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探析

2020-09-10胡号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8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校企育人

胡号

摘要:为了发挥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最大优势,必须让工匠精神回归职业教育。通过阐述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与工匠精神的内涵,指出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缺失的表现,依据工匠精神培育分别在学校、企业、政府及社会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

关键词:校企“双元”育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汽车检测与维修

0  引言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是新时代下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今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作为当代职业教育过程中值得塑造的价值观——工匠精神的培育尤为重要。

在各文件精神指导下,大量学者对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和工匠精神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内涵;②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内涵及优势;③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然而,国内外关于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不够全面和深入。在新时代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如何培育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社会需求的现代工匠技能型人才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1  校企“双元”育人与工匠精神

1.1 校企“双元”育人的内涵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一起承担育人责任,都是育人活动的主体,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与传统校企合作模式相比,对于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企业都能更加主动的参与决策与实践。在“双元”育人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双方都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人才培养,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齐心完成人才培养工作[1]。

1.2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在一定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下的职业思维、职业态度与职业操守[2]。它的行为表现为工匠对产品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极致,对品质的不懈追求是其核心[3]。高等职业院校肩负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必须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4]。“弘扬工匠精神”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二是消费高品质、个性化的需要,三是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需要。

2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缺失的后果

依据实际岗位需求,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学生需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较高职业素养。在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校企双方非常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育,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企业的用工需求得到缓解,然而由于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利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生职业生涯长久发展,其表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2.1 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就业率为95.0%,但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0%。学生找不到满意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员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始终存在。

2.2 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生对职业缺乏热爱

据报告统计,2015届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56%,呈现较高的人才流动率。很多毕业生认为付出与薪酬不符,对于工作急功近利,同时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缺乏热爱,容易因技能学习之初的艰辛而选择放弃,缺乏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

2.3 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生对工作缺乏探索创新

我国是制造大国,生产的产品种类多、价钱低,但高质量产品的供给不足。企业为了适应消费者的要求,获取更大效益,盲目追求数量和速度。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毕业生为了满足生产要求而忽视了对学习和工作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对工作缺乏高层次的探索创新精神。

3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相较于传统育人模式,在学生的技能提升上有明显的成效,优势明显,但由于受到校企“双元”主体自身以及外在的政府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在学生“工匠”职业精神的培育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3.1 学校——未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缺乏职业素养培育氛围

3.1.1 未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近年来,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主导办学方向为增强学生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紧跟地方产业发展的要求,推进技能成才和技能致富,主导办学理念通常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竞争力,在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培养却有所忽视[5]。在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90%以上的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校内校外都有实习实训基地,硬件先进,设施齐全。但专业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来对工匠精神进行宣传培养,如在校园展板、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室文化墙等区域很少涉及对工匠精神的发扬与赞颂,使得学生难以对工匠精神产生文化认同感,没有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1.2 缺乏职业素养培育氛围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需要文化的熏陶与培育。校园文化是锤炼学生精神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丰富师生生活、调和人际关系、塑造师生人格的作用。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粗放型的问题,建设同质化、模仿多、创新少,有关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主要通过开设思政和人文类课程来提高学生人文底蕴,但通常这些课程都被边缘化,且学生存在排斥心理,这种氛围下培养的学生缺少人文底蕴,也不利于工匠精神入腦入心。

3.2 企业——培育实践积极性不够高,将学生过度技术化功利化

3.2.1 培育实践积极性不够高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校企“双元”育人的办学特色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政策制定中,学校常常是主导者,企业则较为被动,未能真正参与人才培养的制定过程,主要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者,完成人才培养的实践部分,对于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实践的积极性不够高,导致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度不够。学校和企业作为人才培育的双主体,应一同商讨制定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与方案,确保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从而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实践在日常的管理和教育中落到实处[5]。

3.2.2 将学生过度技术化功利化

汽车类企业通常将重点放在为学生技能成长成熟提供场所支持和技术保障,通过校企无缝对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尽可能使学生提前适应技術岗位,但无形中使学生功利化、技术化,缺乏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熏陶。学校和企业都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工匠精神培养的主阵地。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贯穿至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实现学生技能提升与工匠精神养成相同步,促进职业道德品质与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日后职业生涯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3 政府——培育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具体制度保障

3.3.1 培育停留在理论层面

虽然国家陆续出台文件鼓励高职院校注重工匠精神培育,但在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方案及具体措施方面颁布的文件有限。近年来校企“双元”育人成为时代潮流,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紧密,但工匠精神培育缺乏相关政府层面的参考文件,难以制定出相应的培育标准及具体执行方案,缺乏政策制度层面的保障,导致工匠精神培育缺乏实际的培养行动而通常停留在理论层面。

3.3.2 缺乏具体制度保障

在职业资格认证方面,现行的认证制度不够全面和规范,如存在花钱发证的不良现象,导致很多职业资格证书得不到行业认可,工匠职业能力划分缺乏规范的评定标准和认定模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工匠职业资格水准和职业荣誉感的提升。从政府层面,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来规范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升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从而鼓励社会各界来重视、倡导并传承工匠精神[5]。

3.4 社会——技术工匠待遇偏低,对工匠职业缺乏尊重

3.4.1 技术工匠待遇偏低

我国已逐渐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工匠师傅的技能被生产线分解取代,工人工匠的社会地位逐渐衰落。由于工匠培养周期长,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需要企业师傅培养并传承技艺,难以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技术工匠在一定时期内难以获取较高的报酬。随着工匠技艺不断成熟,其待遇相较其他销售和管理岗位等,待遇也处于偏低状态,工匠难以对职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

3.4.2 对工匠职业缺乏尊重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社会风气日益浮躁和急功近利,许多人崇拜财富与名利,而不是高超的技艺,加之长期受“普高职低”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主要学习技术技能,就业方向主要是当普通工人,对工匠价值缺乏高度认可与尊重。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等成为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如果学生毕业后进入工厂从事普通技术岗位,对他们自身、家庭甚至整个社会被认为是被迫就业,其工匠职业难以获取社会的肯定。社会应尊重工作在一线的高级技术工人,引导并扭转就业偏见,倡导职业平等。只要用心付出,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体现出个人价值,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6]。

4  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

①在学校层面上,应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课程体系。如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核心实训课中,细化操作项目,提高职业素养在考核中的占比,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度。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促使工匠精神贯穿始终。在汽车专业实训室中,制作能工巧匠的画框,营造浓烈的工匠精神氛围。

②在企业层面上,应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汽车维修与检测类企业导师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中来,真正缩短校与企之间的距离。企业导师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设置实际工作岗位情景,营造企业工匠精神文化。

③在政府层面上,应做好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工匠精神培育的顶层设计,出台相关鼓励性政策与措施,保障校企“双元”育人的良性循环。

④在社会层面上,应重塑工匠精神的氛围,倡导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和相关待遇,从正面引导高职院校学生乃至全社会对工匠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马广,赵俞凌,徐婧.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众泰汽车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07):138-140.

[2]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27-30.

[3]孟源北,陈小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协同培育机制构建[J].职教论坛,2016(27):16-20.

[4]高娜,冯春艳.“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培养方法初探[J].智库时代,2019(05):107-108.

[5]周剑,蒋俊凯.论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工匠精神”的缺失[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2):215-216.

[6]杨红荃,苏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7-32.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校企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