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内一体化救治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
2020-09-10麻笑琪
麻笑琪
摘要:目的:探讨产房内一体化救治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某医院收治的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该院区自2018年9月开始实施产房内一体化救治,去除所有转院病例,患儿被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74例。比较两组患儿入室体温、产房复苏插管情况和呼吸系统相关情况、住院时间、胃肠道达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率、并发症等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不同胎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管理指标比较中,均表现为干预组相对对照组人均有创通气时间减少。在临床结局上,干预组较对照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更快,住院时间更短。结论:产房一体化救治可以减少早产儿有创通气时间,尽快恢复出生体质量、缩短住院天数,实施产房一体化救治有助于提高早产儿救治水平,从而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关键词:产房内一体化救治;体温管理;持续肺膨胀;早产儿
引言:近年来,早产儿救治已逐渐成为新生儿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及时发现早产儿出现的各种临床问题,积极进行综合救治,对提高早产儿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某医院收治的胎龄<32周或出生体质量<1500g的新生儿。排除标准:(1)出生后2周内转院的患儿;(2)产前家属要求放弃,未积极复苏的。本院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救治中心,故收治体质量<1500g患儿时可能出现胎龄>32周,且一体化救治开始实施过程中受人力、物力、条件等制约,去除所有转院病例后,患儿被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74例。
1.2产房内一体化救治策略与流程。本院依据《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16北京修订)制定细化了早产儿产房内一体化救治策略并制定方案流程,(1)体温管理。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2000g者应尽早置于婴儿培养箱中保暖,婴儿培养箱的温度与患儿的体重日龄有关,体重越轻箱温要求越高,使婴儿体温保持在36.5~37.0℃,昼夜波动不超过1℃,相对湿度55%~65%,每日测体温6次,注意体温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护理急救工作尽量在箱内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柔。(2)环境要求。为早产儿营造一个舒适,安静无打扰的环境,减少声、光刺激,操作完毕关闭多余光线,病房内挂有遮光窗帘,温箱外置遮光布。光疗时使用遮光眼罩。身下放置鸟巢,营造类似母亲子宫内的环境。(2)晚扎脐带。无论哪种分娩方式,如患儿哭声好反应佳,均予晚扎脐带60s,如患儿反应差、心率慢,不予晚扎脐带,直接进入窒息复苏阶段(T-piece组合)。(3)呼吸管理:(a)合理用氧:注意用氧浓度及吸氧时间,根据患儿缺氧状况给予间断吸氧。(b)早期应用促肺泡成熟药物盐酸氨溴索及地塞米松,预防肺透明膜病发生。其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kg·d)分4次静脉给药。(c)防治呼吸暂停:加强早产儿监护,一旦发生呼吸暂停,应立即采取托背、弹足底等急救措施,出现发绀时给予面罩或气囊给氧,应用氨茶碱或纳洛酮静脉滴注,维持呼吸。(4)SLI。本院选择T-piece组合复苏器,将PEEP调至5cmH2O,PIP20~25cmH2O,FiO230%给予维持PIP15s,然后进行初步复苏。窒息患儿在娩出后给予持续肺膨胀15s后进入窒息复苏阶段。
1.3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指标。(1)入NICU的体温;(2)产房复苏中需要插管的情况;(3)呼吸系统相关指标[有创/无创通气比例,有创/无创通气持续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比例,纠正胎龄36周任何形式的呼吸支持方式及氧疗方式]。次要观察指标:(1)入NICU的血pH值;(2)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败血症、气胸、早产儿視网膜病(ROP)、2期以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3)其他临床情况,包括体质量增长速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21.0,统计学分析本文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共纳入胎龄范围为28~34周的早产儿122例,其中干预组48例,对照组74例;将入组对象按胎龄分层,胎龄<30周39例,胎龄30~32周46例,胎龄>32周37例,且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各胎龄层中的平均出生体质量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对样本应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不同胎龄患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产式、窒息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30~32周胎龄及>32周胎龄的分层中,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早产儿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胎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2.2呼吸、体温相关指标。各胎龄层干预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的呼吸系统等相关干预情况结果显示:t检验提示,入NICU血pH均值、最高FiO2(Max-FiO2)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参数检验提示入NICU平均体温、人均无创通气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仅人均有创通气时间在30~32周胎龄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该指标在<30周层及>32周胎龄层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表现为干预组相对对照组人均有创通气时间减少。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应用PS、有创通气、无创通气、氧疗情况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然而,根据总体平均数据观察,在各胎龄层中,数据趋势表现为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入NICU血pH均值趋于正常范围,MaxFiO2均值下降,入NICU平均体温上升,有创及无创通气人均时间和例数减少,应用PS减少和氧疗需求降低。
3讨论
早产儿因各器官发育极不成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及生命支持技术等的运用,早产儿生存率显著提高。新生儿作为一个脆弱的群体,在产房内的一体化救治过程非常重要,而其中,对于早产儿的复苏则要求更为严格,早产儿因其出生体质量较低,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等特点,在产房一体化救治过程中具有更鲜明的特点。
综上所述,产房内一体化救治对早产儿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韩玉昆,李月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呼吸管理[J].临床儿科杂志,2018,24:866-868.
[2]李在玲,叶鸿瑁,王继山,等.危重症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与血清胃泌素动态变化及临床情况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8,46(4):243-246.
[3]曹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发育支持护理[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9,20(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