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景在“课”中
2020-09-10闵娟
闵娟
摘 要:高三阶段的语文课主要致力于复习旧知、梳理思路、构架思维。而目前的常规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只能满足本节课内容的教学需求,甚至只能帮助学生解决文本内的几个题目。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将陷入瓶颈而举步不前,学生的“学”将流入消极丧失热情。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颁发的《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中提到,要“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一风向标指引着高三教师应积极寻求复习课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突破口。千里之堤,虽非一朝之功,但笔者认为能有效捕捉并开发复习课中的生成性资源,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三语文;生成性资源;捕捉与开发
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针对具有较强意义性的新问题、新信息,及时对教学策略及课程计划进行优化调整,以促进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教学形态。[1]要想对生成性教学效果进行测试,应当先探索分析其理念推行是否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否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加细致耐心地去观察、捕捉、探索、深挖、整合生成性资源,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语文复习课枯燥乏味的印象。
1.明确树立学生资源整合意识
只有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主且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课堂才是生动、有趣且实效性最高的。为此,教师需提前对现阶段学生的兴趣喜好、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而后探索出适合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与方法以应用到教学中。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我思考、探索意识等形成的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板块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一知识点进行巩固复习时,就可为学生逐步提供来自教材、名著、高考真题等多种途径中地人物形象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根据兴趣爱好进行選择,并做出特征总结、塑造手法归纳的个性化知识卡片,进而实现知识迁移、能力提升。这样,高三学生高强度复习时出现的不良情绪也能得到有效驱赶。与此同时,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出现问题时大胆质疑,敢于展示自己的想法、创意,教师要做到对其创意及时肯定,对其疑问有效解答,从而巩固生成性资源并收获长久效益。
2.充分做好语文课前准备工作
生成性教资源的有效捕捉与开发不仅需要正确的学生观的引领,还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开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充分做好合理的课前准备工作及教学方案。[2]因而教师需以行文结构、写作手法、文章内涵等为核心分析点,替换传统文本复习的固化思想,实现授课的新颖化、多样化,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理解知识点。此间,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合理开发,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即时感悟、奇思妙想、衍生思维进行探索深挖。例如,讲评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时,笔者曾做出多样探索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并达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主旨的目的。如改写迟子建的小说《逝川》的故事情节,预设疑问“假如吉喜嫁给了胡刀”。又如为宗璞的散文《风庐乐忆》中的次要人物温德先生另写故事,又促生了一篇篇属于温德先生的《清华乐忆》。而这样的探索源于教材中《祝福》的教学设计——“祥林嫂能不能活?”因为源于教材,故而同理置换教学语境即可收获丰富的生成性资源。由此观之,教师完全可以对高三复习课的资源生成做出预设,进而实现对生成性资源的有效整合。
3.教学时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学引导者作用,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生成性资源是动态的,教师不要将学生的学习思路、创意等禁锢在一个框架内,可借助外力以合作探究等方式来推进教学目标的快速完成。[3]比如,进行论述类文本复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以梳理文本思路,明晰论证逻辑,掌握论证手法。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能收获行文逻辑的借鉴经验,摘取出名言、各类论证笔记,甚至能仿写论证语言。教师及时以合作、学习、交流的方式进行思维导图评比、摘抄评议、作文题实练等活动,就能将论述类文本复习课的生成性资源有效利用到作文教学中,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4.捕捉学生学习心境深入挖掘德育路径
尽管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可以做出一定的预设教学设计,但预设过头通常会限制教师的课堂智慧的生成,更会滋生学生的思维惰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可以预见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心境,更加重视能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构建。做到了这些,语文课堂自然就少了教师独道的傲气,增添了人文关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高三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人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语文教师能做的就是深入挖掘复习课的德育路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小说、文言文、作文都是高三渗透德育的重要阵地,在探究小说主题,梳理文言文传主事例,解析作文题旨时,教师可抓住学生学习心境巧妙地开展德育。比如在剖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与‘武汉加油’的疫情标语孰优孰劣”的作文题时,加入中国与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的鲜活案例,学生自会生成“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投桃报李”等道德理念。融入德育后高三语文复习课堂会出现更多的智慧火花。生成性教学资源丰富了,就可为语文课堂不断地增添趣味与内涵。学生在高三复习课中不单能收获丰富的知识、出色的解题能力,亦能体味精美的文学语言,饱满的情感体验,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加深对自然、生活及祖国的热爱。
结语:总而言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也并不能对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完美的预测与应对。而无限风景在“课”中,有效捕捉与开发高三复习课的生成性资源就可合理解决课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为教师提供掌握课堂的便捷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韦美芝·以“生成性教学理念”为指导,探寻高三历史讲评课的教学模式[J].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1(06).
[2] 郭静静·高三语文复习课中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开发[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5(12):94-95.
[3] 张海峰·例谈语文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捕捉与开发[J].贵州教育,2005(0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