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全球化视野下中学生经济知识提升策略探究
2020-09-10邱盛朗
邱盛朗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中,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将来是要成为社会中的主体人物,为了全面顺应时代的发展,作为中学生,应该学习一些经济知识,以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学生经济知识;提升策略
当前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形式,在这个形式下,中学生面临挑战应学会顺势而为,通过学习大量的经济知识,弥补自身对于经济学的认知匮乏问题。通过系统化地接受经济知识,增强自身的经济思维,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应重视掌握经济知识,学会理财,能够正确应用自己手中的金钱,不做金钱的奴隶,而要成为金钱的主人。
1 中学生学习经济知识的必要性
1.1 培养自身正确的金钱观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家各户的生活都好了起来,中学生每天都能领到很多的零花钱。如果中学生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的话,那么多少钱都是不够花的。要想培养中学生自身养成正确的金钱观念,就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对于自己手中的钱进行统计和分配,学习必要的经济知识。
1.2 养成理财的好习惯
在走向社会之后,拥有理财知识是有着一定积极的价值的,其作为一门较为复杂的学习内容,需要中学生从提高自身认识,培养自身养成理财的好習惯,在消费的时候能够正确把握数额。基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不重视学习经济方面的知识,对于其自身发展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性,不利于其端正自身对于金钱的认识。
2 中学生获取经济知识的有效途径
2.1 学会利用各种渠道学习经济知识
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到一些电子产品,比如:平板电脑、手机等等,通过这些电子产品,学生能够实现多种活动,购物或是交友、娱乐等等,同样,利用这些电子产品,学生也能实现对于经济知识的学习。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中学生应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其功效,学习更多的经济知识,丰富自身素养。
例如中学生可以关注一些讲述经济问题的网址,通过听专家的介绍,增强自身的经济知识,也可以在看新闻的时候关注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利用网络的形式,扩展自己的经济视野,增强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多了解金融知识,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为以后的金融理财道路也打好了基础。学生也可以在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寻找一些经济方面的书籍来进行阅读,夯实自己的经济知识基础,逐步提高自己的金融理财能力。
2.2 培养“计划经济”意识
要想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经济意识,光学会理财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要付诸于行动。在实际的生活中做好计划,对于自己手中的钱财进行合理分配,建立多个消费名目,比如生活费、书本费、旅游费,按照相关的计划,合理分配自己的每一笔钱,培养自身的“计划经济”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意识,正确分配自己手中的金额,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超过自己的预算,不透支消费。
2.3 运用自己的零花钱进行“试运营”理财
中学生自己已经拥有了很多的零花钱了,为了切实增强学生对于零花钱的管理程度,学生自己可以从自己的零花钱中拿出一部分,通过运营这部分钱,提高自身的理财意识,增强自己的理财技能。比如学生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购买一些数额较小的理财产品,还可以借助于支付宝理财和微信理财等方式,让学生进行理财。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学生自己应注意选择风险小的,确保风险是在自己合理控制的范围内。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一些额外的收益,得到更多的理财知识。
2.4 向他人学习经济知识
经济知识涉及到很多个方面,通过学习经济知识,能够为学生的实际生活带来很多的裨益。学生应重视向他人学习经济知识,通过借鉴他人的实践经验,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己的经济认知情况。经济知识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然,它蕴含了很多的生活智慧。通过向他人学习相关经济知识,提升自己的经济基础。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和自己身边有着一定金融知识的人求教,通过和他们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当前最新的经济知识,丰富自己的经济素养。
例如学生可以向金融界的理财专家求教,学习他们身上先进的经验,掌握一些经济的小技巧。学生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合理的金融理财计划,对于自己的花钱方案作出一个完整的计划。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培养自己的经济意识,掌握一定运用金钱的能力,为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各种经济知识,增强自己的经济知识储备,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庄柯.论金融知识对学生经济生活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2).
[2] 刘依航.论金融知识对高中生经济生活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8(15).
[3] 蹇斯琪.浅谈金融知识对高中生经济生活的影响[J].商讯,2019(02).
[4] 刘镇玮.浅谈金融知识对高中生经济生活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7(35).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小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