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0-09-10刘旭东

高考·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学开展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刘旭东

摘 要: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深化实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备受关注。高中地理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践中需在加强学生地理专业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本文主要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主题,在简要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开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以地理的思维分析地理问题,具备地理核心素养。因此,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師要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地理这门学科涉及较多的综合性内容,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较多系统性的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但是,培养学生具备地理思维能力后,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观念与情感价值观,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潜能,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现代教学理念取代传统教学理念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当下很多教师习惯于将自己作为课堂上的主体,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教学,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学生都对教师的管理和引导产生了依赖心理,变得不再主动思考问题,认为只要等着教师宣布答案就好,严重阻碍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本人会针对课堂知识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了解相关知识以后,再集中对学生的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力对教材知识有了更为完善的了解,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养成了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学习的优秀素养。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对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创设教学情境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利用有效、有趣的教学情境,充分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和引导下更好地掌握和学习地理相关知识内容,并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一课时,为了能够鼓励学生找出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和形象化特点,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小视频,如,黑龙江冰封千里、大雪纷飞的时候,广东正阳光灿烂、枝叶繁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相对真实的情况下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同时也可以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不同生态条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對教学内容有更深的把握和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

高中地理教材蕴含了大量的知识内容,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地理教师不能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授一些难度较高的地理知识与自然现象,而是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设备将复杂难懂的地理知识,以简单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相关地理知识的时候,能够产生直接的画面感,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地理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提升参与地理课堂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晨昏线”相关内容的时候,由于很多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相对薄弱,难以掌握晨昏线的限定,对晨昏线的计算方法也不够熟练。此时,教师可以要利用多媒体设备的视频影音功能,为学生展示地球运转的轨迹与太阳运转的轨迹,让学生通过细心观察,掌握地球昼夜交替的具体变化过程,并根据教师的演示与说明,对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理解与总结,在晨昏线与太阳的照射直角相互垂直,并且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时,随着地球的自转,晨昏线将逐步向西移动。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与空间思维能力。

四、恰当设计实践活动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科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符合新课改理念的高质量的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是教师既重视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能有意识地积极为学生开展对应的实践活动,使得他们都能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推动自身地理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开展学生实践活动中,乡土资源的运用和开发是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活动的重要素材,比如说,我们可以设计一次“某区域环境变迁的调查”实践活动。设计实际调查内容,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有序开展活动,调查某区域的环境变化,进行数据分析,探究环境变化的原因增加学生对本土资源的深刻了解,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结语:因为地理专业、地理素养的特点,只有结合具体地理案例才能更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地理案例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加深学生的地理印象。而且对于案例的选择要恰到好处,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熏陶学生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贾惠敏.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J].文理导航,2018(3):66-67.

[2]何芬.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视阈下的习题微课设计探讨[J].地理教学,2018(5):14-16.

猜你喜欢

教学开展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学生作文自主评价有效性教学开展的策略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