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校本作业有效设置的探索

2020-09-10陈强

高考·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校本作业教学研究高中物理

陈强

摘 要:物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巩固知识、检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而校本作业是针对于学生的实际和个人发展情况而进行设计的作业,基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从高中物理实际教学中作业的现状着手,阐述高中物理校本作业设置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校本作业;有效设置;教学研究

作业作为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巩固知识、检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高中物理概念抽象、难度大,由于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科学设置作业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市面上的各种练习册、习题集多如牛毛,有的学校由于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千篇一律地采用同一种的练习册作为的学生作业,结果是造成好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等现象,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出现抵触的情绪,是低效的作业。

校本作业是针对于学生的实际和个人发展情况而进行设计的作业,基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形式和内容上与传统的教材知识教学中所使用的作业均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三个不同点:首先是其针对于学生的易错知识;其次是其内容形式更加有趣,引起学生兴趣;第三是其与学生的生活更加匹配,联系了当前的科技热点。这样,校本作业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一、结合学生发展,分层设置作业

校本作业是针对学生物理素养的发展与不足之处的弥补,内容的设计更偏向于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进行校本作业的设计时,也就需要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同的学生在兴趣与能力发展程度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若在进行校本作业设计时,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就可能会无法照顾到一些学生。基础好的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完成,而不需要深入的思考,基础差的学生苦思冥想也无法完成。因此,在进行校本作业的设计时,就需要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时间和作业要求等角度分层的设计作业,使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开动自己的头脑去进行独立思考,达成能力的锻炼与其知识漏洞的弥补。

例如,《必修1》“摩擦力”一节的作业,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层作业的有效设计。在教学实际之中,将校本作业分为三个类型:必做题、选做题、发展题。在其中必做题为所有学生必须需要完成的,而选做题是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中进行筛选的,发展题则是实现对学生能力有效发展的题目,这一题目教师不应做强制要求。这样的分层化设计的题目,就可以契合学生发展程度不同的现状,使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相应校本作业的完成,实现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联系生活实际,生活走向物理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校本作业的指向与对学生兴趣的调动与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其内容设计大多也与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相关。进行校本作业的设计时,就可以充分的将生活实际与作业相连接,给学生布置一系列生活化的作业。只有这样,不仅能契合有效练习的主题,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建构物理模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必修2》“功率”的校本作业的设计时,可以融入一些联系了生活实际的题目。可以借助学校周边正在建设的大型挖掘机,来进行相应题目的设计,可以结合其实际做功快慢情况的展示,使学生尝试着进行其功率的计算。除外,还可以借助上楼下楼的实例来进行相应功率题目的设计。

三、创建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由于校本课程是在常规作业的前提下额外附加的作业,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完成动力不足的情况。所以在进行校本作业设计时,可以考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作业的完成。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时所产生的懈怠心理,提升了完成作业的效率。除此之外,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时,其思维容易钻牛角尖,进入一个死循环之中,这就会使得其无法有效的完成作业,而若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作业的完成,就可以发挥群体的智慧,实现对相应问题的共同思考与完成。在其中,教师也需要能注意防止学生为了作业的完成而胡乱抄袭的情况的发生。为了避免这一行为,教师就可以考虑在课上进行作业讲解时,随机挑选学生阐述自己的解决思路。

例如,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其个人喜好进行学习小组的组成。而在完成相应的校本作业时,学生就可以针对那些个人无法解决的题目进行合作探究,达成相应问题的解决。而为了实现对学生合作能力的锻炼,教师可以在进行校本作业设计时,加入一些难度和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便于学生开展探究。

四、结合有效评价,提升学生兴趣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将通过教师对其提出的教学评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更正,实现能力的发展。而对于校本作业来说,教师的有效评价也是影响作业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若教师在布置完作业之后,就对学生不管不顾,这本身就体现出了教师对校本作业的不重视,那么相应的,学生也就不会将校本作业重视起来。所以为了实现校本作业的有效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提出有效的评价,运用正面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实现学生兴趣的有效提升,并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一步动态延伸用于拓展学生物理思维类型的作业,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需要能在学生完成了校本作业之后,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首先教师可以针对于学生总体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学生整体提出表扬或者批评等点评。然后教师再针对于学生的个人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于完成的非常出色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提出表扬,激励其继续努力,而针对于完成情况较差的学生,教师则需要能明确其原因,并给予其鼓励。

总之,为了实现高中物理校本作业的有效设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做出改变。教师要能做到结合学生发展,分层设置不同层次学生所需的校本作业,生活化的校本作业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婷.高中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76.

[2]陸陈元.普通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研究——浅谈校本作业编写的看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167-168.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平潭综合实验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中物理校本作业的研究,课题立项编号:pt201905.

猜你喜欢

校本作业教学研究高中物理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关于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研究报告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试分析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