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法
2020-09-10李海英
李海英
摘要:近些年来教师的教学思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中情境教学法更是得到了教师的充分认可。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应有落实情境教学法于课堂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意识,从而做出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实际行动,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以求再以合理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直观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创设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时期学生所处的沉闷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创设合理的情境教学法,保证情境教学法落实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可行性,从而培养学生学習数学知识的兴趣爱好,达到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初中数学教师这一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教育领域中屡见不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重要环节。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数学教师,不妨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带着兴趣的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以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图形的旋转》这一节时,首先,我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了一些关于图形旋转的具体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引导学生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了观察,指导学生经历了操作、画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了作图的技能,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了旋转的基本要素及其性质,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之后,我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一些图形旋转的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的旋转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了在这堂课中得到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且降低了学生学习空间知识的难度,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极大程度上优化了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锻炼学生数学思维
根据数学学科的本质来看,这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而创设问题情境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之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解题能力,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研究,从而保证问题情境的合理性,实现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绽放初中数学精彩课堂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垂直于弦的直径》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提问道:“你能讲出多少种形成圆的方法?”从而活跃了学生的大脑思维,对学生的回答做了点评,引出了新的教学内容。然后,我根据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提问道:“圆上个点到圆心的距离有什么规律,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又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的思考,从而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得出了垂径定理的概念。之后,我带领学生探索并证明了垂径定理,并且引导学生利用垂径定理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充分绽放出了精彩的初中数学课堂。
三、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这一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人们所认可,而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教师逐渐有了联系实际生活教学的意识。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可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展现数学学科的现实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性,实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随机事件》这一节时,首先,我为学生列举了一些生活现象,让学生判断什么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使学生了解这节课要探究具体内容。然后,我将教材中的具体内容与现实生活做有机融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在活跃学生生活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从而帮助学生充分掌握了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变化规律。之后,我让学生相互交流说出事件,让学生判断事件的随机性,从而在和谐课堂气氛的基础上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交流了得到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喜爱,从而充分提升了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须长期思考创设情境教学法于课堂实践活动中的有效策略,浓厚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以求取得良好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小燕.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情境教学的有效措施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94.
[2]刘朝林.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