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电网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探析

2020-09-10张志强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一体化建设智能电网

张志强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容城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保定  0717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和职能系统被研发出来,并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为发展行业自动化、智能化做出贡献,其中就包括电网智能电网技术。而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又是实现智能电网管理的重要组成。本文就智能电网下运维一体化的建设进行了讨论,希望为提升配智能电网建设效果贡献力量。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

配电网在工作时,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去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在实现对不同职责进行不同的分工之后,配电网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运行体系,与传统的配电网相比,这种体系的运行与检修有着很大的革新与进步。但是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电网的结构已经跟不上人们用电模式的改变。因此,配电网必须不断优化,如今的分工达不到智能电网的基本要求。配电系统的科学运行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要想建设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目标,需要保证建设的效率与质量。

一、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社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支持。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建成了横跨东西、纵越南北的电网系统,电走进了千家万户。在这个过程中,配电网系统也历经多次变革。智能电网是电网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智能电网能够为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提供稳定、经济、有效的电力支持。基于智能电网的强大功能,显而易见地智能电网也需要良好的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不断深入,促使智能化、自动化配电网系统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与配电网系统传统的运维方式相比,配电运维一体化具有诸多优势,还可以弥补传统运维方式的缺陷与不足。

实际上,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在不同运行条件下,所选择的运行模式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职责,也要相对应地做出不同的分工,实现了这一点后,配电网系统逐渐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运行体系,且其在运行、维修方面表现了一定的进步性。但当今社会背景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用户的用电模式也在迅速发生变化,传统配网结构已经无法满足这一发展趋势,必须不断对配电网系统进行改进与优化调整,使其分工切实满足智能电网的要求。

二、建设配电运维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运行、检修差异性大,合并归一难度大

首先,配电网运行管理和检维修管理对象都是配电网内的设备实施,但是管理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运行管理主要对配电网内设备的正常运行操作进行管理,对管理者技能要求更侧重于正常操作、发现错误等,需要其掌握设施设备运行方面的综合知识。而检维修管理重点就是检查维修,需要很强的实践技能,需要作业者掌握某一设备具体维修管理的专业知识。同时随着配电网系统的升级改造,对相关专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因此,进行合并归一,同时提升运行、检维修人员素质水平,达到运维一体化要求难度很大。其次,传统配电运行、检维修分管制度实行时间很长,相关人员原岗位已经形成了很强的习惯性责任划分意识,短时间内很难接受新的运行模式。

(二)缺乏明确分工,增加作业安全风险

传统的配电网运行管理过程,运行、检维修工作分属不同的部门,在实际作业时都具有很明确的责任,作业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专门负责人进行验收确认,上一步作业者完成以后会对下一步作业者进行作业安全交底工作,对施工作业安全起到了有效保障。而实现运维一体化以后,作业人员同时兼备运行管理和检维修管理的职责,很可能一个人要同时兼顾运行和维护的职责,缺乏作业监护人或者多人从事同一职责,作业时多人操作,一旦沟通确认不到位,可能出现误操作,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给企业、职工带来损失[2]。

(三)工作内容增加,员工的劳动强度相应增加

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实现,要求相关人员同时肩负起设备设施运行、检维修的双重职责,工作内容、担负的责任及安全风险有所增加,需要担负的岗位责任、需要学习的专业技能也相应增加。如果配电企业不进行相应且合理的管理制度改革,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去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设配电运维一体化的效果,达不到相应的目的。

三、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一)注重人员培训

新形势下,有关单位应注重对人才的培训,切实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确保人员能够在既定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相关任务。有关单位應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投入,为培训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确保培训工作的高水平开展,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帮助工作人员树立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为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进而确保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决策层应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并明确人员的职责,确保人员能够按照既定流程开展工作,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3]。

(二)管理体系的健全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有关单位应充分认识管理体系在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健全管理体系,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依据。企业应确保管理体系能够得到了较好的执行,确保管理体系能够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进而降低人为因素对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影响,加快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进度,提高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质量。

(三)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原则

有关单位在开展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工作时,应严格依据相关原则,确保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保证工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另外,要在确保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质量及进度的前提下减少资金消耗,实现经济利益及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原则是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工作开展的依据,对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有关单位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在开展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根据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实施相关策略,以此提高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效率,确保建设质量,从而促进智能电网技术与配网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英,要金铭,崔捷.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J].电力系统装备,2017(011):63-64.

猜你喜欢

一体化建设智能电网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一体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研究
高可靠的电网虚拟化云资源调度技术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
中国城乡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