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指导

2020-09-10顾佳

启迪·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识字课外阅读语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识字教学教学提出了“会认”和“会写”两种不同要求。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根本和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大语文观 阅读指导

现在倡导“大语文”观,何谓“大语文”?“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養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和人文修养。在我看来,语文之大,大在它的知识渊博,课堂上教师所授的仅仅是九牛一毛。语文之大,还大在它的学习延伸性,课堂中学生所获得仅仅是一些方法。

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学十讲》中这样说到“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到学生的学习上。”他提出学习的有效性有三个方面的指标:第一个指标是学习速度;第二个指标是学习结果;第三个是学习体验。

课外阅读是指语文教学之外的课外拓展与延伸,是课外时间学生对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课外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训练和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就应该通过有计划的、海量的阅读来实现。

一、阅读速度依靠“每日打卡”来训练

速度怎么检测?往小处来说,在相等的时间内谁阅读的字数多。

几乎所有科学家、伟人的成长,都说明了这样一条颠覆不了的真理——没有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说:“我以前只学老师教的,只学学校教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一直强调“解放儿童”。让每个孩子拥有不同的知识、具有个性化的知识,就必须给他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让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

于是“阅读打卡”的设想就萌发了,选择几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去阅读,不就是给每个孩子独特的阅读体验吗?

课外阅读是识字的一种重要手段,无论是哪个年级我们每个老师都可以布置,每月读哪些书先计划好,但是孩子是否去执行、怎么执行是个大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媒体已成为了生活与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载体,所以我给班级里的孩子制定了一份阅读记录网上打卡活动,坚持每天阅读十分钟,让家长通过“乐教乐学”电子平台帮忙记录孩子的阅读时长。同时,放了暑假也不中断阅读,“暑期21天阅读打卡活动”也是深受家长、学生们的喜爱,孩子们的阅读书目也从课本走到课外,从《一年级的小豆豆》到《米小圈》、《三国演义》、《成语故事》等,从读本地作家徐玲老师的《我的狼妈妈》,到读动物作家沈石溪的《狼王梦》等,孩子们在阅读的书海中逐渐开始航行。虽然做不到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有个别孩子是能坚持下来的。

“打卡”行动坚持三个月下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阅读差距就显现的比较突出了,坚持每日阅读的孩子明显比缺乏阅读的孩子的阅读速度快很多。速度快的同时,也反应出孩子的拼音认读变准确了、识字量在增多了、阅读兴趣培养了。

二、学习结果从多样识字来检测

从传统的角度来分析,学习结果主要表现在学业成绩上,但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考量学习结果,不仅要考量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看这个孩子是靠死记硬背多练习就能取得高分,还是经过创新思维、有个性化的理解才能获得高分。

那么,课外阅读上如何来看学习结果呢?

主题识字,就是每月一主题进行识字,并做成识字小报。比如三月份是生活识字。我就布置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动手找“生字”,家里的薯片罐、药片盒、保鲜膜商标、油盐醋茶包装……粘贴在A4纸上。然后再在教室内一一展出,给学生们自由认读的时间,或者同伴互相交换认读,形式可以多样,让孩子“数一数”数自己的认字个数;“评一评”评选出最受欢迎识字小报,“比一比”现场比试谁认识的生字多,评选出当月识字高手。再比如四月份是形声字归类识字、五月份是花草植物识字……这样就是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去识字,去检测识字。

阅读和识字不分家,一个能坚持阅读的孩子,一周、一个月下来识字量就会有变化。怎样掌握班级里孩子识字量的动态?用识字测试卷见分晓。在3月我们的主题是“生活识字”,那么我把孩子们找来的识字内容搬到测试卷上,让学生们练习检测。通过一次检测,可以发现班内孩子的识字差距很明显,大部分孩子只能停留在教学过的汉字上,而拔尖的孩子就是热爱语文、坚持阅读的孩子。

生活中的人们在体验到快捷方便后,很多城市造出了地铁交通;在体验到手机支付的便捷后,很多美食、商品都搬到了各大APP;在体验到无数骚扰电话后,很多人开始害怕大数据的泄露……“体验”一词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欢乐,他就能体会到童年的幸福了。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欢乐是儿童幸福人生的前提。当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体验到课外阅读能给自己带来识字量的提高、阅读内容的有趣等美好感受后,喜爱阅读的种子就能生根在学生的心田。

教材的改变,引起教学的改变。语文,从识字开始到海量识字,需要的是手段和过程。孩子需要坚持,教师更需要坚持。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外的拓展学习也可以让师生互动起来,教师多动动脑筋,多想想细节,就会挖掘出一些可教育、可提升的资源。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的“教育性”告诉我们,细节虽小,却不能小看,在我们认为“应该”和“正常”的地方,在我们所忽视和漠视的地方,常常隐藏着非教育和反教育的现象。

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顾佳

猜你喜欢

识字课外阅读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