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探索
2020-09-10魏伟梅
魏伟梅
摘要: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改革进程加快,教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越来越重视发挥情感性教学的引导作用,从情感和认知等方面着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理解的深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教学所带来的精神满足感。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性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教师的课程教学需求,更能够在精神和情感方面全面激发同学们对课文学习的认知能力,真正推动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感课堂;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引用
在小学课堂进行情感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中,不仅需要加强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情感投入,更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共情共感能力,真正使得同学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语文环境中领会文字的魅力。教师对情感性课堂的教学探索,应当充分调动和发挥同学们的主动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减少传统教学所带来的课程单一等问题,进而有效地推动灌输式教学模式向情感性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进程。结合实践经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更加深入的了解情感性课堂教学。
一、激发学生情感,增加学习趣味性
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而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教学目标中占据重要位置。合理、有效的对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进行引导,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更快的融入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去,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帮助他们提升对语文知识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充沛的学习精力,帮助他们感受文章中的意境和情感[1]。
例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时,老师在引导孩子们阅读文章的时候,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让孩子们去学习蒲公英、苍耳等植物是如何传播种子的,更应当引导孩子们去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植物是如何传播种子,传播的途径又有怎样的特点?通过这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单单会扩宽孩子们对学习知识内容的视野范围,更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变得愈发高涨。当然,除了扩宽同学们的想象能力之外,老师也可以采用通过导入故事来提出文章主题、视频和音频相结合、举办演讲比赛等方式来使得课程设计更加多元化,为学生们打造一个开放式、高效率的语文学习环境。
二、增强学生共情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对情感性课堂的打造,离不开学生对情感的领悟和吸收。教师想要提高孩子们对于语文课堂的归属感,加深孩子们对课程学习的情感融入,那么必然需要让孩子们去了解文章,阅读文章。通过有效的阅读,学生们能够掌握更多的文字知识,同时也能够借助丰富的阅读经验感受到更多的文章感触。这种对文章情感的内心理解,是在拥有较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的。基于此,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通过帮助孩子们学习书中的内容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2]。
老师们在进行情感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当从扩宽学生阅读教育、提高其对教材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力为出发点,进而实现小学生情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学习《田家四季歌》的时候,老师们可以引导孩子们从图书角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关于四季的图书,分享自己选择这本书的理由并把这本书推荐给班级中的同学;或者鼓励孩子们向班级的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对于四季的认识,在讲台上向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四季中看到的变化,并把这种变化记录下来。这种阅读文章、记录生活的学习方式,将会潜移默化的帮助孩子们形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孩子们在相互分享、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加深对于文章内容的记忆,更好地对语文情感进行理解和掌握。
三、重視团队合作、加强师生互动
对于孩子们而言,语言往往是情感的表露的最直接途径。这也使得,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孩子们的交流能力。对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不单单只是针对学生内部之间,也应当构建起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3]。例如在学习《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时,孩子们在学习大禹所代表的精神的过程中的过程中,所看到的角度可能是不一样。有的孩子们会看到大禹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而另一些孩子则会看到大禹不畏艰难的抗争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值得他们学习的。在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帮助孩子们建立讨论小组,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来全面的认识大禹治水背后蕴含的精神力量,老师在最后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同学们分享什么是大禹精神。在这种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过程,大大地带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语文课堂上情感互通,使得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和灵动。
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堂的情感式教学仍处在探索过程中,要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情感相融合,更加需要教师们投入更大的精力去改革教学方式和授课模式。情感式课堂能够为语文教学带来更大的活力,学生通过将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实现精神与知识上的同步学习,将语文教学变得更加贴合学生生活,进而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峰. 小学语文“情智课堂”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陈世香. 王崧舟诗意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3]肖婷婷.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D].苏州大学,2017.
广东省五华县横陂镇横陂小学 51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