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案例教学法在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020-09-10朱荷青
朱荷青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妇科护生进行临床带教指导,分析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科进行实习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上半年和下半年作为教学策略的分组方式。对照组护生为传统护理策略,观察组则为案例教学法,分析护生的学习成果。结果:从带教质量上看,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评分为(95.2±3.9)分,对照组为(93.5±2.2)分,操作技能考核中,观察组为(85.3±5.6)分,对照组则为(80.5±6.1)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我们针对教学的满意度实施调查,护生对不同带教策略的评价存在差异,即观察组评分为(90.6±3.7)分,对照组则为(83.5±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护生更为直观、清楚的了解妇科护理内容,能够提升操作技能和综合应对能力,更好地吸取工作经验,有助于护生的学习成长。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妇科;临床护理;带教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6-0-02
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是护理实习生必经的学习阶段,其实习内容对其专业知识的补充、操作技能的提升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而案例教学法能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针对常见问题、典型问题进行剖析,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整体认知,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本次实验选取本院妇科进行实习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上半年和下半年作为教学策略的分组方式。通过对74名护生的学习成果分析,更好地优化带教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前来本院妇科进行实习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上半年和下半年作为教学策略的分组方式,共计74人。护生包括本科生和专科生,其中,男生12人,女生62人,从校内学习成绩上均为优等生,专业课成绩平均分超过85分,且由学校推荐,能够认真参与到实习中。
1.2带教方法 对照组护生为传统护理策略,主要是每天实习护生与老师一起上班,对每个护理事件进行护理操作带教,并解答实习过程中护生提出的问题[2]。观察组则为案例教学法,实习护生每天与带教老师一起处理护理事件,还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求实习生根据实习大纲预习妇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护理内容及护理干预要点,护生可根据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资料收集,在小组讨论中协商护理计划,制定护理目标,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更符合患需求的方案[3]。带教老师每天跟护生对此案例进行护理干预,基础护理做到放手不放眼,专科护理如:腹腔镜术后病情观察及留置引流管易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老师对护理操作进行演示,再由护生操作,遇到问题,可针对实际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帮助每一位护生掌握到操作的要领,勤加练习。在护理工作完成后进行专项的总结讨论,加深学习印象,床边教学印象更深刻。
1.3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其次也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应急能力、合作能力、服务态度等。最后,也将对护理带教内容进行评价,更好地提升教学方案。
1.4统计方法 对妇科护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针对各项成绩评分以及带教满意评价上均为计量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带教质量上看,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评分为(95.2±3.9)分,对照组为(93.5±2.2)分,操作技能考核中,观察组为(85.3±5.6)分,对照组则为(80.5±6.1)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我们针对教学的满意度实施调查,护生对不同带教策略的评价存在差异,即观察组评分为(90.6±3.7)分,对照组则为(83.5±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案例教学法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推广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结合教学主题,选择典型案例,在案例讨论及护理干预过程中,重视基础护理操作实践指导和专科技能训练,达到锻炼护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案例选择由易到难,由典型到一般,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讲解护理内容,这种策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4]。针对妇科的带教工作,首先要结合科室特点进行护理内容的介绍,以及科室管理制度等说明。随后,則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护生是主体,带教老师起引导作用,教师可以在案例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进行模拟学习,模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过程,以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只有护生积极、主动参与,案例教学才能成功。在应用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个人的操作技能,此外,不能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对日后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5]。
案例教学法能够促进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成为护生学习真正的引导者。这就要求带教老师能够做好护理案例的准备工作,结合妇科情况选择典型性,具有启发价值的,难度适宜的案例。此外,要转变被动的教学,鼓励学生发言,主动进行知识的梳理,从而提出护理对策。带教老师也应当遵循病理机制、病因产生、典型的临床表现、护理细节、辅助检查等方面全面的、系统的进行学习指导。
综上所述,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护生更为直观、清楚的了解妇科护理内容,更好的将理论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能够提升操作技能和综合应对能力,应用整体护理,人性化的为患者服务,更好地吸取工作经验,有助于护生的学习成长,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护士。
参考文献
[1] 李琴. 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案例教学的临床价值分析[J]. 全科护理, 2015, 13(30): 3087-3088.
[2] 易琳, 罗霭秋, 王洪涛. 案例教学法在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25): 171-172.
[3] 冯鸣玲, 朱心怡. 案例教学法在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 7: 118, 131
[4] 丁小华. PBL教学法在妇科临床护理案例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校医, 2013, 27(09): 712-713.
[5] Jansen, FW,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gynaecology: quo vadis?(editorial),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1998, 7(02): 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