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新课程数学课堂的几点反思

2020-09-10杨薇

高考·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关注学生核心问题集体备课

杨薇

摘 要:新课改最注重的是教后的反思,反思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这里,针对新课程数学课堂,从备课、关注学生、核心问题、小组合作等四个方面对新课程数学课堂作一反思,以期进一步提升新课程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集体备课;关注学生;核心问题;小组合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近二十年,课改的基本理念已不同程度得到实践和探索。对于每个教师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场挑战,近二十年的探索实践,大家都感触颇深,有较多收获,也有不少的困惑。而及时回顾,反思课改的得失,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以下谈谈在课改实践中的几点反思。

一、以集体备课代替个人备课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做到互相探讨,共同研究,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则能够更快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但是发现不少学校在实际操作中都是通过分工后,由个人操刀完成,然后电子课件和文档分享给其他组员。这样,不仅没有发挥集体的智慧,而且,还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也就是说,教案的设计不一定适合所有教师及不同班级的学生。教学效果未必都很好。我认为,强调集体备课,应是全组教师利用一定的时间,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的探讨,每个人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之处在那里?如何充分利用好各种渠道的教学资源?教学的重难点在哪里?要培养学生哪些数学核心素养?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否充分参与课堂的思考?只有这样不断追问、探讨、最后形成共识,才能在教学中结合班级学生的学情,备好学生和教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以关注学生取代关注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过程中是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这是新课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以知识为中心,关注的是学习内容有没有讲授,有没有进行条理清晰的知识系统的学习。这在知识匮乏的年代的确是很有效的。现代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因此,新课改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归宿。也就是以关注学生取代关注教学内容。

一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我们的教学,不再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案中的预设,而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我们关注学生,就是要关注学生原有的基础;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关注学生是否学有所获。学生的状态其实可以说明一切。教师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课堂上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时间去学习,思考,探索,交流,敢在课堂上不断发表自己的见解。关注学生,就是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個性得到发展。

三、以核心提问代替“满堂问”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满堂灌”,由于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因而被摒弃了。很多老师于是采用一问一答的所谓启发式教学。这种问答式教学相比满堂灌来说,在师生互动方面的确有所加强,然而,效果也是差强人意。缺乏一堂课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没有注意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的要求。有的教师甚至由于准备不足,学生可贵的发现却被生硬的打断。如有一次听公开课,讲勾股定理,老师想让学生自主发现,就让学生画出直角边为3cm、4cm直角三角形,让他们量出斜边长度,结果学生量出结果为4.8cm或者5.1cm时,教师没有往作图与测量误差方面分析,而是说学生测量得不准确,然后自己给出5cm的所谓正确答案。随后,他又让学生发现3、4、5与5、12、13这两组勾股数之间的内在规律。由于问题指向不明,学生发现的规律自然会出现千奇百怪的结果。如有学生说,斜边和长直角边的和等于短直角边的平方,即4+5=32,12+13=52。教师没有举出反例,就生硬地说:你这个是特殊情况,我们的规律是32+42=52,52+122=132。由于教师问题指向不明,导致学生有些可贵的发现良机错失,思维探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有一节课的核心问题。核心提问中,问题指向要明确,要有问题系列,形成有铺垫、有发现、有检验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有发现、有失落、有惊喜的情感历程,这样才能实现通过提问来实施启发性教育的目的。

四、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小组合作常常被当做新课程改革的致胜法宝,公开课也常常以是否有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为标准。其实,小组合作只是教学的外在模式。一节课好不好,有效没效关键还是学生的思维有没有调动起来。小组讨论合作互动,必须是有必要的情况下才进行。如,一位老师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让学生小组讨论例题有几种解法?这个问题的讨论其实就意义不大。教师应该抓住核心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把“二元”转化为“一元”。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表面热热闹闹,但学习过后,学生没有收获,那样的课堂和参与娱乐节目有什么区别呢?也有的老师过于迷信情境化,结果把数学课的“数学味”弄丢了。小组合作只是一种比较好的学生之间互动的形式,但它不可能代替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灵丹妙药,是存在“bug”的。针对这一“bug”,现在很多学校倡导先学后教,要求学生完成前置作业。这其实就是对小组合作互动这一模式打补丁,做优化。前置作业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通过精心准备的,与课堂核心问题相关的一些小问题。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就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有备而来,自然更容易进入课堂讨论的状态。

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才能成为交流的良好平台。交流互动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相互尊重、学会合作、学会质疑问难。相互尊重,就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述,不能打断别人的话语,而是努力听懂别人的表达,然后给出合理的评价。学会合作,就是要有所分工,让小组每个人都有事做。学会质疑问难,就是要针对同学的发言,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小组合作,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才能碰撞出心灵的火花,才能共享他人的思维成果。

综上所述,新课改二十年,在基础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迷茫与困惑。我们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在追问中获得成长,才能把握最新的学情与时代的脉搏,才能不断创造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业绩。

参考文献

[1]项来.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J].试题与研究,2019(12):164.

[2]于洋.数学课堂师生关系的理性审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15):71-73.

[3]曾广毫.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120.

猜你喜欢

关注学生核心问题集体备课
提高西藏农牧区乡镇小学汉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浅议数学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核心问题的思考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五让”
挖掘文本教学价值,搞好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关注学生生活学习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