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金融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2020-09-10郭宇成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7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影响

郭宇成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与影响力也有所提升。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各个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相当严重的破坏与污染。环境的好坏对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面对环境污染的日趋恶化,绿色、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我国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区域金融发展;环境污染;影响

区域经济的进步离不开区域金融的发展,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定会对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共同关注。但是,我国对引起影响环境污染的原因还不是很了解,没有过多深入的研究,发展较慢,而且多数只是书面阐述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污染,没有具体的实施内容,更加没有注意到区域金融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从金融的角度出发,建立环保的绿色循环经济,对提高我国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1.1我国的环境污染出现整体的差异化的区域特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平衡,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迅速,尤其是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与此同时,同其它地区相比,也面临着相对较恶劣的环境污染问题。可是也有个别的经济发展发达的地区,社会生态环境也十分地良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不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共赢[1]。依据相关资料的环境污染分布图显示,我国的区域环境越来越差,特别是在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区,相反地,西部地区的经济环境却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这表明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存在着时间惯性的特点,现在的环境与之前的环境还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并对其有着不可控的影响。

1.2区域金融对我国的环境污染有着不可轻视的影响

区域不同,相应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区域金融的发展状况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存在着不同的影响,并对区域金融的发展起着制约的作用。区域金融体系的不断整改与健全、金融发展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区域金融发展扶持力度的提升都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当地企业获得了更多的金融扶持,加大了生产力度,扩大了生产规模,但是并没有采取相应的节能减排的措施与技术,这就需要相关的生产企业加大力度对环保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速绿色环保技术的更广泛实施。区域金融发展对环境污染的间接影响因素有很多,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2]。对于区域金融发展的规模效应来说,区域金融的发展水平越高,发展速度越快,对环境的污染力度就越大,它们成正比关系,也说明了区域的金融发展与环境不一定能和谐相处,企业规模的扩大与生产量的增加,更加速了环境的污染程度。区域金融水平发展相对较低的地区,金融的发展与环境污染的技术效应成正比,也就是说,金融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多数投资都致力于生产技术的研发多于环境污染的治理与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

1.3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

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与环境的污染也是成正比的,但是政府的相关部门对环境污染的遏制力远远不够。另外,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走势与环境的发展形势来看,两者之前存在着一个倒U型的关系,也就是与我国各地区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个倒U可以看出,我国的一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已经出现了和平共处的局面,已经踏入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轨道。

2.区域金融发展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措施

2.1认清区域金融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区域金融发展较高的地區,金融发展较为迅速也更加地昌盛,与之相应的环境污染也就越严重,所以,区域金融发展较发达的地区要抓紧处理好金融与经济的发展关系,不但要利用金融发展来促进经济的增长,更要认清区域金融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要看到金融发展对环境质量的提升作用,利用金融方法来搞好经济与环境共赢局面的实现。在确保给予当地主要企业足够的金融扶持的前提下,还要提升相关的金融部门对绿色环保产业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新兴的资源节约型企业,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的发展观[3]。提高对环境污染严重区域的审核力度,鼓励支持相关企业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引导企业不要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从客观上来讲,区域金融发展较快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也相对较高,无论是生产技术方面还是企业规模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且获得的融资支持也较多,但是却忽视了产业的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环保技术没有得到大力的发展而提前进入瓶颈期,即使拥有着较大的社会价值,但是想要运用到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指数。从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市场经济具有不稳定性,各个中小型企业也面临着不同的不确定的市场风险,比如周期运作时间长,没有在相应的时间内得同等的利益;资金的利用率低且不稳定等等,所以,想要企业生产融入绿色环保技术通常会由龙头企业的带领或是政府部门的扶持,想要实现市场的整体绿色转型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这就需要当地的政府部门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管力度,金融信贷部门加大对相关企业的审核力度,双管齐下,使污染严重区域不能只看重经济的发展,还要重视环境的治理与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政府也要制定出具体的规章制度,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制约企业的排污行为,普及绿色环保的发展观念。另外,还要规划好区域发展方向,制定出具体的绿色金融发展方案,加大力度投资绿色环保技术与环境友好型项目,为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相关的政府部门也要发挥积极地引导作用,为绿色环保生态环境创造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与信息共享平台,把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信息化,利用社会力量与相关的监管措施,提高对绿色环保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融资,运用金融方法来促进区域金融经济向着绿色环保的方向迈进。

2.2各部门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管理职能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慢,主要是依靠生产性投资与居民消费来带动,当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发生矛盾时,为了防止经济下降与居民收入下滑的现象发生,就会采用在排污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理,这是改善环境的常用方法。企业也会上缴一定的费用,但是此后,企业的排污行为也似乎变得合理了。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在对区域金融作出整体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经济的增长模式,要以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为大前提,不要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4]。对本地的支柱产业与龙头企业,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管控与监督,利用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对其进行约束,使污染物的排放量降到最低。各大金融机构也要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监管审核力度,避免出现经济效益超高,但环境污染却很严重的项目出现,也要提高对绿色环保事业的融资力度,虽然风险系数较高、回报周期较长,但也要推行鼓励政策,促进绿色环保社会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刚刚发展的中小型企业,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威胁程度,把绿色环保的发展观念贯穿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突破绿色环保对新兴企业的约束。在区域金融刚起步阶段,各地政府部门也要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对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发展方向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执行计划,使绿色环保的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把金融方式与政府的职能融合在一起,提高对各行各业企业环境污染的执行力度与约束力度。

2.3充分发挥金融发展的优势

区域金融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除了对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外,还会对生产性技术与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5]。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政府部门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中心思想,在不影响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模式向绿色环保的方向转变,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绿色的市场经济,在各种项目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把绿色环保理念应用到其中,作为衡量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准则,不能只注重社会经济效益,还要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否与经济和谐共处,进而推动实现共赢局面的早日实现。个别地区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绿色环保产业也相对落后,而且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这就要运用金融方法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系数,增大绿色环保产业与资源节约型产业在市场中的占有量。当地政府与相关的金融机构也要进行积极地合作,运用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来加大对绿色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为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与市场环境,还要采取价格上的补贴和税收上的减免。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较困难,外部市场的风险系数较高,内部的绿色环保型技术发展还不完善,存在许多的不足,所以,政府部门不能只是鼓励和引导,还要制定出具体的执行政策与措施来让其运行与发展起来,完善相应的市场管理制度,资源配置上加大优化力度,扶持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使绿色环保产业在实际运行中有据可依。

2.4加速城镇化地区的建设

从城镇化的角度出发,绿色环保的发展观念还没有深入到城镇地区,使城镇地区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很好的融合,所以,要把绿色环保理念发展到城镇地区,积极建设新型的绿色环保城镇,在当地建设发展多项绿色环保事业,如绿色交通、绿色产业以及绿色环保的金融服务体系。政府要在城镇发展的起步阶段就策划好其发展方向,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绿色环保理念,使其贯穿整个发展过程,加强城镇的综合环境治理,严格把控审核程序,对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环保城镇化发展观念不符的项目一定要立刻停止,绝不留后患,做到从根源处提升环境的总体质量。另外,由于我国的工业化污染较为严重,所以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在考虑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工业化与环境的关系,要把提高工业化生产水平与环境的保护共同编入日程,加大绿色环保产业在总产业中的占有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当地的龙头企业与当地政府的扶持力度,发展符合区域特点的特色产业,政府部门与相应的金融机构也要予以高度的重视与资金的支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的科学工业体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要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要认清区域金融发展为环境污染带来的重大影响。各地政府与相关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新兴的资源节约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以科学的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加大对污染威胁严重行业的融资审核力度,规划好行业的发展方向,建立环境共享平台,为新兴的绿色环保产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质量相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加快实现金融发展与环境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徐鑫. 区域金融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D].山东工商学院,2019.

[2]刘嘉.区域金融发展与集聚对环保产业增长的影响分析[D].

[3]徐盈之,管建伟.金融发展影响我国环境质量的实证研究:对EKC曲线的补充[J]. 软科学, 2010(09):22-26.

[4]朱亚男.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D].

[5]劉海瑞.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2019.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影响
基于低碳理念的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浅析我国绿色会计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