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2020-09-10周运霞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地理运用

周运霞

摘要:“微课程”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现代化教学技术不断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目前已经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在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科学地利用微课这一形式,与时俱进,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着实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本文从“微课程”出发,主要对“微课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方法作了一些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地理;运用;探究

地理课程对于绝大多数的初中学生而言是在文化课程中难度比较大的一个科目。地理是一门偏向于理科的文科学科,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既需要理科学科的逻辑思维与计算能力,又需要文科学科的归纳总结与记忆深化能力,因此是一门比较容易令学生头痛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实现课堂上的高效学习,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微课程”的形式进行教学,尽量将地理课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进行对地理知识的探索,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一、“微课程”是什么

“微课程”与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微课时间较短,通常一节课的时间为十几分钟左右,是针对个别知識点进行的深入讲解。这种形式的课堂如今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偏爱,其广泛普及和应用对于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都有重要意义。就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而言,“微课程”主要分为供教师群体学习与供学生群体学习两种类型。为了让微课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加强对于微课运用技巧的探究,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介绍地球上七大洲、四大洋的构成时,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对世界的好奇心理,在微课视频中加入一些各地区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景的照片,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去记忆这些大洋、大洲与和它们所对应的的板块结构。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视频的末尾加入一个关于时区的思考,供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去了解世界上不同时区时差的计算、格林尼治天文台等地理知识。

二、“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1.浓缩课堂重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微课程”最大的特点与优势就在于它的短小精悍,因为时间的缘故,教师在录制微课视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地理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放在首要位置,帮助学生了解重点与难点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学习,这对于他们的预习与复习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时,这节课的重点就在于了解和掌握我国不同地区主要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以及其对这个地区的影响。在录制微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全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展现在视频中。同时,在讲解气候类型成因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动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专业的地理名词以及原理。至于影响,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在的地区,通过学生比较了解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帮助他们理解。

2.从学生兴趣出发,转换授课模式

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永远是所有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影响其学习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传统教师授课模式学生兴趣不足,经常走神,学习效率低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授课模式他的与众不同让学生们充满了好奇。教师更应该借助于这种神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录制微课之前,教师可以首先通过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微课内容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

例如,在教学“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分布”时,根据初中生普遍喜欢游戏的心理,教师可以将自然资源的分布将时下比较流行的游戏元素结合起来。如拼图游戏,给学生一些拼图碎片,分别代表不同自然资源,让学生根据资源拼出完整的中国地图。利用感兴趣的事物更好地去记忆和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这样既能够增加学生对于微课的参与度,又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其学习效率。

3.微课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

与数学学科中的几何知识类似,初中地理中的某些知识点是需要运用到学生的空间能力与想象力的。初中生处于小学生与高中学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只是一些极为简单的、不够成熟的思想,这些显然是不足以让他们轻松初中地理知识中一些比较艰涩的内容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在微课录制时结合一些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比较熟悉的事物,将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去理解和掌握这些地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魏格纳提出的“板块漂移”学说时,教师可以将其与学生平时会玩到的拼图联系起来,通过拼图来类比大陆板块,这样学生就会在脑中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结构。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微课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大陆的板块使用拼图的方式拼起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为直观的印象,从而更快地理解与消化这个学说。

4.制定教师提升计划,增加自身素质

“微课程”是今年来新近提出的一种授课方式,这种方式需要教师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同时,终生学习应当是每个教师应当拥有的意识,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定期参加一些提升自己教学能力与知识储备的培训与学习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三、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式授课方式,“微课程”结合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适应了当下生活快节奏的需要,因此对于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效率提升是有极大帮助的。为了更好地将“微课程”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教师应当在录制微课视频时有意突出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兴趣合理调整教学方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生活相结合以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初中地理教师能够使微课教学适应于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以及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再香.“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25):242-243.

[2]成介林.“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6(10):32-33.

[3]朱爱云.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09):46-48.

[4]邵海英.浅谈“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398.

[5]盛开友.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6(35):119-120.

猜你喜欢

微课程初中地理运用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