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集团期刊集群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与探索
2020-09-10刘自良
摘 要:近年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推进传统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总体部署,全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工作;加快建设了两大技术平台,巩固了主流报媒平台,强化新兴媒体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调整发展思路,形成了以党报、党刊、党网、党端为核心,国际传播、户外传播协调发展的全媒体传播新格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作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二级子集团今日重庆传媒集团,快速反应,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积极应对,巩固主流媒体阵地,及时引导舆论,坚持做到保出版、保安全、保发展;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在抓好防控的基础上,实现采编与经营工作两不误、两加强。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今日重庆;党报;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6-0044-03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是以今日重庆杂志社为龙头,整合《红岩春秋》《新闻研究导刊》经营部分组建的期刊集团。《今日重庆》杂志是重庆市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外宣期刊,是重庆市委重要时政资料图片指定刊发媒体;是重庆最具影响力的时政、财经、人文、城市类外宣读本和航机读本,有着“重庆外宣第一刊”的美誉,被誉为重庆名片。《红岩春秋》是全国集中学习研究宣传红岩精神的中心刊物,是重庆市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党史刊物;《新闻研究导刊》是新闻传播类学术刊物。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成立以来,采取一刊一策、整合资源、细分市场的理念,强化主业、多元发展,初步形成刊、网、端、微、库、台一体化的全媒体格局。其形成以传统媒体产品、新媒体产品、影响力品牌活动产品、衍生类产品等为代表的四大产品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今日重庆快速反应,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积极应对,巩固主流媒体阵地,及时引导舆论,坚持做到保出版、保安全、保发展;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在抓好防控的基础上,实现采编与经营工作两不误、两加强。
一、坚守职责使命,稳固阵地保出版
(一)健全组织,构建应急响应宣传报道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春节期间,绝大多数的员工均在休假,并且很多人都离开了重庆,人员很难立即收拢。但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主流媒体,今日重庆始终牢记党报集团媒体的职责使命。疫情面前,没有退缩,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建立了防疫宣传应急报道指挥机制,组建了7人应急报道小组,并专门为其配备了相关防护器材,保证能随时执行上级安排的机动采访任务,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疫情期间,该应急报道小组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做到每日参加市新闻发布会,并按照有关安排,完成相关疫情防控宣传报道任务。
(二)守好阵地,全媒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引导舆论
疫情前期,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网上谣言满天飞,引起市民恐慌。作为期刊集团,纸质期刊由于出版周期的局限性,加之出版流程的要求,以及发行的限制,不能立刻完成纸质出版。疫情不等人,在此情况下,我们充分发挥今日重庆全媒体矩阵的优势,以网、微、端为依托,在今日重庆网及今日重庆微信公众号分别开设了“众志成城抗疫情”专栏,及时发布来自市区(县)政府新闻办的权威信息,引导舆论,消除恐慌。据不完全统计,疫情发生以来,今日重庆共发布疫情防控相关网络稿件900余条、微信稿件100余条、焦点图片3000余张。
(三)精准服务,生产优质内容产品助力全民战疫
平面设计及深度内容是画报类媒体的优势。在战疫的过程中,今日重庆围绕战疫期间的阶段性任务,充分发挥纸质期刊优势,用高度、宽度、深度、亮度的内容全面呈现战疫情况,服务市民。
一是推出《防疫指南》手册,普及防疫知识,疏导公众紧张情绪。春节期间,当防控升级后,我们立即启动应急反应机制,开通远程办公系统,紧急组织了一个小型编辑制作团队,加班加点,从创意方案、内容采写编辑到编排设计,仅仅4天,就拿出了两个版本的《防疫指南》手册。上报市委宣传部审定,并在新媒体中进行推送,服务区县和社区抗疫工作。《防疫指南》向公众普及了疫情防控知识,疏导了公众的紧张情绪。
二是推出《重庆战疫》系列特刊,深度內容全景呈现战疫状况。围绕战疫的阶段性任务要求,我们结合期刊集群中各刊的定位,策划实施了《重庆战疫》系列特刊出版计划,以旗舰媒体今日重庆为龙头,策划实施了一组系列特刊,分为《重庆战疫·与时间赛跑》《重庆战疫·我们在行动》《重庆战疫·致敬最美的你》,精心采写相关内容,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景呈现重庆战疫情况,用行动展现出了可贵的新闻理想。《红岩春秋》在主题策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战疫情况,也推出了“最美逆行”专稿,用史学的思维将历史与现实,重庆与孝感有机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两地心手相牵、血浓于水、共同战疫的时代精神。《新闻研究导刊》瞄准定位,以抗击新冠肺炎视野下的加快增强主流媒体传播能力研究为主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对疫情报道及时进行梳理及理论提升,以此指导抗疫报道实践。三大期刊各擅其长,优质内容助力全民战疫。
三是推出精细化数字内容,满足群众宅家阅读需求。疫情期间,社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为满足群众宅家阅读需求,我们及时进行调整,推出《今日重庆》《红岩春秋》电子期刊,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公开征集战疫图片,讲好图片故事。利用今日重庆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抗疫影像”系列图片故事,反映重庆本地和对口支援湖北战疫情况。这些图片故事现场感强,生动活泼,一经推出就引起大家共鸣,目前已推出20余期。
(四)社会宣传,公益广告彰显媒体影响力
战疫期间,我们在市防疫宣传组的统一调配下,与相关社会企业一起,积极开展公益广告创作,通过横向联合,资源整合,推出了2个版本的防控手册,以及30秒视频防疫公益广告。这些公益广告在电视台、网站、社区电梯,以及相关户外公益广告大屏播放,并通过新媒体放大传播,增强了人民的战疫信心,也彰显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传播影响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防控体系,全力以赴保安全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面前,人人都是防线。为此,我们始终把人的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控优先,着力构建立体防控体系,全力以赴保安全。
(一)加强疫情防控统筹管理
专门成立今日重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揮、协调、管理单位疫情防控工作。自上级部署安排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第一时间响应要求,总编辑亲自抓,编委成员具体抓,对接上级安排,统筹做好集团各级疫情防控工作。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全力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工作举措,逐级压实责任,周密部署防疫工作。
(二)坚持防疫制度落实
一是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组织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研究制订疫情防范方案预案,处置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二是坚持每日报告制度。疫情发生后,每天组织全员排查健康状况、居住地疫情、家庭来访、活动路线等详细情况,并通过移动运营商大数据系统核实员工活动轨迹,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和人员、健康、路线、安全“四清”。迅速制定《今日重庆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结合单位实际明确39条防控措施,并对外地返渝人员,全部落实14天居家隔离;对进入办公区人员,严格落实登记、测体温、消毒、洗手等防范措施,规范就餐和办公秩序,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把风险隐患禁于未萌,止于未发。三是实施弹性工作制度。在保证工作推进的基础上,避免人员聚集,防止交叉感染;抓实防控举措分区分级平稳复工复产,采取了三分工作法,即1/3人员到岗、1/3人员轮流到岗、1/3人员休年假,最大效能地减少疫情输入。
(三)全力以赴做好相关保障
在疫情防控物资极为紧缺的情况下,采取自购与向上级协调申购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购置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并发放到位。考虑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统筹做好防控与恢复生产两不误的前提下,为切实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为符合条件的每一位员工购买了一份“敬业福”员工商业保险,激发了员工工作激情。
(四)坚持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疫情期间,我们进一步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求领导在一线、党员到一线,以上率下,全力抗疫。疫情期间,总编辑带头值班在岗,全时坚守,加班加点抓疫情防控;复工前,亲自组织对办公区全面消毒,亲自筹措疫情防控急需物资;复工后,每天逐个点位、逐个人员排查疫情防控制度落实。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疫情初期,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之人们对病毒的认知还不够,防疫物资还未到位,社会上存在一定的恐慌。为消除大家的负面情绪,为圆满完成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报道,春节假期开始,副总编辑杨光毅带头做采访,写稿子。口罩等防疫物资到达后,亲自驾车为一线采编人员送去了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这一行动,让每一个员工都感受到了单位的温暖。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党员一线战疫的模范行动,让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强化。
三、坚持目标导向,经营创新生产自救保发展
疫情就是命令,在宅家做好防护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应对,创新经营,努力恢复生产。一是转变工作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联动。疫情改变了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工作方式。疫情之前,人们早已习惯了在集中的办公场地进行办公的方式,由于疫情,这种方式被打破。疫情期间,我们开通了网上办公系统,统筹安排人力物力,线上线下有机联动,确保工作不因疫情而停摆。二是目标导向,坚持任务不减。在全力做好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杂志社工作的正常运转。三是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受疫情影响,我们的经营工作受到巨大冲击,编委会及时分析疫情防控形势,研究对策措施,细化制订了4项生产自救行动计划,经编委会研究通过后具体实施,确保在疫情特殊时期,企业首先要“活下来”,进而才能取得新发展、新进步。为此,在认真分析疫情及其影响的前提下,我们提出了应对疫情开展生产自救4项行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现金为王”。严控现金流,保证6个月之内账上资金能够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用好政府相关政策,目前已向相关单位和部门申请了稳岗返还和减免办公楼租金等政策,用政策性红利为经济赋能。
“瘦身塑形”。在危机期,砍掉负现金流业务,保持主营业务的正常运营。进一步进行扁平化管理,节省人力物力,对公司岗位价值重新评估,做好人岗匹配和薪酬设计工作。严控行政办公费、差旅费、销售费用,除维持单位运转的必须开支项外,其余开支一律削减或暂停。高管带头降薪,员工工资绩效视年度目标进度任务实际完成情况上下浮动,分级分类进行考核后发放。用严格绩效考核的办法进行调节,既合乎法又合乎情。
数字创新。面对此次疫情大考,倒逼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通过对消费者圈层化、社群化的理解,用新的工具重建消费者关系;优化产品结构,以人为销售节点,充分使用新工具、新手段。
全员培训。通过学习行业专业技能,找差距、补短板,重构知识体系,寻找创新机会点,增强专业能力尤其是新媒体应用能力。通过生产自救,集团2月份拿下农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武隆扶贫办等优质广告客户,创造了新的收益点。
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几点启示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社会是一场巨大的考验,给新闻媒体同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应对疫情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有效引导舆论,做到为百姓心理解压、情绪解燥,防控解惑,对早日战胜疫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深入探索研究。此次战疫实践和防控探索,也给了我们几点启示:
(一)科学防疫,纸质出版物在疫情初期稳定社会情绪大有可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群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恐惧、紧张和慌乱情绪。这个时候,及时疏导群众不安情绪,有效引导全社会科学防范病毒传播,成为主流媒体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宣传不能停,新闻不能少,越是关键时刻,新闻媒体越要传播科学、权威、正确的声音,越要批驳各种谣言和小道消息。新闻媒体必须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防疫宣传,推出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防疫宣传画册、防疫倡议书等宣传品,及时张贴到大街小巷,发放到群众手中,营造平稳有序的舆论大环境。群众耳边响起了科学权威的声音,谣言杂音自然就站不住脚,纸质出版物对稳定社情民心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封城战疫,新媒体传播能力加速催生数字经济
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潜伏期较长,防控疫情最直接有效的举措就是减少外出和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疫情虽然挡住了群众出行的脚步,但是挡不住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居家隔离的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疫情的最新动态情况,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重大时事信息,同时需要观看、阅读个人感兴趣的新闻、音视频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产品,甚至需要在线上办公,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可喜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传输速率有了极大的提升,应用软件也是应有尽有,能够满足人们足不出户,就实现学习、工作、娱乐的各种需求。受疫情的影响,新媒体使用人群快速增长,数字经济的热度迅速提升,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三)后疫情时代,优质数字出版内容助推期刊转型
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推动了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海量的信息、快速的传播、低廉的成本是数字出版产业的明显优势。同时,数字出版内容有报纸、杂志、书籍和音视频作品等多种形式,出版单位众多,出版内容繁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丰富多彩的数字出版内容,群众选择面广,审美水平和要求日益提高,个性化需求差异越发明显。优质数字出版内容由于其內容的权威性、形式的多样性、质量的稳定性和对群众需求的精准把握,必然造成“吸粉”效应,形成受众不断增加的良性循环,进入发展“黄金期”。
五、党报集团期刊集群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对策
(一)疫情初期,可制作别册及其他公益宣传DM单
针对疫情初期稳定民心的关键点,期刊集群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配精干力量,把疫情防控的措施、要求,迅速制作成宣传画、手册、公告、告示等别册,迅速分发到街道、乡镇、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和千家万户,及时安抚公众情绪,引导大家科学做好防范。
(二)疫情中期,可整合数字出版资源并精准推送
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疫情,在疫情中期阶段,期刊集群应该针对不同人群了解时事、办公、学习、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立足自身实际,把权威的声音、群众感兴趣的内容整合起来,精准推送给用户群体,满足公众的不同需求,用优质出版资源为群众心理解压、情绪解燥。同时,以此为契机,推动期刊集群积极转型,以适应疫情时代传播及阅读需求。
(三)疫情结束,可制作特刊珍藏历史
疫情平复后,期刊集群应围绕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重大成果,把抗击疫情中的工作亮点、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经验教训等内容进行深度报道,推出特刊或专刊;并结合成果展等多种形式,把战疫的英雄事迹宣传好、弘扬好,起到珍藏历史的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营造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六、结语
困难面前,党报集团期刊集群应积极发挥自己的核心作用,充分利用新时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作出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以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作者简介:刘自良,今日重庆杂志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