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文化陶冶”阅读教学模式

2020-09-10高洁

学习与科普 2020年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高洁

摘要: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与知识文化进行紧密接触,这个接触的过程就可以叫:“文化陶冶”。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传统语文的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忽视,更严重的是没有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所以,针对这一情况,相关专家设计并且构建了小学语文“文化陶冶”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化陶冶

引言: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较生硬,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即使有所改变也没有带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教师总是强迫学生将知识必须塞进脑子里,而不是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奥妙。这样的语文课堂文化与我们想法中的背道而驰。不仅严重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所以,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是最重要的任务。

一、构建“文化陶冶”阅读教学模式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是体现中国文化的过程,是连接人类与文化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可以说语文教育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文化接触的过程。因为语文课堂正被称作为一种文化,所以,构建“文化陶冶”的教学模式也就更加容易一些。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语文这一门学科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减少课堂上的枯燥乏味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懒惰与疲倦,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对认知效果和陶冶情操的看法。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与行为。构建“文化陶冶”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对老师有益,同时也影响着学生[1]

二、“文化陶冶”阅读模式的理论根据与含义

(一)理论根据

“文化陶冶”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有两个,分别是:教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首先,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一般通过对教育现象、研究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问题来揭示一般的教育规律。教育不仅仅作用于社会,同时也作用于受教育的学生。如果想要做到上述两种情况,那么它将特别的有意义。教育对个体的发展、个体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文化陶冶”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其次就是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小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小学生的心理活动不一样,而心理活动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所以,心理学基础在构建“文化陶冶”阅读教学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二)含义

所谓语文中的文化,就是以“人”为准绳,使之变成“文”化人。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学生[2]。语文中的文化会净化学生心灵,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路,使其树立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品质。

三、“文化陶冶”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语文“文化陶冶”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

首先,认识理解文化、自我超越文化、交往对话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师生之间在课堂上要进行互动,教师也要让学生超越自我,深入了解文化。其次,师生之间的上课模式有利于学生人格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我超越文化可以使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心灵上有所启发。所谓语文课堂中的文化,就是师生文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对话可以使二者心灵交融。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文化陶冶”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的特点就是强调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成长。

(二)语文“文化陶冶”阅读教学模式的程序设计

语文“文化陶冶”阅读教学模式的程序设计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一部分是教师的教学步骤。首先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定要精细,可以分为七个阶段。这七个阶段分别是:悬疑生发情感、感知阅读文本、理解交流对话、揭示综合概括、深化运用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和阅读创作实践。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中,需要学生之间交流一下自己喜欢的片段和句子,并说一说在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处。学生要做到第一眼看到课文题目的时候要联想为什么小学是在大青树下的,这就是七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悬疑生发情感。然后学生需要带着自己的情感去读这篇文章,读过之后我们就了解到了这所学校原来是民族小学,这就是第二阶段:感知阅读文本。接下来就需要学生自己先学一下这篇文章,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小组的成员轮流朗读,带生字的句子或者读错的句子,同学们可以纠正错误。从文章中学生们可以读出民族小学的美,可以从课文中孩子们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和到学校之后的活动进行想象讲述,这就是第三个阶段:理解交流对话[3]。以此类推,下面的阶段也是需要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这是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必须经历的阶段,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会一目了然,能达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教师也要理清自己的七个教学步骤。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第二课《花的学校》中,教师首先要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确保情感参与,明确学生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先找到有关这篇课文的图片,让学生观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情感,让学生了解自己这堂课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第二要整体感知,阅读文本标记例证或重点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大意。首先这篇课文是一首诗,诗要比正常的课文难理解一点,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标记好重点难点,了解这首诗的大意,提前演习一下怎么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第三要注意展示电教教材,认知分析课文,及时反馈,准确并且有创意的理解教材内容。教师一定要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PPT等程序将学生带入诗歌当中,仿佛身临其境诗歌中的画面。第四整体深化,概括归纳解答疑难,深化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要将这篇文章分成段落,并讲出每个段落都分别写了哪些内容,学生能从中学到什么。例如,可以将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分成一整段,这一整段就可以让学生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将第三、四、五自然段分成一段,这一段可以让学生想象雨来的时候,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这两个整段加入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深刻的体现了“文化陶冶”阅读教学模式[4]。第五练习作业训练技能,第六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有效提升人格修养。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强化认知心理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耐心,与学生共同进步,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精神食粮。上述的语文阅读模式的设计是构建“文化陶冶”阅读模式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该模式的特征是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厌倦学习,也可以解决传统的语文课堂没有将“文化陶冶”放在首位的问题。

结束语:

小学语文“文化陶冶”阅读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会改变学生原有的上课方式,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李勤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19,40:28-29.

[2]孙召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高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01:127.

[4]尹秀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4:131.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