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2020-09-10徐宏霞孙迎芳
徐宏霞 孙迎芳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小衔接期是人生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解决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过渡的问题,更能积极地影响孩子一生,让他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做人的自信。
关键词:幼小衔接;问题;对策
一、幼小衔接的意义
幼小衔接期是指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衔接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连续性要求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前者为后者做准备,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是儿童主体对变化的外界环境重新适应的时期,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儿童交往、学习、生活的基础和保证。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体方面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长此以往,他们会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影响社会过程的表现。
二、当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单向性。
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像小学靠拢,而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很少,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事实证明,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双方都把培养儿童的基本素质作为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共同创造合理的过渡期的外部教育环境与条件,搞好幼小銜接工作
2.片面性。
幼小衔接工作往往出现片面性,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地进行,而不是偏重某方面。幼儿衔接中偏重“智”的倾向是比较严重的,一说到衔接很容易就与教认字、教拼音、教数学等连起来,而忽视了衔接应包括体、智、德、美各方面。事实表明,健康的身体、热爱学习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安定的情绪、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能力等等,对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幼儿入学后的考察发现,其学习上的困难不仅仅是由于“智”的方面准备不足,更多的是在健康状况、学习态度,包括学习兴趣、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准备不足而造成的。因此幼小衔接必须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去完成。
3.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缺乏联系。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它们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许多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在学习生活上。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注重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中,午休时间长,没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制约他们,而小学却是以学习为主,孩子大多通过例题来学习知识,知识的迁移能力需要很强,一进校门就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等,时间一长,孩子对新校园的新鲜感就减少了。
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中午休息的时间短,课间十分钟自己不会安排,有的孩子开始产生厌学情绪。
在人际关系上。幼儿园教师和孩子整天相伴,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喝水、上厕所、午睡、吃饭、吃点心都有老师陪伴,幼儿园老师对他们关爱有加,经常蹲下来仰望和赞赏孩子,倾听孩子,跟他们平等对话,建立了良好的师幼关系。小朋友之间也是经常一起游戏、一起玩滑滑梯,一起玩老狼老狼几点了,同伴关系发展的很好。而小学生和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同学间的交往也相对较少。如:小学生的上课时间已经增加到40分钟,课间活动时间只有10分钟,因此,与教师接触主要是在上课时间,和同学一起交往玩耍的时间也在逐渐较少。
在标准和要求上。幼儿园的孩子只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乖乖的游戏,不出什么大问题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犯了错误老师也不会狠狠批评。而成为小学生后,老师和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不好或者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就会成为挨骂甚至挨打的理由。更有甚者,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英语班、奥数班等等,占用了孩子们的周末休息时间,整天被父母接来送走,奔波在补习班的道路上。
三、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对策
1.应端正学前教育思想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目的是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人,它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幼儿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品质。转变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研究过渡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幼儿园要切实为培养下一代负责,严格按着幼儿教育的规律组织教学,决不能拔苗助长。
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把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作为长期目标。在一日活动中,采用多种形式来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2.做好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日常联系工作
建立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幼儿园教师可以参加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参加研究幼小衔接的研讨会,与一年级教师之间进行教育教学双向交流活动,使双方在交流。互了解、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这是搞好幼小衔接的主要前提。
幼儿园教师只有在了解小学一年级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如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形式、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要求,才能为完成幼小衔接,幼儿园大班进行必要的安排和适应性训练。小学教师也应深入研究幼儿教育的特点、具体内容,然后根据一年级授课大纲要求,适当地对新生进行适应性训练,这样才能在儿童生理和心理上顺利适应幼小之间过渡。
3.加强幼小教材的连续性,系统性
这是搞好幼小衔接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儿童学习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幼小教育内容重复,会使幼儿对所学内容兴趣降低,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马虎,给教师教学带来困难;反之,如果幼小教学内容出现明显脱节,则易造成儿童对所学知识理解上的障碍,同样也会对所学新知识不感兴趣,丧失学习信心,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组织幼儿园大班教师与一年级教师对幼小教学内容进行仔细分析比较,认真调查研究,作好幼小教学内容衔接工作。小学也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在幼儿刚读小学一年级时,应布置一个充满童趣又能体现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减少幼儿离开幼儿园的心理反差。同时学校应尽量给幼儿有更多的自由空间——适当调整课堂节奏,课间上厕所的时间较自由,在学习上暂时降低难度,以减轻新生的压力,缩短幼儿到小学后焦虑的时间,从而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