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0-09-10王永敏

高考·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王永敏

摘 要: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教育装上了强力引擎,新高考模式的提出是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彰显,也是教育事业踏入公平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表现,更是教育聚焦学生核心素质的体现,在新高考背景之下高中物理教育要抓住变革机遇、认清形势变化,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以握指成拳、缪力同心之势,以聚沙成塔、行稳致远之力,为高中物理教育开辟出崭新的道路。在新高考模式不断深化的当下,本文基于物理教学实践,对物理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阐释,并对当前“1+X”的特色课程构建进行分析,从而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出针对性策略,希望可以在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探索出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新高考模式

高中物理教育为学生搭建了一架通往高等物理教育的阶梯,在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而核心素养的培育始终是高中物理教育所恪守的准则,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高中物理教师的坚守和担当,为学生谋发展、创未来是在当前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育的核心所在。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概念及意义

课改的深化和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为高中物理教育指出了一条不同以往的教育探索之路,并提出了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而此概念的提出对学生来说是一件事关未来发展的大事。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能力的进步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过去“以成绩论高下”的局面已被彻底打破,学生创造力和思维活力的激发是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启发法、情境法等方式丰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创造力,进而引导学生形成物理探究意识,指导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物理思维模式,以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唯有不断提升的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让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二、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局限

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选择十分重要,各个学科之间展开了一场尤为明显的“殊死搏斗”,在大头的制约下学生投入到物理学科上的时间就变得十分有限,从而导致物理教育无法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教师“教”的体量和学生“学”的数量之间无法达成平衡,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投入中势必无法收获高质量的学习回报。在实际的教学中甚至还会出现物理必修课程的教学举步维艰的局面,延伸内容的展开更是难以落实,物理核心素质的培育难以进行。

此外,对很多学生来说,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学科选择中物理学科并非一个妥善的选择,不单单是因为这个学科难度高,而且还因为大多数的同学都不愿意选择物理,处于“随大流”的心态之下很多本身很喜欢物理学科的学生都会在随波逐流中同物理学科之间渐行渐远。功利角度看,物理学科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很高,许多学生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一个最优化成绩,往往会选择规避高难度的学科。同时,很多家长会处于对就业形势的分析而劝导学生选择一些对就业更有益处的学科……种种因素之下,新高考背景之下的物理核心素质教育的前景无法让我们用乐观的态度去对待。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虽然困难重重,但征战在高考战役中的一线教师们从不退缩,物理核心素质的培育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审视问题、抓住关键、寻找突破、精准发力,在披靳斩棘中淬炼力量,为新高考背景之下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探索出了一条崭新之路、未来之路。

(一)用好“1+X”特色课程

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聚焦的是学生的通往未来的能力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实力,更专注于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能力培育,所以此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在课程设置上改变了旧有的方式,采用了崭新的“1+X”模式。此模式中的“1”代表的是高中阶段的物理必修课程,而其中的“X”则是选修的特色课程。“1+X”模式是学校在新高考背景之下的积极探索,在必修和选修之间做出的积极尝试,面对的是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让其在一个必修和选修之间做出最契合自身兴趣和特点的选择,从而能够充分参与到“1+X”模式中的实验操作、思維启发、文化带动的教学实践中去,以能够在教学课程的创新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夯实根基。

面对多元化的课程选择,教师要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将特色课程打造成符合学生期望的内容,在课程实践中要充分对接现实需要并将物理知识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相联系,以打破学科局限,灵活地让物理学科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同时,因为每一个特色课程的选择直击特定能力的培育,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程选择的过程中重视统筹兼顾,避免学生在同类能力培育中循环而造成一定的教育局限。例如物理选修3-2、3-3、3-4等都是侧重于物理观念的培养,因此学生在进行“X”课程的抉择中就需要尽量避免同类课程的选择,应侧重于其他素养的培养课程,诸如“物理教学思维”是针对于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而“物理与人文”则是侧重于科学态度和责任的培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选择“X”课程的时候需充分考量、不偏不倚,以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中心放在学生身上

对症下药,才能战无不胜;精准施策,才能攻坚克难;聚焦学生,才能事半功倍。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们躬身前进、扎根实际,唯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路,唯有换个角度看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把控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向。为了促进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的重点、中心放在学生的身上,避免重复过去的教学套路,杜绝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学生在讲台下无动于衷的情况再出现。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学生导向,抓住能力培育的重点,将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到物理教学的课堂之中。

高中物理必修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实验和探究,其中更有不少极具趣味性的内容,诸如“行星的运动”“动能”“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却离自身的生活很遥远,思考问题的时候容易陷入无从下手、找不到突破口的窘境。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中要注重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要善于同学生展开沟通找准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和感兴趣的地方,从学生的角度找到课程导入的突破口从而将学生引入到神奇的物理世界中,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发展。

(三)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培育

新高考背景下的物理核心素养教育指向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高中物理教育中能够带给学生什么样的启发和引导?不置可否,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已经涉及部分高等教育阶段的内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往往决定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此阶段的物理学习,尤其是在新高考背景之下的物理知识学习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事情,学生自主性思维创造力地渗透和发挥才是这个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的题中之义。因此,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小学和初中阶段最惯用的“讲授法”显然是无法最大程度上激发出物理核心素养的火花,物理知识的传授呼唤更具创意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学生物理素养的培养模式也亟待从教学方向上处着手进行转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迫在眉睫。

在特色化选修课程中,不同的内容对应着不同的素质锻炼,而逻辑思维能力却是贯穿其中的内容,如同一根“绣花针”一般,逻辑思维能力在物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描绘出了一幅绚丽画卷。教师首先需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从观念上认可其的重要性,并在上课的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育,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上课的时候要注重讲思路和方法,只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四)启发物理责任感使命感

教育之于学生,犹如大海之中的灯塔于航船。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是新高考背景下的实践,更是为学生找到今后学习、研究方向的路标,教师身上肩负的不单单是知识的讲解和传递,还承载着学生物理责任和使命教育的重担。启发学生的物理使命和责任感,是新时代物理教育事业的内容之一,让学生跳出知识学习的微观圈子,站在学科的宏观角度审视物理学科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世界的精彩和美丽,引导学生建立为之奋斗的信念,让学生的物理理想照耀当前的前行之路。

物理学关乎宇宙万物,上到浩瀚星域,下至地球内核,物理研究在一代又一代人矢志不渝的坚守和奋斗中壮大起来,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物理学科的发展同样需要新一代年轻人的不懈奮斗,因此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点亮起学生的信念之灯,启发学生物理研究的责任和使命,让新力量和新活力撑起未来物理事业发展的明媚蓝天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之下的物理核心素养培育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更是教育事业以人为本、专注学生的表现,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用智慧和汗水凝聚淬炼成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不断提升的最坚实力量。

参考文献

[1]岳宝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25):17-18.

[2]卿昭才.加强科学思想方法教育,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物理教学探讨,2019,37(10):15-18.

[3]周洪池,刘惠珍,顾玉生,王正扣,纪顺田,祁凯.彰显课程理念落实核心素养——沪科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试读体会[J].物理之友,2019,35(10):1-3.

[4]王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8):113-114.

猜你喜欢

新高考模式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学生对历史科目的态度调查
新高考模式下英语分层走班教学
试论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