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历史早读课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初探

2020-09-10车雯婧

高考·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三历史早读课现状

车雯婧

摘 要:高三是知识的总复习阶段,历史科目时间跨度大、知识内容丰富,识记难度高,如何上好历史早读课,提升早读效率,解决识记难题,是高三历史老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对历史早读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有效性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三历史;早读课;现状;策略

为加强高三历史复习,学校特意安排每周一节历史早读课。这与师生所习惯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英语老师三分早读的情形有所不同,学生不适应,老师也缺乏相关经验积累,历史早读课出现一些低效现象。

一、高三历史早读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种,早读上课型。有些老师觉得一周一节早读,就三十分钟,学生也背不了多少内容,以前没上过,现在有时间还不如直接上课,这样还能多挤出点时间给学生讲题。这种类型的弊端在于,“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凸显新课程理念;教师没有认清早读对于学生的意义,大量灌输知识,没有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往往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师生都很疲累,因而也就违背了学校为高三年级安排历史早读课的初衷。

第二种,放任自流型。既然是早读,那么就把主导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识记。这样的方法虽好,但更适用于学习自觉性高和有一定学习方法的学生。自觉性差的学生会利用这段时间补其他科目作业或者做与早读无关的事情(开小差、睡觉等),这就需要教师像警察一样不断在教室进行“雷达侦测”,找出违规同学并进行督导。还有一些同学,早读非常认真,嘴巴不停的在背“鸦片战争的时间是……,背景……,结果……”,每个问题背两三遍,整个人就像复读机一样。但他们时常会问老师“我认真背了,为什么还是记不住”,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效率低且背过的问题换种问法,他将无法回答。这也是这一类学生看似踏实却成绩平平重要原因。

第三种,任务布置型。教師在早读一开始就将设置好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早读前五至十分钟学生默写答案,教师课后批改和反馈。这种方法明显优于前两种方法,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因为题目既定、答案现成,有些同学提前将问题和答案抄写在纸上,等默写时,翻出空白页假装,最后将提前准备好的内容上交,掩耳盗铃。

笔者曾经也热衷于第三种方法。甚至基于弄虚作假的现象,采取当堂发纸的方法,为了防止学生再用其他方法提前准备答案,笔者还将学生分组,每组四至五名成员,由他们和老师一起监考,问题看似的到了解决。但是在反思中,依然存在很多值得深思和解决的问题:所有知识都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吗?一周背几个问题,能满足高三历史复习的现实需要吗?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方法不到位,老师可以做点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在延续任务布置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设置、解决和检查方式等进行了尝试。

二、高三历史早读课改进策略的初步尝试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明白高考考什么?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思想的要求,高考更侧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即人们常说的“离开了学校,在今后的人生中,历史学习带给你的是什么?”以此为指导,对于提升高三历史早读课有效性,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1.调整问题设置的角度,由细微知识点向宏观问题设置转变。比如复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时候,我原来的做法是要求对具体制度的背景、内容、影响进行识记和默写,浪费时间,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细节层面,不明白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现在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为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至清的政治制度,然后交由学生根据以时间为线索进行整合。这样,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宏观的,就像勾勒一副人像,我们需要先勾画出人体的基本结构,再去添加血肉。

2.转变问题解决的方式,以小组合作代替个人的死记硬背。以资料为抓手、小组为单位完成知识整合,每组由组长负责。具体做法可以有很多种,比如组长按时间顺序给成员分配任务;或者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组员说关键词,一人记录,大家根据记录的关键词对知识进行层级分类(比如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它的层级应该先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下一层级才是大家熟知的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等)。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小组合作的过程正是加深个人理解的过程,先宏观把握知识结构,然后根据个人掌握程度的不同,留待课后进行针对性识记。另外,有时候需要识记的内容听别人说出来比自己背更容易记住。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识记负担,提升效率。

3.改变问题检测的形式,以多样代替单一。问题解决以多种形式进行,最后的结果必然以多种形式呈现。小组研讨的成果,或是一张思维导图,或是以精炼的语句由小组代表总结陈述,更有小组成员分角色的演说(例如《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整合时,小组成员扮演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陈述自己的主张)。早读下课前五至六分钟,笔者随机指定两个小组分享成果。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将每一小组的成果一一展示,这也是后期需要继续改进的问题之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效早读的目标应该是基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由教师合理引导,学生自主性融入,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以上是我对高三历史早读课做出的尝试性探索,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探寻提升之策。

参考文献

[1]卢凤玲.如何上好高中历史早读课[J].基础教育参考,2012(5):77-78.

[2]吴筱玫.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备课[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

[3]周靖、罗明.核心素养:中学历史学科育人机制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高三历史早读课现状
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途径
高效运用高中语文早读课的方法
提高早读课效率的五项举措
精选 精讲 精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高三历史复习应考策略探究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