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格萨尔王传》与《伊利亚特》的人体美到当今的健身意识与选美文化

2020-09-10李晓燕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格萨尔

李晓燕

摘 要:《格萨尔王传》与《伊利亚特》既是两个民族的战斗史诗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从这两部史诗中的人体美可品味出当今藏区将娱乐与健身有机结合的以健康为目的的健身意识和西方以增肌塑形为目的注重肌肉线条美的健身及其选美文化。

关键词:《格萨尔》;《伊利亚特》;人体美;健身意识;选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7-0092-02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民院自办项目“文化人类学视角下藏族史诗《格萨尔》与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民族文化审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XYZB17002)

《格萨尔王传》最初是由艺人们口口相传。为了免其无痕风散,便将之整理出集。史诗语言虽古朴稚拙,然情节引人入胜,且诗篇中蕴含了丰富的审美旨趣。史诗中的各色人物描写丰满,似活了一般,翩然跃于纸上。如此枯燥的阅读化为领略史诗人物内心心理褶皱的契机,浑然不察夜之流逝。作为流传于口头、活跃于高山峡谷田间地头、扎根于藏民心头的藏族“活形态”史诗,在剔除掉玄幻夸张的艺术加工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向后来者呈现了一幅宏大的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先民在部落游牧社会的生活和战斗画卷。从中不难窥见其民族风貌及民族审美图景。

《荷马史诗》乃集古希腊文学之大成者,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荷马史诗》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伊利亚特》作为《荷马史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史诗典范。它不但在文学艺术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在考古学、民俗学、人类学等方面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可值得探究的素材,具有恒久的魅力。即使它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史诗,但从史诗的字里行间也能借机领略到当时希腊各部族的民族风貌及民族审美图景。

马克思认为,每个民族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民族[1]。然而在此抛开时空的局囿将两部作品放在一起做比较并非旨在将两部作品分出高下,而是通过对两部作品中对于“美”的描写与表达,试图探析各自民族的审美旨趣并延伸到探究当今的健身意识与选美文化。因为各民族由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因此而生成的精神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思想力、理解力和鉴赏力,使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对民族精神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曾有论述:“各种艺术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民族,各有特殊的环境,依存于特殊的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和其他的观念和目的……”[2]各民族都有其个性,都有体现其民族精神的美学活动。美学活动与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审美活动最终凝结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外在表现为审美活动。而审美活动又有其不同的表现形态,如服饰、建筑、文化、艺术以及色彩等。

《格萨尔王传》和《伊利亚特》两部史诗作为两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也可视为各自民族精神、民族审美的体现,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审美图景包括:服装、配饰、人体、色彩、数字等。本文拟从身体审美的角度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并尝试由此窥见其与当今两个民族的健身意识与选美文化之间的延伸。

一、《格萨尔王传》之人体美

在欣赏《格萨尔王传》的过程中,可发现其中有诸多对人体美的具体描写,如格萨尔的出征形象“他上体端庄,既像雄狮蹲踞,又像玉鬃丰满的雪狮;腰身端直,既像金刚杵,又像金刚杵用丝绸饰;下肢既像孔雀站立,又像是孔雀夸耀羽毛;面容既像十五的皓月,洁白俊美;眼睛就像东方的启明星,闪闪发光;头发像厚厚的乌云,发辫盖过上半身。他身段俊美,就像彩虹升起,语言动听,就像寻香天女弹奏琵琶……”[3]在这段引用文字中作者接连使用十一个明喻生动形象地刻画描写了主人公格萨尔大王。作者采取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的方式从上半身、腰身、下半身、面容、眼睛、头发再到身段、声音等给读者展示了一个较为丰满、立体的栩栩如生的格萨尔人物形象。而格萨尔作为整个史诗的灵魂人物、作为藏胞世世代代尊崇的英雄人物,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藏族先民的审美旨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在描写他的时候并不止一种形象,比如格萨尔大王年少落拓。但在他赛马称王后挂帅出征时更能体现其审美意识,故此选择此形象来探讨,若有失偏颇,请批评指正。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古代藏民对男性人体美的审美旨趣:身形壮、腰身直、身段優美;面白如月;眼如明星;发多且密;声音优美……

有人说,没有太阳,花不会开放;没有爱,幸福不会到来;没有女人,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也有人说,每个伟大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这位伟大的格萨尔大王的身后也有王妃珠牡:“且说森姜珠牡,她本是白度母的化身,出身高贵、为人正直、言而有信、聪明睿智、坚强果断、知足知耻、忠贞不渝。她身段窈窕,如像软藤;面部白净,如同皓月;双颊红润,如涂朱砂;头发乌亮,千线编织一般;一双大眼,明珠闪亮;小小红唇,犹如珊瑚;一口洁齿,白如珍珠;肌肤细嫩柳腰柔肢;声音美妙,能言善语;说话和气,待人和睦……”[3]从对王妃珠牡的描写中也可一窥藏先民对女性的身体审美,其间充斥着大量的溢美之词,在赞美王妃德行的同时赞美了王妃的美貌:身段窈窕、柳腰柔肢、面白如月、双颊红润、头发茂密乌黑,明眸皓齿……从中可以看出在女性身体审美方面与男性有相同之处:面如皓月、双眼有神、发密且黑亮,在此就不再赘述,只是女性多了“双颊红润”——大概就是那一抹高原红吧,以及在身段上的柔——男性为壮,女性为柔。

二、《伊利亚特》之人体美

在《伊利亚特》中对人体美也有不少的描写。只是与《格萨尔王传》中的描写微有不同。这里主要通过他人耳语、直接形容战争侧写和以丑写美的方式来探析史诗中的审美意趣。

第一,他人耳语。史诗中不乏貌美俊秀的“美男子”,其中之一便是战争祸首帕里斯。史诗作者在引发战争的描述中便向读者暗示了帕里斯的英俊,不然他也不能诱走“女人中的女神”海伦及其财产。而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海伦,又是怎样的一种美呢?在《伊利亚特》中,海伦的第一次出场是这样的:他们看到海伦,正沿着墙壁走来,便压低声音,交换起长了翅膀的语言:“不能责怪特洛伊人和胫甲坚固的阿开亚人,确实,倘若他们经年苦战,为了这样一个女人,她的长相太像,是的,极像长生的女仙……”[4]细细读来其中并无海伦外貌的具体描写,但作者使用一个比较——她值当得起这经年累月的苦战和一个比喻——长生的女仙来给读者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将自己所有已知的美好词汇加诸其身,如沈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等。

第二,直接描写。史诗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词汇:“伟岸的壮勇”“强健粗壮的阿开亚人”“明眸的阿开亚人”“神样的”“捷足的和卓越的阿基琉斯”“强健的勇猛的精壮”“肩膀胸骨宽厚的阿伽门农”“双眼熠熠生光的阿伽门农”以及“明眸的姑娘”“美颊的克鲁赛伊丝”“无论身段体形,还是内秀和手工的精巧都上佳的姑娘”“束腰秀美、裙裾摇曳的女子”……从这些高频出现的修饰语中体现出了对男性身材健壮、女性身段柔美的审美取向。尤其在形容男性身材时,通过对肩膀、胸背、足等的具体描写体现其健壮。在眼眸、头发等方面,两部史诗体现出的审美有共同之处。

第三,战争侧写。《伊利亚特》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史诗。战争场面的描写也使人们有机会一探其审美旨趣“就像这样,墨奈劳斯,鲜血浸染了你强健的大腿、小腿,浇淋在线条分明的踝骨之上……”身体审美有了更加具体的审美:肌肉线条美。

第四,以丑写美。在《伊利亚特》描写的各色人物中有一个人物显得十分不同,与众英雄格格不入,形成鲜明对照。那人便是塞尓西忒斯:“……围攻伊利昂的军伍中,他是最丑的一员:两腿外屈,一脚偏拐,双肩凸起前耸,成功地挤在胸前,挑着一个尖翅的脑袋,上面稀稀拉拉地歪倒着几缕发线……”[4]诗人用他的屈腿、耸肩、畸胸、尖头、少发来反衬出捷足、宽肩、厚胸等英雄的肌肉线条美,以丑衬托出美。

三、当今藏区藏民与西方人的健身意识与选美文化

语言是通过口耳进行交际的。口授耳听实则是通过声音来达到交际任务的,可是声音一发即逝,没有延时性,于是便出现了文字。文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经历了时间洗礼的两部史诗是本族文化的記录者和传承者,自然影响着后来者的健身意识和审美文化。那何谓健身呢?基于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从广义上理解,健身可以是所有同健康息息相关的体育运动的总称,而从狭义上理解,健身一词源于古希腊语“gymnazein”指“赤裸裸地进行体能训练。”[5]由此从广义上可认为两个民族的健身意识都比较强,只是健身的目的和方式各有其特点。

据观察藏区藏民的健身意识较强,健身的活动也多,有民俗活动健身,如磕头、转经、赛马、赛牦牛、拔河、摔跤等,还有舞蹈健身,如现在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场舞,只是加入了藏族特色。当然还有其他健身方式如快走慢跑等。但由于藏区海拔高、温差大、缺氧不适合做一些较为剧烈的运动,这类健身方式的普及受到一定的影响,加之藏区经济发展较滞后,健身房文化尚未发展起来。难能可贵的是聪明智慧的藏民有机地将生产、生活与健身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以健康为目的的健身意识,将健身与娱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继而也影响了当地的选美文化。拿丹巴的选美来举个例子,在120进80的海选环节,就会在身体协调性、形体舞姿、服饰装扮、语言表达以及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等方面对选手作出要求。而“康巴汉子”的壮也是指的身体廓形,并不特别强调肌肉的线条。虽然时代发生了变迁,审美旨趣增加了新的现代元素,但还是可以看出其与史诗的一脉相承。西方的健身意识也有了增强,除了快走跑步等健身项目以外健身房文化也起步较早,已成规模,形成以增肌、塑形为目的的健身并由此产生了健美先生、健美小姐的选美文化,强调肌肉线条美,这与《伊利亚特》中英雄们对于肌肉线条的追求一致[1]。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德]黑格尔.美学(第I卷)[C].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王兴先主编.格萨尔文库[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

[4][古希腊]荷马.伊利亚特[M].陈中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段健芝.全民健身的转型升级——由全民健身热点问题谈起[J].体育学刊,2016,23(4):74-77.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格萨尔
记忆之谜
《英雄格萨尔》: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
高唐神女与《格萨尔》中龙女中美人原型比较研究
《格萨尔》史诗中的藏传佛教
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萨尔》诞生部的比较研究
《格萨尔》说唱有望实现语音自动识别
阿须草原—格萨尔王的故里
降边嘉措:谁说中国没有史诗
格萨尔艺人
《格萨尔王传》传唱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