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下的智慧课堂精准教学》:用技术勾勒“精准教+个性学”路线图
2020-09-10何曼
何曼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应用,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范式应运而生。《数据驱动下的智慧课堂精准教学》一书凝聚了8个教育局的顶层设计方案、近百所学校的实战经验。邱济隆先生称该书为“当今信息化课改教科书级的实践教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支撑和内生动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印证,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精准教学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日,《数据驱动下的智慧课堂精准教学》新鲜出炉,并引起行业广泛关注。该书主编、北京四中网校副校长高钧与本刊对话时表示,以往教师基于“经验”获得课堂教学成果,今后将会转向依靠“数据”和“事实”的精准学情分析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他强调,智慧课堂建设的核心,在于“教与学”“师与生”关系的改革甚至重置。
一本教科书级的课改实践教材
在线学习:《数据驱动下的智慧课堂精准教学》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请您介绍下编制这本书的背景和意义?
高钧:该书的出版,首先是对全国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们的一种肯定。这本书期望在更大的视野内,与教育界的同行共同探讨,在信息时代和新的培养目标下,如何通过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学方法的重置以及信息素养的提升,去实现更大的教育价值。
要看清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新生态的变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正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教育行业也无例外,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生态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要适配新形式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从10年前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到2018年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再到2019年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均提到以培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启发、探究、参与、合作的教学方式。因此,新时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需要我们积极适配。
要着手自我教学理念的革新和教学行为的改变。通过该书中的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实践,可以悟到这样的答案:用昨天的知识传授方式教授今天的学生,他们不可能从容应对明天的变化;以往教师基于“经验”得来的课堂教学成果,将会转向依靠“数据”和“事实”的精准学情分析来更好地获得。
在线学习:这本书有哪些看点与亮点?
高钧:首先,本书是一本真实的信息化课改实践教材。本书聚焦课前教与学创新、课堂教学变革、课后学习设计,以及管理机制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等多个板块,从近百所学校的教学实践和8个教育局的顶层设计方案中,系统梳理出数据驱动下的智慧课堂精准教学的47个“关键点”,通过改革先行者“现场说法”,生动阐释了如何构建智慧课堂。著名教育家邱济隆先生称本书为“当今信息化课改教科书级的实践教材”。
其次,本书是各地教学改革实践的智慧结晶。有了“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基础,加之利好政策对教师创新实践的鼓励,以及各地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理解逐渐从“装备”到“应用”的转变,使得源于“草根”的力量具有了巨大的生命力和提升潜力。
再次,本书给新启动课改的教师提供了极好的借鉴。一是激发并保持信念至关重要。作为新的课改实践者,不仅要清楚地了解在实施环节中哪些是高效途径,哪些是需要避开的渗坑外,还要秉持从容且坚定的意志。二是实操。网课要注重“师生全体起立”“互相问候”等仪式感的环节。为了保障课堂学习氛围,也要注重线上课堂的情感渗透。
一个智慧课堂的全新诠释
在线学习:您认为什么是智慧课堂?
高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课堂建设方向和措施,除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之外,我认为其本质离不开三点:
首先,课堂本身的教育意义和教育功能的鲜明体现。课堂应与时代共进,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体验到,新型的课堂、新型的校园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和丰富人生的起点。
其次,课堂教学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20世纪50年代,北京四中化学特级教师刘景昆先生在阐述师与生的关系时提出,“学习好的学生是我提高业务能力的老师,学习差的学生是我改进教学方法的老师。”这样的理念在当下仍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再次,课堂离不开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比如,在教育界,凭借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撑,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得以真正广泛落地;对所提倡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共识;以学生角度审视教育价值的定位得到认同。这种转变唤醒了教师群体对学科教育价值追求的内在自觉,成为组建甚至重置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起点。本书最大的篇幅,在于“教与学”“师与生”关系重置后的课堂面貌甚至校风面貌的巨大变化,教学成果举不胜举。
在线学习:您在本书的后记中写道“帮助每一个教师‘成名成家’,这是‘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之基础”,为什么?
高钧:针对教师群体,我谈三个方面。第一,是目前的一种焦虑。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改变着生活,也同样重塑着教育。原有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式乃至教育评价的导向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选择。第二,关于挑战。教师在新的教育生态形成过程中会遇到新的挑战。比如,如何将简单的知识传授、重复性技艺训练,让位于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引发和培养;如何营造尊重个体、尊重差异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习真正有效发生;如何让学生从间接经验的“接受式”认知形式,转变为通过“体验式”认知而获得更为真切的经验。第三,“教书匠”与“教育家”。北京四中网校与各个学校共建智慧课堂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在校教师的信息素养,还有一个高阶目标,那就是为教师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去铺网路、搭网桥。
一场全域性的教育系统变革
在线学习:在您看来,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给教与学带来哪些改变?
高钧:智慧课堂建设的核心在于“教与学”“师与生”关系的改革甚至重置。犹如顾明远先生所讲,“学生愿意学,就学得好;不愿意学,就很难学好。不把学生放在主要地位,很难提高教育质量。”这也是智慧课堂教学理念得以广泛实践并被实践验证的理论依据。
只有基于真实、精准的数据支持的学情分析,才有可能实现班级授课下的“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等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只有以学习者为中心,才有可能从理念认同转向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我想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你”这句话,不再是教师的梦想;教育信息化的常态化普及性应用,会让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得到自己需要的、适合自己的、更好的教育。
在线学习:从主编《我们要建设怎样的课堂》到《数据驱动下的智慧课堂精准教学》,四年间,您对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认识有哪些新的思考?
高钧:2016年,《我们要建设怎样的课堂》一书的出版引发教育界同行的关注与讨论。从书名来讲,这句话既是在自问,也是一种感叹。当时我所坚信的是,这条路是正确的。但如何使具体实践与创新能更具价值,我心中还是有不少问号的。四年过去,我和全国各地的老师们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求得了答案。
四年间,因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生态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为信息技术成为了教育变革的重要支撑和内生动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印证和发展;因为国家教育政策利好导向清晰,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精准教学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并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因为有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这一至关重要的支撑和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得到快速实现且特色明显。
以智慧课堂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智慧教育,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发展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为其发展提供了风向标;二是资源共享和技术支撑将为区域的顶层规划升级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不仅显现在具体教学方式的创新,更是一个全域性的教育系统变革。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