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2020-09-10沈竺亮

高考·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沈竺亮

摘 要:在新课标深化实施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高中历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唯物史观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成为了培养的重点。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将唯物史观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教学策略

简单来说,唯物史观主要是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相结合的理论。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唯物史观是一种十分科学的历史观,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唯物史观的掌握也是学生其他方面历史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对唯物史观的内涵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并根据其要求采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将唯物史观融入于教学全过程中,从而逐渐使学生对唯物史观有更加熟练的掌握。

1.整合社会学科,构建知识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首先应该使学生理解唯物史观的具体内涵。从唯物史观的内容来看,其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它不仅仅是针对历史这门单一学科提出的,而是整个社会历史领域中的重要观点。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唯物史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视野的延伸与拓展,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对唯物史观的内涵有更加准确的理解,从而为唯物史观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学科范畴来看,历史是社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社会学科内部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同时也是社会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于是,我在教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关理论有哪些?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发言,通过对学生发言的总结,得到了以下两个主要的理论观点:(1)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起决定作用,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会对社会存在产生一定的反作用。最终,通过这种横向的知识整合方式,使学生从不同知识视角对唯物史观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比较,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内容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进而为学生唯物史观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2.剖析历史事件,培养认知方法

在唯物史观的观点中,历史进程中的所有历史事件和状态都是彼此联系和互相依赖的,而非是脱离的。毋庸置疑,在某一社会背景下,经济、政治、文化、外交、思想等方面的内容都是相互影响的,并且在这种相互影响中产生了典型的历史事件。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对历史事件中包含的不同因素进行解读,而在历史问题的解决中,可以使学生对唯物史观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唯物史观中的重要观点。根据这一观点,我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曲折发展”的相关内容。通过不断的归纳与整理,学生普遍认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化曲折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且具有现代化意识的国家政权,这使得中国工业化发展能力较弱。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晚清新政到辛亥革命,不同的政治力量作出了不同的努力,但均未实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变革。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共产党领导的中央政府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这也从根本上解決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政治前提,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拥有了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具备的国家力量。而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看,这也十分直观地反映出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而在这一观点的引导下,使学生对相关的历史问题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3.联系实际生活,强化价值观念

教师应该明白,历史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将唯物史观的培养局限于课堂当中。为此,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融合,并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练习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认识相关历史问题的时代性与必然性,进而使其更好地接受唯物史观教育。

同样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为例,我要求学生结合《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一节的内容,对社会生活发生变迁的原因进行了理解。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和网络资料调查发现,改革开放之后,生产力得到了解放,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使得物质资料更加丰富,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加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最终,通过与生活背景的结合,使学生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观点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

总结来说,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对教学效果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根据唯物史观的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此来促进学生唯物史观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章禹.唯物史观引领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3):42-43.

[2]罗黎黎.高中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的培养与测评[J].魅力中国,2019,(7):318.

[3]吴海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能力提升的思考[J].高考.2017(18):114.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