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观念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建构

2020-09-10林仲艳

高考·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时空建构教学

林仲艳

摘 要: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的本质属性,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抓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建构有效的时空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就时空观念的有效建构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时空;教学;建构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出已历时两年多了,它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接受程度,课后反思都应该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其中时空观念是历史思维活动和发展历史意识的基础,是学生构建历史知识和框架的根基,因此时空观念的有效建构是开展有效历史教学的前提,本文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为例来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时空观念。

二、课堂实践

1.时空定位

本课内容中,学生首先需要明晰的时间内容是为什么英国会在17世纪上半期爆发革命?因此课堂教学需要首先将视角定位于17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这一时期的英国有何特殊之处?为此,教师选择下列史料来予以阐述。

材料一:这些贵族议员虽然有很多从事资本主义经营或与资本主义经济有联系,因而

对王党限制他们的经济发展和他们在政治上的无权地位感到不满。

材料二:斯特拉福伯爵是群众最痛恨的反动首脑人物之一,在群众的强大压力之下,下院以204票对59票,通过了“褫夺公权法”,判处斯特拉福极刑。但当这一法案送交上院后,却遭到上院的拒绝。查理甚至扬言要对反对派人士动用武力。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当苏格兰人民爆发起义,为了获得镇压起义的资金,查理被迫召开议会。而这一于1640年召开的长期国会不但不理查理对金钱的需求,反而提出许多影响深远的要求,查理拒绝服从,双方爆发了战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据材料一、二、三,同学们认为为什么在17世纪前期的英国会爆发革命呢?同学们阅读并思考三则史料不难得出主要原因是此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国王实行专横统治引起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同时国王的专制蛮横引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慨,因此社会多个阶层在此时都对国王封建专制统治表示不满,要求进行革命。并且就在1640年国王要求召开议会筹措资金,引起议员的强烈不满,双方一触即发。

对于以上这个问题的解析我们是将事件定位到具体的时空中,让学生在设定好的时空中寻找时代特征,以加深对事件起因的理解。

2.了解划分时间的多种方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理时间不会变化,但是在历史教学中,时间的尺度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以不同的标准来划分时间。以本课为例,教师可以首先抛出一个问题:史学界有一种观念,认为1640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你怎么看?学生可以赞成也可以否定,但一定要言之有理。课堂上,有学生指出,他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以1640年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这一年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逐渐确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统治,这为世界其它国家后来的制度设计提供了一种范式,开启了近代世界民主化潮流,因此可以以此作为近代史的开端。但是也有学生表示反对,该学生指出,前面的学生对此表示肯定是从政治角度着眼的,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国为什么能够逐渐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呢?其经济根源恐怕更能作为近代史的开端。教师顺着第二位学生的思路,指出:的确,对于近代史开端的划分并不一致,史学界虽然不少学者认为是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也有学者从经济角度思考问题,认为近代史的开端是1500年前后的开辟新航路,因为这件事之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腾飞,这才有了1640年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革命。老师最后总结说:可见对于历史时间而言,我们有多种划分方式,对于长时段历史的定性也可以有不同的时间选择。

3.构建时空轴线

时空观念建构最有效的方式是时空轴线,通过时空轴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明晰历史线索,领悟时空内涵。《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一课内容复杂,与学生实际生活离得很远,学生普遍反映不易理解,尤其是思路混乱,线索不清,因此本课内容特别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构时空轴。笔者的处理方式是:首先按照课本内容讲完这一节课,然后找学生绘制本课的时空线,线索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过程。如果学生在黑板上绘制的内容五花八门,正确率差强人意,那就说明本节课教师的授课是失败的。下面笔者仅呈现我班学生绘制的一例。

大体来说,该同学绘制的内容符合本课基本线索,只是并未标注每一件事件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教师接着找同学补充。

下面的表格相比上面而言有所进步,但是后两件事件的地位还是未被揭示,教师补充道:1721年责任制内阁的建立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统治基础更为广泛,这两件事共同推进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三、小结

时間和空间是学习历史的两翼,缺一不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时空的本质属性,研究透学科核心素养之中的时空观念,然后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向学生渗透时空观念,使学生逐渐理解时空的真谛,使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落地有声。

参考文献

[1]胡军哲;余晓东:时空观念视域下历史思维品质的提升策略——以《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课为例,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09.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王觉非: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猜你喜欢

时空建构教学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跨越时空的相遇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游戏玩不够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