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念创作及结构特征
2020-09-10赵晨曦
赵晨曦
摘要:斯克里亚宾第三奏鸣曲概念进入了作曲家的成熟而富有想象力的世界,体现出他的艺术生活理念的作品。这些作品在表达风格上有炫技色彩。相比之下,第三奏鸣曲要更简单,在许多情况下呈现形式不是斯克里亚宾的比喻内涵所特有的,而是更依赖于织体和形态变化。
关键词:哲学理念;心理状态;整体结构特征;构思;思想
斯克里亚宾第三奏鸣曲,作品23号(升F小调)。创作于1897-1898年,当时作曲家在Klin的Maidanov村,别利亚耶夫出版于1898年(1904年斯克里亚宾因第三和第四奏鸣曲被授予格林卡奖)。这部奏鸣曲总结了作曲家之前的创作周期中所追寻的很多前奏曲和奏鸣曲的风格。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作曲家在这个创作时期的最后所谱写的奏鸣曲。
第三奏鸣曲的首演在1900年11月23日的莫斯科,演奏家是B.Boukliev。在“俄罗斯报”1900年(329号,第3页)中可以找到YD恩格尔(YD Engel)对此演出的评论:“Boukliev对斯克里亚宾歌曲的演奏是无可比拟的。演奏家让众多的爱好者享受到了浮躁而戏剧性的第一乐章,和火热冲击的尾声,像轻松的遐想的Apdante中投入了许多诚意和诗意,让听众比单纯的初步认识到这个音乐时感受到更为深刻和意义。” [22,258页]。
第三奏鸣曲也延续了作曲家(为第一,第二)的构思思想。诚然,作曲家的作品联系到了灵魂生活的跌宕起伏,这些引向了后来作曲家的哲学理念:
“心理状态”(Etatsd'ame)
A)Alleggodgammatiso。灵魂、自由和狂野,激情涌入悲伤和斗争的深渊。
B)Alleggetto。似乎发现了灵魂,暂时而欺骗性休息;疲惫的痛苦,她想忘记、唱歌、绽放,不管是什么。。。但节奏和和声只是芬芳的面纱,透过这些照耀着仍然不安的灵魂。
C)Andapte。灵魂又一次回落下游,在情感、温柔而悲伤的大海里游弋。爱情、悲伤、模糊的欲望、莫名的思绪拼出脆弱的梦想。
D)Rgesto。在自然的风暴中,得到解放的灵魂在忘我的斗争中跳动。从深渊站起的人的声音强大,胜利歌声听起来充满激情,但仍然太弱,无法到达顶峰,他暂时坠降,沉入虚无的深渊[24,第2节,318页]。第三奏鸣曲的内容涉及到了行进构思的减少,但并没有完全排除。
在第三奏鸣曲中,作曲家回到了古典主义的四乐章曲式(如第一奏鸣曲),但手法更加自由和独立。
第一乐章主题的投入和活力稳定得令人惊讶,构成主题的初始部分。勇敢地用抑扬而充满活力的感叹式的短乐句和极具表现力的低音八度段落揭示了悲切的特征,在第一和第二奏鸣曲中,形成旋律乐句的对话。他们对应地一问一答。暂停,将旋律乐句分隔开,中间用抑扬的八度低音跌宕构造出意外,效果是强大的呼吸,仿佛陶醉于艰巨的斗争。
主部(GP)充满活力,而前两个奏鸣曲连接部(SP)建立的原则是作为主部的一个延续,但特别在这里,这种关系的建立是通过下属小调开始的。展开的紧张感通过范围增大和旋律乐句延伸营造出来,引出主题的副部(PP)。正如在第二奏鸣曲中一样,避免揭示了精致的声音主题,温柔的俄罗斯色彩,几乎不加掩饰的脆弱性和一些和声的不稳定。对比与所有主部、连接部和主题副部,这些有机地从最后一个戏剧性连接部产生出来,也就是链接的“沸腾”部分,也自然会影响,呼应最后的尾声(RFP),以展开题材。共性的主题部分在副部的对比下逐渐暴露,让这种暴露的展开异常激烈而坚定。
第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呈现涉及到主题和副题。最后达到悲怆,具有男子气概和意志坚强的性格,贴近引导性主题,并以这个新的转化形式达到悲剧性高潮。副部中充满希望的旋律发展赋予了一种新的气息,结果是征服悲剧。在征服悲剧的过冲中巨大能量和紧张感,成为全曲的概括。
再现的动感,代表构思意象的一个新的展开阶段。连接部减少,因为在展开部中已经耗尽,主部到副部的过渡很小。副题继续发展概括,最终达到在第一乐章高潮的最高点。这平衡了最后的结束部,总结全曲。
第一乐章的戏剧世界也反映在动态谐谑曲的第二乐章,对称的三部结构转化,揭示出希望音乐的展开。正如第一乐章,是基于两个图像的并置:鲁莽飞扬,有低音八度的弹跳;充满活力的旋律,大调和小调相互轉换的特点。副题和第一奏鸣曲以及前奏曲中的抒情明朗的意象有着紧密联系,带有全音阶声音。装饰音加强了俄罗斯风味的形成。在谐谑曲中有两个对立方形成对比,表现中交互。
第三奏鸣曲第一次把抒情的核心(Apdapte)作为一个三乐章奏鸣曲中的独立乐章,这是相当典型的交响乐作曲家的奏鸣曲组合。初始主题很广,深呼吸,使旋律勾勒出特别的纯度和光洁度。主题特点与抒情意象作品有很多共同之处。中间部分的和声让人想起瓦格纳的感性的倦怠和不和谐。重现部减小,并且织体变化。主题听起来有更动人的背景,然后“留在”中间声部,全音阶和五声音阶的高音部构成透明音型。在沉默和焦虑的暗流中可以听到第一乐章主题(GP)。过渡到Rgesto Con fuoso(火热的快板)然后到最后的尾声attassa。
Rgesto Con fuoso – 回旋奏鸣曲式部署了戏剧性的呈现部和结束部。冲入激情和斗争的世界,这在初始主题得以体现:快速成形的低声,降半音的下行旋律,这在斯克里亚宾中很常见,强硬的力量改变着整体旋律,格式从下行变成上升。副题(PP)简要引出了对比。
狂喜而勇敢的斗争和确定性形成终曲的主要内容,如同斯克里亚宾的诗曲描写的人与强大力量的斗争。斗争的精神,克服障碍,成为他的主要创作思路,也是艺术概念。另外,互补的两个极端乐段,世俗的轻柔抒情,反映了一部分对大自然的泛神观念,充满了田园诗般而清晰的感觉。
斯克里亚宾第三奏鸣曲的概念进入了作曲家的成熟而富有想象力的世界,体现出他的艺术生活理念的作品。
这几年的作品还有快板(1895-1897年)协奏曲形式,协奏曲(1896-1897)和波罗乃兹(1897-1898)。这些协奏曲在表达风格上有炫技色彩。相比之下,第三奏鸣曲要更简单,在许多情况下呈现形式不是斯克里亚宾的比喻内涵所特有的,而是更依赖于织体和形态变化。
斯克里亚宾的结构整体与各个乐章表现出原创和独立性。第一和第三奏鸣曲是四乐章,第二奏鸣曲是两个乐章组成。第一个创作时期的这些奏鸣曲所有十个乐章通常都采用了奏鸣曲形式(第一和第二奏鳴曲的第一和第四乐章,第一和最后的回旋奏鸣曲)。在其他情况下,作曲家采用的是三乐章组成的形式。
从第一到第三奏鸣曲斯克里亚宾在奏鸣曲各个乐章有一个明显的压缩过程,但每一个的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最“古典主义”的自然是第一奏鸣曲。第一次呈现部分中,悲切同样重要,有独立的三大主题(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斯克里亚宾视角的特点);形式的中心部分的规模和重要性相同,重奏声音完成所有主题。奏鸣曲的第三乐章的重奏副部目标相同。像一般的奏鸣曲回旋曲的展开一样,放弃了插曲(PP的第一部分)。没有终曲,这是斯克里亚宾奏鸣曲比较常见的特点。
第二幻想奏鸣曲第一乐章的三个主题重要性同等(但在这里是相当独立的和有约束力的)。所不同的是呈现和概括的比例:第一个GP非常简短,小的展开。压缩奏鸣曲形式继续在第二奏鸣曲的第二乐章,其中的呈现并不完全,最后乐章(这里不是奏鸣曲的回旋曲形式)中副题进入一个短暂展开,接近奏鸣曲快板,重奏显著缩短。但可视为是主题的详细阐述。
在第三奏鸣曲中:展现出来的是声部的核心,属和弦的所有其他线索。经过集中发展重奏规律性的变化:主部和连接部减少。利用了同样的模式(回旋曲 - 奏鸣曲),没有展现,压轴主题重复呈现和概括,在最后部分回到主题。
整个第三奏鸣曲及其尾声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新的戏剧性,逻辑分隔形式:第一部分是重要的语义和成分 – 进入副部重奏。在此之前,斯克里亚宾奏鸣曲中并没有出现如此细节,性质决定这种构造形式在第三奏鸣曲中尤为明显。
整体而言,斯克里亚宾的奏鸣曲的重点是逐渐压缩,浓度和音乐形式匹配,但也有明亮的高潮,有时出现在再现部发展之初或最后:即第一、第二和第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所以结构的某些部分服从了奏鸣曲的原则。斯克里亚宾的高潮出现在乐段(重奏)结束部的情况比较少:第一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最后的合唱部),第二奏鸣曲的第二乐章。
特殊情况 - 第三奏鸣曲结束部,不只是这个乐章的高潮,而且是整个奏鸣曲作为一个整体的高潮。而在斯克里亚宾奏鸣曲中高潮部分通常是主题最显著的部分。
方法的发展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另外也有时尚的转变,思维等,但特别是作曲家的“奏鸣曲语言”很难实现。
第三钢琴奏鸣曲这个作品展现出了作曲家新的不同的侧面:“用确定的体裁形成各种类型的意象,以对比显现出本质,尤其是戏剧性、和声、旋律、节奏等的对比,形成一个整体。其中包含多重情感,很多宽广流淌的旋律,而功能上来说,和声领域基本上超越了古典主义系统。
在此,我尝试总结出斯克里亚宾包括第三钢琴奏鸣曲范围内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作品(如图1)的整个研究文本我们可以看出:
所有学院期间创作的奏鸣曲和斯克里亚宾第一个创作时期期间创作的(奏鸣曲、幻想奏鸣曲、幻想曲)都是小调:升G、降E,A;F,升G、升F,并重复,直到我们所研究的调性幻想奏鸣曲 – 升G(这处于调性范围的正中间:F –升F – 升G- A – 降E);
·其中许多作品都涉及到了更新预期的不同原则:
·曲式 - 奏鸣曲、幻想奏鸣曲(同一调性的两部作品),幻想曲(例如B小调幻想曲的悬念,作品28);
·构思- 明确的(作曲家声明或述说的)和隐藏的(戏剧性塑造、调性、节奏);
·戏剧性;
·分部 – 2乐章,4乐章(全部奏鸣曲都是多部)等;
·结构 - 部分奏鸣曲的内部结构特征;
·主题;
·发音等。
我在研究中发现,对斯克里亚宾的幻想奏鸣曲的研究表明这方面的音乐学研究缺乏系统分析。然而,这是唯一一个延展开的体裁 - 即幻想奏鸣曲(不包括学习期间的作品),虽然在作曲家的奏鸣曲体裁作品里,这只是第二个作品。它继承了单一主题曲式。
已发现的早期奏鸣曲(称为0号)和早期幻想奏鸣曲(也以0号代表),改变了戏剧性决定体裁主题的内在价值;创建新的重点连续性和创新。
因此,对斯克里亚宾第三钢琴奏鸣曲的研究目的是考量在第一个创作时期(包括早期奏鸣曲-0号,以及早期幻想奏鸣曲-0号)的背景下其幻想奏鸣曲(第二奏鸣曲,作品19号)的意象内容、广义戏剧性、主题独创性和新风格钢琴奏鸣曲。这些作品成为研究材料。它们奠定了斯克里亚宾奏鸣曲的基础。
参考文献:
[1]V.杰尔诺娃. 斯克里亚宾和声学. 列宁格勒,1968 .
[2]N.科特列尔. A.N.斯克里亚宾奏鸣曲中形象的演变. 苏联音乐, 1940(4).
[3]T.S.丘列吉扬. 想象力. 音乐百科全书. 第5卷. 莫斯科:苏联百科全书,1981:767-771.
[4]A.N.斯克里亚宾生活与创作编年史. 编纂者:M.普良妮科娃和O.托姆帕科娃.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85:295.
[5]E.P.梅斯希什维利斯克. 里亚宾钢琴奏鸣曲. 莫斯科:苏联作曲家出版社, 1981:272.
[6]M.O.米哈伊洛夫. 关于斯克里亚宾早期创作的民族源泉//二十世纪前夕的俄罗斯音乐. 莫斯科—列宁格勒,1966.
[7]G.奈高兹. 斯克里亚宾简讯. 苏联音乐, 1955(4).
[8]V.V.鲁布佐夫.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 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89: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