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在网络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9-10陈慧萍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传播网络

摘要:红色文化以中国革命道路、革命文化、革命精神为内涵,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党和国家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通过传统的媒体方式,将红色文化进行传播的研究较多,但是将红色文化与网络媒体相结合,通过网络传播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认为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将红色文化与网络进行有效的结合,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网络;传播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条件下红色文化传播所面临的问题

网络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丰富了红色文化的内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便利,提升了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但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自由性的特点,也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红色网站的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吸引力;青少年对红色文化内容的的认同感不高;红色文化传播在互联网条件下的法规不完善等都给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带来了挑战,亟待我们去面对和解决。

(一)网络对红色文化的传播缺乏吸引力

许多红色网站上的展现形式过于单一,只是图片加简单的文字介绍,没有深入剖析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更有甚者,网站上的内容存在照搬照抄,缺乏创新性,没有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而对于一些具有红色文化的参观纪念馆,也只是简单的走马观花式到此一游,听讲解员固定式的讲解,在遗址中留念拍照,即为结束,并没有感同身受去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意义。这些刻板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使得红色文化内容缺乏吸引力,导致受众数量不多,相关网站访问量不大,无法达到高效对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因此,提升网络条件下红色文化内容的新颖度,增加内容的吸引力,紧随时代要求,创新传播方式,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红色文化内容的传播,从而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时效性,这也是当前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传播红色文化的环境复杂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通过网络就可以了解天下事,尤其对青少年学生这个群体,他们不仅能够较快接受新事物,对信息技术掌握的速度也比其他人都要快。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思想上的碰撞,可以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自由发表言论,不受约束,自由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但因为网络具有自由快捷、开放、高时效、交互等特点,也影响了红色文化育人作用的发挥以及学生对红色人物、红色精神的正确认识。而在传统媒体中,信息的传播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剔除,都是受控制的。就像红色文化通过网络传播之前,还通过课堂上老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解、革命纪念馆的参加以及报纸和广播等的方式进行传播,传播内容具有可控性和准确性。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由于其信息开放性、流动性较强的特点,红色文化的传播环境就较为复杂。

网络上充斥着庸俗、猎奇和虚假内容对信息,和各种文化的混杂,这些都扰乱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学生们对事物的判断,比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对我国红色文化和民族英雄进行刻意抹黑和批评,对红色文化内容进行恶搞和负面传播。这些对红色文化恶搞的现象,超越了道德和文化的底线,影响了学生对红色文化历史的正确认识,对学生的三观进行了破坏,降低了对红色文化精神的崇高性和神圣性,进而导致学生对红色文化内容存在抵触心理,对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挑战。

二、高校大学生第三课堂红色化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增强网络平台红色文化传播的吸引力

要增强网络平台红色文化传播的吸引力,除了在红色文化传播内容上要创新,在传播形式上也要进行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第一,可以增加一些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论坛、网站、博客、开通网民意见箱等,或是采访一些老兵对之前的革命历史进行回忆,了解革命先烈后辈们的生活状况,将这些内容进行编辑处理,上传到红色网站上,供高校学生学习与感受。第二,鉴于当前高校大學生对红色文化关注度不高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红色文化变成一种潮流文化,例如,将红色文化内容在微博、微信、QQ等平台上上进行多形式展现,使红色文化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

在当今时代,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各种文化传播形式都不相同,高校网络平台传播红色文化在创新红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更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让学生更易于接受红色文化。

(二)建设良好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环境

为了建设良好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环境,除了应该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红色文化传播的监管力度也同样很重要,这对网络红色文化的传播环境的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

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去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构建网络监管体系。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许多网络监管方法还不完善,因此,进一步完善网络监管体系很有必要。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对红色文化进行自动过滤审查,将那些有关诋毁和虚假的红色文化内容等其它的负面信息进行过滤拦截,并对这些信息的发布者进行调查,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处理,保证减少类似信息的发布。另一方面,对网络监管队伍进行高质量培养。要对网络平台上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管,不能仅仅通过网络技术,更应该加强网络监管人才的培养,来进行网络传播平台上信息的管控与落实,对网络平台上不良信息进行严格把握,同时对不良信息的发布者进行管控,从而优化网络环境。培养这支队伍,一方面应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者,包括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只有拥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才能对那些恶意诋毁红色文化内容的信息进行严格监管。另一方面,提升这支队伍的红色文化素养,对我国红色文化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准确辨别红色文化内容的真假,保证红色文化传播信息的真实性。所以,加强对网络红色文化传播的监管力度,需要从构建网络监管体系和培养优秀网络监管队伍两方面着手,才能更有效地完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环境。

三、总结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运用对红色文化的传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对于红色文化传播者的要求是除了学习红色文化知识,还应该对网络知识进行多学习和了解,达到能够运用网络技术熟练地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播,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让网络技术为红色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徐芳,杨扬.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及对策[J].党史文苑(下半月),2009(5):67

[2]龙海平.大学生红色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9,(1)

[3]李海波.论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和策略DI.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5.

[5]欧阳旭,魏志强,程洁. 浅谈我国网络舆情管控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J]. 公安法治研究,2012.3.

作者简介:陈慧萍(1993.2—),女,汉族,籍贯:江西省吉安人,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高校教育。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传播网络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