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2020-09-10杨莉卜正莉

启迪·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幼儿园

杨莉 卜正莉

摘要:素质教育工作全面开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意识到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教育者,应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清晰准确认识幼儿阶段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必要性,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教育不仅是幼儿园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幼儿的学习及成长产生深远性积极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在幼儿一日园内活动中,多层面开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健康养成。为此本文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幼儿阶段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必要性及教育措施,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幼儿阶段的教育重点并不在于幼儿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质量,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伴随幼儿整个人生,并且发挥出积极性作用,使得幼儿受益终生。反之,在幼儿成长阶段养成了不良习惯,那么对于幼儿以后学习、生活及其事业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关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这是体现启蒙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上包含多个方面,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个人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重视构建和谐共生的人际环境,探索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从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培养,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全面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形成,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幼儿阶段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必要性

幼儿时期正如一张白纸,而幼儿园教师则是主要执笔人,绘画怎么样的美好人生,在于幼儿园教师清晰认识到为何做、如何做、怎么做三个意识形态问题,这样思维意识的明确性,将会强化行为逻辑的执行力。

实践证明,幼儿时期是人整个人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行养成的黄金时期,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基础,这一阶段幼儿的行为习惯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培养,并且采取循序渐进的培育原则,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对幼儿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贯彻素质教育觀的有效方式。首先,行为习惯包含很多内容,通过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能够保证幼儿进行有效文化知识和学习的内在必要力量。其次,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幼儿的个性发展有着关键性影响作用。如: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不仅对幼儿学习及生活起到关键性作用,也对幼儿未来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奠基性教育。最后,良好行为习惯的发展能够对幼儿身心和大脑发育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均衡性发展,能够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幼儿阶段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措施研究

1.建构和谐共生的生长环境

一个环境对于一个人思想与行为有着巨大影响性,那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那么必然建构一个和谐共生、健康人际关系的环境,这样才能促其幼儿更好地发展。

例如,幼儿时期具有特殊性,其表现在自身的好动不好静,善于模仿家长、幼儿园教师的言行举止,那么幼儿园教师建构一个和谐友善、文明礼物的环境,与其他老师、家长沟通,自我日常言行举止等多方面做好自觉性管理,约束和改造自己不良行为所带给幼儿的影响。幼儿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会潜移默化幼儿懂礼貌、爱卫生、做雷锋、爱学习等等行为养成,长期熏陶下自然内化幼儿的自然行为中成为幼儿的一部分。

再如,人是情感性动物,而幼儿更是感性化最为强烈时期,那么在教育行为注入爱心是非常必要,与幼儿建立和谐共生关系,使得幼儿感受到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呵护,那么幼儿心灵是活泼的、开朗的,这种情绪氛围也会通过幼儿传递给其他幼儿,教会大家相互关爱、相互帮助。这样的环境氛围下将会有效保证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教育。

2.构建家校联合教育一体化

幼儿生活一半在幼儿园,另一半在家园。那么构建家校联合教育一体化,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教育环境,才能确保幼儿良好行为的有效养成。反之,在幼儿本身行为养成具有反复性,由于家长不良行为或者与背道而驰的教育理念上,那么幼儿的良好行为教育效果将会大大折扣。为此,幼儿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也要力争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与补充,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良好行为教育形成。

例如,幼儿园教师主持家长会、亲子活动期间,做好普及家长科学教育意识,重视自我榜样的树立,统一家校教育的立场,获得家长群体对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的认可与支持。再如,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社交工具为纽带,借助信息工具的便利性与资源丰富性,积极分享育人教育技巧、幼儿行为学知识、幼儿情感学知识、幼儿心理学知识等等,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频、共振,那么才能有效避免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反复性,不断使得良好行为在家校合力教育上,不断巩固与内涵幼儿自身行为里、思想上,从而才能真正提升行为教育事半功倍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的培育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所以幼儿园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慧心、爱心、耐心,加之学校与家庭环境的积极影响下,幼儿才能在一个良好、健康的生长环境中,有效形成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幼儿未来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赵景红.浅谈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02):153-155

[2]望欢.巧妙创设幼儿园精神环境,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科教导刊(下旬),2016(07):140-141

杨莉 卜正莉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幼儿园

猜你喜欢

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