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

2020-09-10肖茂清

高考·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高中情境

肖茂清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指引,其与政治立场认同、科学严谨精神、正确法治观念、积极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契合。其中,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其它方面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能够强化学生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理性精神,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提供支持。文章从学科知识、情境探究、课外实践扩展这三个方面入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教学实践开展探究,旨在切实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公共参与素养;核心素养;情境

引言:高中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已经达到成人应有的高度,他们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欲望十分强烈。“立德树人”指引下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进行了明确,其内涵宗旨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同为一理,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具备践行公共参与精神的意愿与能力,对公共责任加以承担。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策略进行探究,意在探寻借助公共参与素养培养,同步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与法治意识,规范学生行为,培育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公民,促使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1.立足教材知识,培养公共参与意识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公共参与素养内涵主要蕴含在教材中。《政治生活》教材内容能够为公共参与素养培养提供支持,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度研究,从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出发,更好的挖掘其中知识,促进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挖掘教材中能够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资源,引导学生加强学科知识的积累和积淀,逐步提升公共参与知识水平,深入掌握公共参与规则、程序以及途径等方面的认识,进而为学生进行公共参与实践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课堂上,学生公共参与理论知识学习的开展以及能力的提升以教材为载体,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明确其在培育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教学方法策略进行优化创新,立足学科知识来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内化学科知识,进而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向公共参与实践技能不断转化。

例如,在开展“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这一课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主动关注政府、社区和校园重大问题决策,掌握公共参与知识的契机与载体,通过合理方式来建言献策。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高铁建设对于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出发,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开展互动交流,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享,从每年的春运压力、产业分工格局以及社会进步出发,这就能够促使学生对于政府民主决策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理解。课堂上可将高铁建设过程中的民意征集、专家论证评审、高铁票价听证会等材料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就有助于强化学生认识并掌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具体方式,促使学生就所关注的公共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讨论自己的想法,提升主动建言献策意识,进而强化学生民主决策体验,有效培养公共参与意识,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公共参与知识并转化为具体应用。

2.开展情境探究,激发公共参与热情

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知识和技能传授,更重要的是对个体进行激励、唤醒和鼓舞,通过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发,能够促进其公共参与态度的端正,进而更好的向公共参与行动转化。行动以理念为先导,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就必须要注重学生心理基础的巩固,促进和引导学生公共参与理念的形成,通过心理认知理念的无形力量来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公共参与态度的转变以及行为的产生。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情境探究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公共参与的热情,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对于个体的全面成长至关重要。在《政治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出发,注重资源整合,创设社会生活公共事务虚拟情境,或者将公共事务真实案例引入到课堂,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围绕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就公共事务开展理性思辨,学会做出正确判断,这就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进而强化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公共道德,在这一方面公共精神也得以充分展现出来。

例如,在开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将平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共活动提交上来的照片制作成微课短视频,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视频中的一幕幕皆来源于社会公共实践生活,有师生共同参与义务植树的,有学生在公交车站发放地震逃生、义务献血等宣传单的、有帮助学校食堂打扫卫生的,也有师生共同参与引导道路交通的等等公共活动场景,在这些情境下,学生被课堂内容深深地吸引,教师应当把握好教学时机,提出探究性问题:“个体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力量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全社会齐心协力会带来什么?如果大家漠视公共事务,会产生什么后果?作为个体,在公共参与中如何对待权利与义务?如何看待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围绕问题组织学生展开探究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能够对公民公共参与责任形成正确认识,这就有助于激发学生形成正能量,促使学生为更积极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公共事务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3.落实课外实践拓展,践行公共参与素养

理论联系真实的实践,方能使学习达到真正的内化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公共参与素养进行培养,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验证课堂理论。基于新课标出发,要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特点,通过课外实践拓展的落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动的实践课堂来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在实践尝试中学生能够掌握公共参与具体方式,保持理性有序参与,强化学生学习体验,这就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对于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开展“民主管理”教学过程中,可围绕“垃圾分类,打造文明社区”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性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社区内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调查。学生在明确任务目标后,自主设计调查提纲,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具体要求,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针对垃圾分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形成建设性意见,并向社区意见箱反馈。通过公共问题调查活动的开展,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历,在实践中强化学生责任意识,更好的承担公共责任,对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十分重要。同样,还可组织学生参与到“节约资源我参与”暑期志愿活动中去,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从自我做起保持节约用水、用电等文明行为,并积极主动参与到每年的3月22日世界节水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中去,积极践行公益精神,这就能够促进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不断增强。

总之,良好的公共参与素养是高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其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深研的教学内容。教无定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教学目标出发,侧重运用深挖教材资源、创设情境探究、课内外多元教学活动的开展,来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打造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进而无形中培养学生的政治立场认同、科学严谨的精神、正确的法治观念等素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旻晶.政治教学中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以研究性学习为路径[J].教书育人,2018(10).

[2]赵丽娜.体验式教学在培育学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中的运用[J].职业,2018(10)

[3]方乃锋.在《政治生活》教学中培育公共参与素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04).

[4]姚霄洁.课堂内外的公共参与素养培育——以“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0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高中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