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不怕迟到
2020-09-10彭瑜
摘 要:新闻是讲究时效的。但在灾难事件中片面追求时效、抢发新闻,容易影响报道效果,甚至出现差错,给被采访对象、读者带来伤害。本文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采访实践,围绕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隐私保护、语言表述、报道内容等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好故事;人文关怀;隐私保护;语言表述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6-0049-02
2020年大年初一,笔者驾车前往重庆市万州区采访重庆三峡医院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向江琳;2月2日赶赴永川参与新冠肺炎特战队新闻报道;2月10日,转战万州宣传报道疫情防控阻击战;直至3月11日渝东北地区患者“清零”,才撤回重庆主城。
快,是新闻的生命。快速反应,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1]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新闻采写,笔者在追求新闻时效性的同时,秉持“好故事不怕迟到”的思想,力求做到不干扰医护人员医疗救治、确保确诊患者隐私不泄露、保证专业术语表达更准确、努力使典型事迹生动鲜活。实践证明,要展现真实、准确、生动的新闻报道,好故事不怕迟到。
一、人文关怀更多一点
2020年2月11日晚上,重庆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孕妇分娩。如何确保孕妇与胎儿平安?医护人员怎样确保自身不被病毒感染?新生婴儿是否会感染病毒?其中存在诸多问题。这是一条关注度极高的新闻。分娩手术深夜10点才开始进行,待手术结束再采访医护人员,时间会不会太迟?医护人员会不会太疲惫?考虑到这些,笔者决定先报短消息,再对其余详情进行跟踪报道。
事实证明,这场手术真的不容易——所有医护人员都得三级防护,因为这样的“全副武装”,手术中医护人员的视线非常不清晰、操作非常不灵便,整个手术耗时近两小时,每个医护人员的衣衫都湿透了。医护人员都戴着防护面罩,呼吸困难,汗如雨下,手术后靠在墙上歇了好一阵才缓过劲来,防护服里的衣服能拧出水。
在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一线,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抢救确诊患者,他们的时间极为宝贵、工作强度非常大。虽然事迹感人至深,但如果记者只为时效、只为采访,就很容易干扰医疗救治工作,给医护人员带来额外的负担。
笔者认为,采访医护人员必须坚持人文关怀。一要确保采访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不给医院带来安全压力;二要不干扰医疗救治工作,不为了采访而影响患者救治;三要不影响医护人员休息,保证医护人员本着自愿原则接受采访。
2020年2月19日傍晚6點,重症肺炎应急病区主管医生黄霞在两个半小时内接连抢救两位病人后,因缺氧致急性脑水肿突然晕厥。媒体获知黄霞病倒时已是深夜,有媒体连夜进行采访报道。而笔者按兵不动,一是因为当下采访黄霞是不可能的;二是目睹黄霞病倒的医护人员除了身体的疲惫,心理负担也不轻,此时采访势必会使其累上加累。
在抗疫一线采访医护人员,笔者首先会收集采访对象相关已有的素材,力争对他们有初步的了解;二是先采访同事、亲人,掌握外围素材;三是预约采访,把需要了解的问题提前告知对方;四是预约等待期,通过QQ、微信等了解其相关信息;五是在采访对象有充分准备后进行采访。
“‘我们稍微抓紧点,最多只能一个钟头。’——这是崔勇坐下来后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这是一篇报道三峡中心医院重症肺炎应急病区主任崔勇的稿子开头。不难看出,崔勇很忙、很累。
崔勇是整个万州片区医疗救治的核心人物,他参加了市区两级专家会诊,又深入隔离病房救治病人,还参加了政府各方面协调会议。刚到万州,笔者也想采访崔勇。但看到他消瘦的样子,笔者不忍心采访。直到救治工作结束,笔者才约他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深度采访。
二、隐私保护更到位一点
2020年2月1日,万州市民穆芳被确诊患上新冠肺炎,住进三峡中心医院。随后,穆芳7个月大的女儿果果核酸检测呈阳性,成为全市年龄最小的确诊患者。
“全市年龄最小的确诊患者”,这确实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果果母女是怎么感染的、果果病情严重与否、这么小的患者如何救治等,都是大众的关注点。穆芳刚进医院时情绪低落、焦躁不安,很担心果果感染病毒。而果果确诊了,可以想象作为一个母亲,其心情有多么糟糕。
新冠肺炎是一个全新的疾病,预防、治疗等都在摸索中前进。相关专家称,新冠肺炎的治疗,患者的心情很重要,他们需要信心。笔者随后了解到,果果爸爸也确诊患了新冠肺炎。这对穆芳与其丈夫来说,他们在承受自身感染病毒带来的强大压力之下,还要为彼此、为女儿担心。
在隔离病房,确诊患者有20多岁的职场人士,也有10岁左右的中小学生,还有正在苦读备考的高三学生。对他们来说,还要读书、就业、谈恋爱,除了希望早日治愈出院,没有多少人愿意将自己的病情通过报道公布出去。
因此,在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采访报道中,笔者坚持一是要保护患者的隐私不被泄露;二是采访报道要征得患者同意;三是确保报道的内容带给患者的是战胜病魔的信心,而不是伤害。为此,笔者在报道确诊患者时,将重点放在了医生医疗救治的措施和效果上,尽量不涉及患者家庭和病情,尽量不直接采访患者。确实需要采访患者的,首先患者本人要有接受采访的意愿,其次医护人员确定患者的心情、健康状况允许接受采访,三是采访通过视频或者微信、QQ问答的方式进行。
基于此,笔者对果果一家人进行了报道。在果果与其妈妈出院的那天,发表了《重庆最小确诊患者与妈妈同时治愈出院》的报道,并且报道主要侧重于医院的救治措施、果果母女的救治效果,力求保护果果一家人的隐私。
同样的,对安安母女的报道,有人建议深入采访家庭背景以及社区邻里的关注帮扶。事实上,基于对新冠肺炎的不全面认识,很多人对此病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到社区采访反而会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这有可能对患者今后的生活、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笔者对安安母女的报道内容仅限于医院对病情的医疗救治。
报道整个医疗救治过程时,立足于事实本身是最基本的原则,既要真实反映医护人员的无惧奋战、专业救治,又要避免对患者身体、心理造成伤害。
三、语言表述更准确一点
特殊时期下,大众对新冠肺炎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很高,无论是医疗救治方法的探索,还是医护人员的典型事迹,都要做到表述准确,否则会误导人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甚至引起医患之间的误解,既伤害新闻报道对象,又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2020年2月16日,三峡中心医院第100例新冠肺炎患者杨某病愈出院。当时,重庆市疫情防控处于胶着对垒状态,万州片区成为了全市新冠肺炎发病人数最多的地区。这个消息对全市来说,既有加油鼓劲的作用,更有医疗救治的路径可循。
经采访,笔者围绕多学科诊疗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开展无症状阳性检测者科研攻关、采用中西医融合的新中医模式3个方面,撰写了新闻稿《重庆三峡中心医院100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之路》。这是一篇关于新冠肺炎救治方法的报道,写完稿子,笔者不觉轻松,内心充满了疑惑:一是这个方法本身是否经得起推敲和实践检验,二是是否正确表达了专家和医护人员的表述,三是相关的专业术语是否表达准确,四是文中的案例是否得到治愈患者的认可。
稿件交到报社后,编辑就“无症状阳性检测者”存在疑问,当时已是深夜11点多,笔者把稿件再次转发给医院把关表述是否正确。当晚,相关专家正在参加政府会议。笔者一直等到专家会议结束、认定表述无误后,再次将稿件传回报社。第二天,该报道在头版刊发,全国多家媒体转载,并无相关异议。
权威主流媒体在报道关注度高、影响大的新闻素材时,必须在新闻刊发前做到表述准确、万无一失。为此,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足采访准备工作,对相关专业知识、术语有初步的了解;第二,采访中做好录音和记录;第三,坚持搞透彻、弄明白采访中的问题;第四,初稿完成后主动与采访对象、领域专家核实,从专业角度把好关;第五,新媒体优先刊发投石问路,遇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报纸版稿件最终准确无误。
2020年2月17日凌晨,三峡中心医院在全市新冠肺炎救治中使用第一例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笔者对此采写了《生死12小时》一稿。考虑到这篇稿件涉及的專业术语较多,稳妥起见,笔者与报社领导沟通暂缓发稿。第二天,笔者抱着笔记本找到相关负责人,从标题到导语到正文,逐字逐句把关,特别是对相关血液、氧饱和、血压等单位表述进行了精确核实。文章刊出后,经受住了医学界、读者的检验。
四、报道内容更丰富一点
灾难报道属于突发性报道,对速度和角度的要求相对来说更高。在兼顾速度和角度的同时,做好深度挖掘,这样的报道更具有生命力。[2]
在新冠肺炎救治一线,涌现出了大量的典型事迹。但因为隔离病区感染风险高、救治工作繁忙,记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挖掘、采写出这些感人的故事。这也需要记者有“好故事不怕迟到”的耐心,深入挖掘、细致采访,才能使报道内容更丰富。
前文提到的新生儿安安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心。显而易见,这不是一两次核酸检测就能下结论的。在安安住院的15天里,医院先后为她做了4次核酸检测,结果都呈阴性,最终才确认安安没有感染病毒。笔者从安安降临,一直跟踪采访母女的康复过程,最终推出了深度报道《安安母女的平安路》,使母女俩的故事更丰富、更感人。
在五桥街道,笔者采访到香炉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傅山祥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帐篷里睡了整整1个多月。傅山祥是在白天接受的采访,加上街道提供的总结材料,已经可以勉强成稿。但没有现场见证傅山祥深夜睡帐篷、坚守口子的情景,笔者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当天晚上,笔者与摄影记者再次来到香炉山社区,跟踪采访傅山祥睡帐篷、守口子的工作现场,最后推出了深度报道《要跑在疫情前面 他已经在帐篷里住了一个多月》。
疫情发生后,万州区公路局路政大队大队长黄学清和队员们负责全区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疫情防控。1个多月来,黄学清每天驾车行驶200余公里,反复奔波在5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疫情防控检查站点之间。2020年3月15日,万州气温骤降,高山还在下雪。听闻黄学清与万州区交通局当晚要前往交通检查站送汤圆和红糖姜水,慰问在严寒中坚守的队员,笔者随后一同前往采访送温暖,从五桥高速路口到龙驹检查站,再到长滩、天城检查站,回到住处,已过深夜11点半。
因为采访到了生动的现场画面,笔者围绕黄学清身上体现出来的“快”“冷”“热”3个特色,推出了报道《黄大队疫情防控“三个字”》。
五、结语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故事有很多,报道如何有深度、怎么写才生动,需要记者有“好故事不怕迟”的定力和耐心,摒弃片面追求时效、抢发新闻的思想,静下心来、沉下身子,到现场、去一线,深入生活、走进心灵,去倾听故事、挖掘细节。
(备注:文中患者皆为化名)
参考文献:
[1] 范敬宜.总编辑手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114.
[2] 陈坤.新闻精品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21.
作者简介:彭瑜(1976—),男,重庆忠县人,本科,中级职称,从事新舆论环境下的人物故事采写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