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探究

2020-09-10吴细玉

高考·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实践

吴细玉

摘 要: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改革和新高考的背景下,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难以满足当下教育教学需求。基于此,教师就必须围绕新课标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对高中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的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政治教学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意义,然后分析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措施,希望能对相关的探索有所助益。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教学;实践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基于此,教师就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進行全面分析,充分了解新高考之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困境,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对实际的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让有意义的政治课变得有意思,同时达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高中政治教学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意义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其中,政治认同就是要培养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法治意识要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公共参与就是要培养学生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4个学科核心素养不是高中《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等学科素养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的任务,是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内在灵魂和共同体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达成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的必然行为表现。

在新高考背景下,部分学生任然坚持政治“无用论”,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生活中也往往不会涉及相关知识,甚至今后并不打算报考与政治相关的专业。同时高中政治理论较抽象,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进行理论的背诵,尤其是必修一的《经济生活》包含相对较多的抽象经济学理论知识和一定难度的经济学计算,让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倍感吃力。加上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把教学活动局限于狭隘单调的认知条框中,容易使学生感觉学习政治“无趣”。当新高考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时,一些学生往往就选择放弃学习该门课程,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面临巨大挑战。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采取新对策,修炼“内功”,做教学能力的“提升者”,让有意义的政治课变得有意思,有效地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政治教学中,使实际政治课的教学与当下的社会、教育发展保持一致。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政治理论性强,内容相对较抽象和枯燥,如何处理教材,将内容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有趣便至关重要,所以,尤其需要教师提高知识整合能力,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可以从优化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内容上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构建思维导图,理清各要点间的逻辑联系、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避免死记硬背,提高政治课学习的实效;形式上充分利用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时政新闻、社会热点和生活现象等丰富素材,引导学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和探究,激发学习政治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必要的政治课理论知识,科学理性地分析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政治基础和浓厚的政治志趣;学生也只有掌握必要的政治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企业的经营”的教学时,从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要成为一名成功企业家,如何准备?”进行导入,引发学生对“企业经营”的思考。通过对阿里巴巴集团成长的三个历程了解,以及层层的追问,学生们分析了企业、企业主要组织形式(公司)、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等,并将它们的逻辑关系绘制成思维导图。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感悟到企业经营成功对企业、对消费者、对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还进一步领会到,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真正做到了让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二)构建议题教学,增加政治认同

高中新课标强调,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突出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教学视角下,教师首先要全面培养学生对政治信念、政治情感、政治认知、政治行为的政治认同感,为当下的课程教学和学生成长指明方向,并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政治认同与与其他政治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基于此,教师就需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开放、民主、互动、和谐的政治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入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直观、动态地进行探究和讨论,对于提高学生对培养什么样的公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政治认同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进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教学过程当中,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导入,设置“探究中国经济发展的密码”总议题,包括“密码一:国有企业篇”和“密码二:农村集体经济篇”两个小议题,引导学生通过“连一连”、“辩一辩”、“说一说”“做一做”、“走一走”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国家的了解、认同、支持、参与。最后与学生大声共勉: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学生在情感的升华中逐渐培养起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素养。

(三)加强实践活动,提升政治素质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只有坚持知行合一,才能不断发展进步。学科素养中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属于认识,公共参与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的必然行为表现,属于实践。高中新课标注重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活动不单纯包括课外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公益服务等活动,也包括课堂内的探究、讨论、辩论等活动,还包括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报告、演出、科技活动等。在政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地把握政治教学和实践生活的衔接点,为学生安排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善于实践。

例如,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体验;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去寻找答案;多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去锻炼;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活动设计、参与、总结过程中丰富所学知识,增强对政治学科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教学任务。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学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反思和重构的过程,也是不断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教师要对新课标和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掌握当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趋势和新高考的发展前景,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方案,以此来指明后续的教学方向和路径。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好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摆渡人”!

参考文献

[1]林敏.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65.

[2]漆瑞珍.高中政治教学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74-75.

[3]郑月娥.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创新[J].基础教育论坛,2019(08):66-68.

[4]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实践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引入时政教学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