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承创新”促进大班幼儿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

2020-09-10谭雪梅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班编织自主探究

谭雪梅

摘要:由于生理等因素的限制,大班幼儿虽有探究行为,但不能很好的控制和调节,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稳定。调查发现:教师对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也缺少方法,幼儿的探究带有明显的随意性。而编织它不仅是一项精细的手工劳动,同时需要幼儿要有充分的耐心、细心,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更需要有不断创新、探究的精神。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班的课题《有趣的编织》,针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以传承、创新为主线,经过一学期开展的编织活动,幼儿不仅精细动作得到了发展,同时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活动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大班;传承;编织;自主探究

1 传承广府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指南》中提出:“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地、有个性地、创造性地表达和表现在共同生活和探索世界的活动中所获得的感受和认识并体验表达与表现的乐趣”。这些表述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对幼儿进行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熏陶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况且在当今社会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世界其他各国优秀文化养分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保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尤其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中。一个人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支撑就很有可能会迷失于光怪陆离的物质诱惑中。编织是我国传统手工艺术,编织艺术又是造型艺术、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的艺术,它能使幼儿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经调查,本班幼儿对编织材料的认识少之又少,家长对编织品种也认识不多;其实编织品种繁多,编织材料多样,编织方法、技巧多样,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编织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是不多见的,但又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班希望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广府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传承下去,并把它作为一班一区域特色活动进行创新和推广,让幼儿从小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熏陶。大班幼儿喜欢学习,学到一些新知识或技巧后,会感到满足,而且喜欢对别人讲。他们能使用多种材料与同伴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活动。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所以传承广府民间手工编织活动是具有实践意义的。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幼儿能动手,就能促进思维能力。”我班开展的编织活动就是让幼儿动手,让幼儿学学、玩玩、做做、想想,从而在疑问中迸发思维的火花,在求释中体现创造的萌芽,在操作中暴露合作的愿望。而这质疑、释疑、思维、想象、创造、合作,正是幼儿从传承到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基于传承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的构建途径

2.1 编织进教研

2.1.1 组建班级编织教研组,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遵循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确定各阶段编织目标及编织内容。发挥教师、家长、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从现有教材、民俗、及节日活动、书刊音像资料、民间艺术场所等挖掘适合大班年龄段幼儿的教育资源,选择适合、具有传承的教育内容。

2.1.2 定期召开班内编织教研活动,学习广府编织的相关理论,结合理论运用实践,共同寻找适合本班幼儿传承学习编织的方式。如编手链:提供高中低水平的材料。低水平--使用最基础的两股绳子打结法来编织手链,穿进漂亮的珠子。中水平--通过情景,步骤图等方法让幼儿学习使用单边结,双边结,螺旋结等方法编织手链。高水平--此幼儿能够完成许多精细动作,故从平面制作到立体造型,编织手链时也增加了多股绳编,如用四股绳编出麦穗结手链等。此作品为节日礼物回馈给家长,让幼儿懂得从感恩到施恩。大班幼儿编织活动的传承主要体现了教研的有效性,及提高教师的编织技能,促进教师、家长共同探索更适合幼儿的编织方法。

2.2 班级编织特色的创设

2.2.1 营造广府民间艺术氛围,优化编织教育环境,环境创设中体现编织特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比较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环境育人。所以,我们根据让幼儿快乐成长、健康发展的宗旨,进行整体布局的规划,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营造出一种用“广府传统文化”为基本要素的以师幼共建为主的班级环境,创造具有民间文化气息的教育生活环境,充分体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痕迹,使幼儿在生活中能够随时受到熏陶。

2.2.2 设置专门的编织活动区域。区域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设置了专门的编织活动区域和开放式材料摆放后,孩子们自己动手,更加有活动的氛围感。区域门口的板块不定期展示教师和幼儿优秀的编织作品,成为我班编织活动的主阵地。

2.2.3 借助区域活动平台,学习传统编织技能。区域活动成为幼儿最快乐的活动,首先要创造一个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区域环境,使幼儿在区域中寻找乐趣,获得发展。如,学习用纸绳缠瓶子,重点理解从上往下有序地缠绕。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孩子们不断尝试、练习后,还是制作成功了。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幼儿对编织的兴趣,更乐意学习编织了。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这一原则,在幼儿学习了单一技能之后,再增加制作难度。例如,作品《美丽的画框》由于有了前面缠绕活动的基础,幼儿用麻绳缠绕的时候,很快就理解从中间往外面绕,有序地缠绕。孩子们用编成一朵朵漂亮的蜗牛花,与创客有机融合制作出獨特的创客画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又如,结合《中国》主题开展“中国结”编织,了解中国结的来源、发展、功用、寓意,产生编织中国结的愿望。教师先学,示范时,提供图谱,师幼共同探索学习编中国结。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在民间仍在发扬光大。同时使我们的编织艺术得到传承和发扬。

3 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的创新促幼儿自主探究

3.1 运用不同教育方法从传承到创新促幼儿自主探究

3.1.1 集体教学与个别化相结合,促幼儿自主探究。例如,作品《碟子》就是在熟悉编“中国结”的经验下,老师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能力强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能力进行创编;对能力弱的孩子,耐心地手把手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制作方法,最后创编出各种不同的中国结娃娃。既让能力弱幼儿的编织兴趣得以保持,也让能力强幼儿感受探索自主探索的乐趣,使民间手工从传承到创新。又如,《美丽的毛衣》制作中幼儿养成了耐心和细致的习惯,增强了他们的创造力、动手力、耐挫力等,使幼儿在个人与集体中寻找乐趣,提高了编织水平。

3.1.2 创设隐性的教育环境,促幼儿自主探究。为了进一步调动幼儿参与编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编织区内悬挂一些纸编、草编、毛线、麻编等编织饰品,提供大量的编织工具、编织材料及提供大量的编织图片,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让幼儿想象创编。例如,三股辫---步骤图示和3种不同颜色的粗毛线同时提供;个别幼儿尝试按步骤图示红、黄、白规律逐一辫;大多数幼儿熟练后,再换成3条同色调粗毛线,以及换成细麻线。最后,能力强的尝试四股辫……以点带面的隐性教育,让幼儿感受民间手工在現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从简到难的成功体验、进而激发幼儿看图示学手工编织的兴趣。又如,幼儿通过步骤图巩固了穿插、缠绕、打结等方法把自己所观察到的一些事物形态,创编出独一无二充满童趣的各种编织工艺品;幼儿在看图模仿并创编作品中促进了其自主探索意识,也增强了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1.3 同伴互助促幼儿自主探究。编织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如,在《小垫子》的活动中,幼儿与伙伴两两合作,利用麻绳编出两股辫,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编好的两股辫卷成一个个圆形的坐垫,幼儿兴趣很浓厚,完成属于自己的垫子。例如《小席子》活动,需要两人一起按照隔一条编一条的规律用纸条合作编织出一张席子。孩子们成就感十足,夸自己是“编织小能手”。又如,体育游戏《编花篮》,学习两人用脚编花篮,练习单角跳,发展平衡、协调能力,努力完成游戏圈过程,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愉悦。他们通过合作的方法,体验到与伙伴合作探究的快乐。

3.2 发挥家长资源的教育途径从传承到创新促幼儿自主探究

3.2.1 利用节日开展亲子民间活动。幼儿园定期开展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在共同参与编织活动中增进幼儿与父母间的亲子之情。如,“重阳敬老”、“感恩节”等在亲子制作中寻找乐趣,获得发展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使感恩教育得到内化。

3.2.2 挖掘家长资源。如在“家长老师”活动中,请进擅长编织的奶奶手把手教授编织,不一样的教学形式不仅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有效促进了家园共育。

3.2.3 家园共育促幼儿对编织的兴趣更加浓厚。为了开发幼儿关于创造的潜能,我们鼓励家长到书店购买编织的书籍,网上购买编织的小材料,和孩子一起编织,在家园的合作下,更进一步的开展创意编织活动。课余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编织方法和作品,共享于其他幼儿。

实践证明,编织手工深受幼儿的喜爱,源于它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大班幼儿通过了解编织,在编织艺术的熏陶下,感受编织的魅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技能、个性、习惯等方面的品格和能力,给了幼儿一个充分动手动脑的机会,当孩子们沉浸在编织活动中时,他们细心的观察,反复琢磨,努力尝试自己设计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均得到了发挥,在编织操作中,孩子们相互借鉴,互相模仿,有时还要与他人共同合作来完成,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也获得了相应的提高。编织手工活动它能够丰富幼儿童年生活,让幼儿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能够使幼儿在传承优秀艺术文化中不断创新自主探究,提高其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 路甬祥.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民间手工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4] 王月媛主编.幼儿园目标与活动课程教师用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虞永平.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2005.

(作者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大班编织自主探究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区域与集体教学融合视域下的数学活动——以大班数学活动《他是谁》为例
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