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20-09-10李亚杰
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要素和条件,首先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基础和前提,最后从强化双师概念、提高教师素质和实践能力、完善相关激励机制等提出建设意见。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随着国家陆续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物流业的发展是相当重视的,物流業作为第三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对于大专学历以上的物流人才的需求量高出40万人,尤其紧缺的是同时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物流专业人才。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预测,未来我国对于物流人才紧缺数量为600万左右,其中高级物流人才大概是50万。目前,大部分应用型高校所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仍达不到企业的岗位要求,因此在物流领域人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为了适应社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须首先重视对于物流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需要打造一支同时具备专业素质和知识,并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和技术能力的教师队伍,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要素和条件。
一、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的现状及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概念界定较为模糊,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对于“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主要有六种说法:一是“双职称”说,认为既具有讲师及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同时具备工艺师、经济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职务;二是“双证”说,提出“双师型”教师需要有教师资格证书及职业技能证;三是“双素质”说,即教师既要有理论教学的素质,也需要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四是“双融合论”,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同时强调教师的“双能力”; 五是“特定”说,提出只有在当前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才具有意义;六是“双层次”说,认为“双师型”既要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可以开展相关的专业实践指导;不管是哪种概括,教育界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的理解,目前还没有较为具体的概念解释,主要停留在字面解释上,并且都只是一种较有理性的综合解释。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较弱
由于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多数是高校毕业后直接门到门的去一所学校任教,主要是以专职教师为主,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具备较为充实的理论知识,但大部分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部分学校是从企业直接引进的实践教师,他们往往实践能力较强,但是缺乏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在企业模式切换到教学模式时也没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物流管理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专业,实践能力较强,其培养目标是要同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考核多数是停留在形式层面上,缺少具体的考核激励机制和评价方法,主要仍是重视教师队伍的学历和教学水平,对于如何培养和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能力还较为缺乏,并且教师之间也缺乏相互的探讨,缺乏如何提升实践技能、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四)物流理论知识内容较为陈旧,校企合作力度不大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业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不断融入物流产业方方面面,但是高校的物流教材往往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教材内容较为陈旧,无法满足物流的实践发展要求,学生毕业后无法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过程中,需要在工作初期要学习大量的实践知识和新技能来满足工作需要,对于物流企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均未达到理想的目标。为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这样的模式广泛应用于高校中,但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合作方式主要靠关系和信用建立和维持,或者存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头热的现象,教师没有真正去企业挂职锻炼,校企合作的效果也就差强人意。
二、“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基础与前提
(一)“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要以深度校企合作作为基础
物流管理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专业,实践能力较强,其培养目标是要同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而且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是面向生产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物流岗位,和物流企业的所有岗位,鉴于物流企业的岗位较多,生产制造企业和流通其余的物流岗位的分工明细又存在很大的差异,就需要物流管理的教师深入企业工作,真正掌握相关的实践操作技能,并将所学习的实践技能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参加实践锻炼,这就要求高校在校企合作中要避免形式主义,建立互利共赢的深入合作机制,开启产学研之路,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锻炼,激发企业办学的积极性,构建社会兼职教师的有效通道。
(二)“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国外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来讲,起步晚,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物流教师队伍的建设经验,可以帮助我国本科应用院校教师队伍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比如新加坡高校教师需要有对应专业的企业就业经验,并且要求教师每隔三年去企业挂职实习三个月,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英国高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最为成功的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帮助教师丰富实践技能,提高整体素质能力;我们国家高校可以借助于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拓展合作领域,将专职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进而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
三、 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对策建议
(一) 明确“双师型”教师概念,提高教师队伍合理化水平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石,高校应明确界定“双师型”教师
的概念,将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引进机制多样化,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明确双师队伍的概念,提高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并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对其概念的界定;对于人才队伍的构建过程中,重视专业性和实践性相结合,高校通过与企业构建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一方面安排教师尤其青年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另一方面聘请社会上有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在高校担任相关的专业和实践课程,创造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障教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的生活,并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最终应用本科院校构建一直包括专业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等人员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考核评价机制
好的评价机制可以作为导向和杠杆的作用,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推动高校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并积极促进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其实践能力,因在此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考核评价机制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共同参与,积极设计出一套综合性的评级体系,包括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师教学理念和综合教学水平的目标考核机制,核心在于考核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岗位操作能力,进而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得以培养的目标。
(三)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完善激励机制
一般来说教师职称的评定和学历的认定在高校较为普遍,并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但是对于已经获取职称的教师而言,激励效果就不太明显,高校应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其薪资待遇,并在职位晋升和考察培训上优先考虑高校中的“双师型”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技能比赛,对于比赛中获取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并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进而帮助教师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教学和实践中。
(四)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重視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高技能教师应提高其理论水平,对于高学历教师,应提高其实践技能。首先,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观、较强的额责任心和团队意识,教师自身应该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完善自我,提高职业技能和实践水平;其次,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比如2020年,由于受重大卫生事件的影响,大部分高校上半年都是通过上网课的方式,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任务,作为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式,通过优学院、幕课、翻转课堂等方式,提高学习效果,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最后,“双师型”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要从“讲”到“做”,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书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带学生走进企业,不断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深入的校企合作机制,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高精尖物流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而更好适应社会,做好正确的自我定位,确定适合的就业岗位。
四、结论
物流作为国家振兴产业之一,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物流战略的发展,物流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日渐提高,同时社会对于应用创新型物流人才的需求也非常迫切,高校必须重视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需要打造一支同时具备专业素质和知识,并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和技术能力的教师队伍,进而契合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进而推动我国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阳.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3)
[2] 彭玉兰.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研究.2012(07)
[3] 王宇.应用型物流本科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J].物流技术.2015(03)
[4] 李佛赏,宋传联.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本科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3(12)
作者简介:
李亚杰(1988—),女,汉族,河南南阳市人,管理学硕士,单位,郑州经贸学院。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基金项目:郑州经贸学院校级课题“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g1831)
作者单位:郑州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