅读,好友可在QQ空间留言、评论进行互动。

在Web3.0时代,网站通过对用户信息的提取和收集,精准推算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为用户推送个性化内容,互联网成为了用户需求的收集者和信息的精准提供者。此阶段以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社交阅读APP为代表。例如今日头条将图片、资讯、报纸等多种内容整合,根据用户个人意愿进行定向集成,实现对用户的内容个性化定制和精准推送。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社交阅读的特征

(一)阅读文本:流动性强,个性化需求得到关注

在传统媒体时代,阅读本文是纸质的,处于静止状态,纸质文本的传播模式是单向的,阅读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积累来理解文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行为,少有与他人的交流。现在的社交阅读文本处于流动状态,以电子文本为主,互联网上的文本内容、介质都是流动的,读者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与他人的互动。文本的流动性不仅体现在文本内容的流动上,更体现在读者之间互动、意义的传递上。[4]此外,内容平台通过收集用户信息生成用户画像,向读者推送符合其兴趣偏好的文本,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关注。

(二)阅读内容:形态多样,视觉化转向突出

过去印刷本文有一定门槛,印刷内容都经过了一定的筛选,而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赋权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内容,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社交阅读内容的形态更为丰富多样,除严肃内容外,信息资讯、专业知识、休闲娱乐等内容成为了社交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休闲娱乐内容偏多。阅读的内容形态多样,视觉化转向明显,从仅仅只有文字转变为图片、文字、声音、视频4种形态共存。随着抖音、哔哩哔哩等短视频产品的兴起,视频内容更成为了当下阅读的热门形式。

(三)阅读行为:浅阅读为主,交流互动频繁

传统媒体时代的纸质阅读文本印刷出版门槛较高,严肃内容占比大,读者通常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层次理解阅读文本。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发表门槛,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开展阅读活动,海量信息带来的多元选择和不受空间限制的阅读工具使得快速的、浅层次的阅读成为主流。此外,用户在阅读中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在互相交流,表明自己的态度,在阅读中进行频繁的社交互动。

四、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社交阅读的问题

(一)碎片化、娱乐化倾向严重

社交媒体环境下,阅读活动不再受到时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阅读,但是碎片化阅读使读者连贯的阅读体验彻底消失,内容的碎片化使读者难以将其内化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使得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阅读理解的印刷文本失去了原本的主流地位,用户更偏向于易于理解、令人放松的娱乐化内容,读者的思维变得简单、快速,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创新不足与版权问题凸显

不少平台为了吸引用户流量,降低创作门槛,没有经过筛选引入各种低质量内容,而创作者为了在短期内创作大量作品吸引读者注意力,频频出现洗稿现象。此外,有的创作者为了迎合读者口味,一味追热点,导致创新不足,作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智能化的挑战——信息茧房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内容平台能够通过收集用户行为数据理解读者的兴趣和需求,为其推送个性化内容,降低了用户的搜索成本。但是系统根据用户标签为读者制定推送精准化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封闭和固化了读者的阅读品位和阅读阶层,导致产生信息茧房。[3]

五、社交阅读的发展路径

(一)引导转变阅读思维

碎片化的阅读能够节省用户大量的时间,但也要求读者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和方法。在碎片化閱读的过程中,读者应有意识地做好记录,整理和归纳碎片化内容,使零散的内容有序化。[5]另外,读者还可以围绕感兴趣的主题主动拓展,使碎片化与系统化阅读相辅相成,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加强平台内容把关

针对创新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平台要加强对内容的筛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奖励计划来鼓励作者创新。另外,由于网民的版权意识薄弱,不少创作者为了快速吸引“粉丝”,对其他作品进行洗稿、抄袭,对此平台应加强对有版权问题的作品的监管,同时设立举报机制,严厉打击侵犯版权的行为。

(三)培养纸质阅读习惯

虽然数字化阅读的方式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使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沉浸式阅读的体验。长期的纸质阅读能够锻炼读者的理性思维,重新培养阅读纸质书籍的习惯是脱离数字阅读困境的有效手段。社区可以通过举办线下读书会等方式,开展纸质书籍的阅读活动,宣传纸质书籍的优点,鼓励深度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弥补数字化阅读的缺陷。

六、结语

媒介技术的变革催生了新的阅读媒介。从印刷时代到互联网时代,阅读的社交性逐渐增强,从认知领域向社交领域拓展,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交流、分享,实现了阅读内容的价值增长。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阅读也存在娱乐化倾向严重等诸多问题,需要引导读者转变阅读思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EB/OL].中国互联网数据咨询网,http://www.199it. com/archives/868955.html,2019-04-29.

[2] 钟雄.社会化阅读:阅读的未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5-12(6).

[3] 刘艳.社会化阅读:涵义、形态、功能、缺陷及其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8(09):4-12.

[4] 杜耀宗.社交阅读的转向[D].安徽大学,2018.

[5] 李阳.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社交化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9.

作者简介:郑迪(1994—),男,湖北荆州人,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媒介互联网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声音的“邮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