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观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指导作用
2020-09-10罗静
罗静
摘要:全球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理念,这种史观已被我国学术界所认可。全球史观已经融入中学历史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各类教科书中,在高考试题中更是频频显现。本文探讨在高三历史复习阶段以全球史观为指导进行有效的教学与复习。
关键词:全球史观;高中历史教学
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指史学家们是以全球视野为考察对象的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观和史学研究方法,它是史学家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倾向。全球史观已经融入中学历史课程,在高考试题中更是频频显现。全球史观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以全球史观为指导,厘清历史发展脉络,把握历史发展主线。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模块专题、中西混编的体例,契合了高中阶段加强对专题深入学习的要求,但也破坏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对把握历史学科体系造成了困难。
全球史观强调将人类历史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其中一条重要的主线是世界从分散走向聚合的一体化进程,本质上是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涉及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向全球扩张的历史。
例如在高三阶段进行世界史复习时,以全球通史觀为指导厘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可以做如下总结:
开始形成:14—18世纪。14、15世纪先后在意大利、尼德兰等地一些城市出现地球上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16世纪尼德兰革命、17世纪英国革命、18世纪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荷兰、英国、美国、法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批资本主义国家;17、18世纪东方的亚非拉一些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荷兰、英国的殖民地。
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后,俄国、日本、德意志、意大利成为第二批资本主义国家;东方的亚非拉更多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殖民地、半殖民地开始产生民族资本主义。
最终形成: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更多民族资本主义。
第二、以全球史观为指导,构建宏观知识体系。
以全球史观为指导将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内容作如下整合:
从上表看,打通三本必修教材之间的知识联系,构建起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从宏观大视野认识、理解历史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和地域性,客观审视中国在世界发展史中的地位、作用的变化,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意识。
第三、以全球史观为指导,命制模拟题。
在高考试题中,引用学术研究新成果是全球史观在新高考中的体现之一。具有世界影响力、引领学术前沿的全球史名家的著作多被援引为试题材料,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杰里·本特利等的《新全球史》、菲利普·费尔南德兹的《世界:一部历史》等等。甚至刚出现的新成果,就被引入试题。高考命题关注学术也对高中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正如上海高考历史命题组组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宏图指出的:“我们在命题当中就注意反映学术的前沿性,并希望以此来引导中学的历史教学。希望以此来刺激、推动中学历史教师对史学前沿发展的关注,并慢慢地转化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希望我们的命题,能对中学历史教育对于学术前沿的关注有一个推动作用,能够把学术前沿的观点通过高考这个中介变成实践,来影响中学的历史教学,还是很有意义的。”
高考试题必然践行并指挥着课改与教学的方向,近年来新史观特别是全球史观在高考试题中的闪亮登场,引领我们在高三复习阶段的的试题命制中也要多以全球史观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