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趣化和生活化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2020-09-10沈雪慧
沈雪慧
摘要:小学低年级识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识字教学应重在调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教师要利用好文中的场景进行教学,让生字融合在情境中,让识字学习真实可感有生活体验,避免为教识字而教识字的枯燥教学。良好的教学设计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案例让小学生们学得主动,学得扎实,能够享受汉字学习的乐趣,体悟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一、引言
语文是小学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中,识字、学词、读文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识字又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是重中之重。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经过几千年演化而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因此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应该根据汉字的特点和构字规律选择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充分体现识字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汉字有许多象形字,学生看到这样的字很容易联想到它表示的形象,教师可以直接运用生活案例和游戏动作等方式来展示文字的含义,感受汉字是如何从具体可感的实物,让这些字深深镌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智趣化和生活化的教学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智趣化和生活化的识字教学方法,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智趣识字,让识字有理有据
(一)根据字的难易程度选择拼读方式
识字训练中,简单的字就适合直接认读识记,复杂的字,学生一时半会理解不了,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的观察联想,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群”这个字时,我就直接出示它的象形字(三只羊叠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发现,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最先看到的就是左边的三只“羊”,教师相机补充:是呀,右边就是放羊的人,他手里拿着棍,口中吆喝着,把散落四周的羊只驱赶到一起就是“群”,一群羊就是很多羊。这样学生就理解了“群”就表示很多,这比机械地“君加羊就是群”要有趣有效得多。
(二)组合教学法
虽然每一个汉字的构造都很有讲究,但将汉字组合起来学习会更加有趣。部分汉字本身就是二个汉字的组合,它的构造含义可以用另外二个汉字的含义来解释。很多汉字之间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学习汉字,不能机械呆板地一个个教、一个个学,寻找彼此之间的联系,一个带一串,也会大大降低识字的难度,增加趣味性。
如在《古对今》中教学“暮、朝、晨”这三个汉字时,通过先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部件一一“日”字符,带“日”字符的字大多和时间有关,但仅仅记住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出示“暮、朝、晨”的象形字并结合动画进行生动形象地演示,学生就会理解:“暮”是指太阳从草丛中落下去了,就表示傍晚;“朝”是指太阳已经从草丛中升起来了,而月亮还没有下去,这就是天刚亮的时候;“晨”中“日”在最上面,说明太阳升起来了,就是早晨。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在汉字中“日”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时间也不同。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有效地识记汉字,还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汉字所传承的文化内涵,让识字教学更加有文化品位和人文内涵。
字理识字,讓汉字教学更有理有据,学生的学习也更有趣有效。在进行字理识字时也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不要过于精细繁琐,简略点,不必把汉字从最初到现在的演变过程一一展示出来。二是对于一些字不要追根溯源挖掘它的原始理据,这样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也不利于对所学字的理解记忆。
三、生活化识字,让识字有情有境
汉字是从图画符号发展而来的,但是在几千年的演变简化过程中已经逐渐失去了这种画面感。对于形象思维较强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更容易对直接可感的画面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一些汉字进行图画还原,建立图和字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汉字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联系起来,融合起来,生动活泼地识记汉字。
(一)看图识字,建立图和字之间的有机联系
看图识字就要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把抽象的汉字和生动的图画、学生的生活体验建立联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图和要识的字、要认识的词建立起有机的意义上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识字学词。
比如教学“目”字时,我并通过“你真会观察”、“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样的评价引入到“目”的学习,“目”就是眼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识记“目”,我又相机出示了“目”的象形字,外面就像我们的眼眶,里面就是我们的眼球,这样学生就记住了“目”,读准了字音,理解了字义,还准确地记住了字形,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二)注重整合,沟通课堂内外
看图识字要把图上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联系,鼓励学生像作家一样思考、表达,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语用意识。将看似简单的看图识字和深奥的思考表达结合起来,提升识字教育主旨意境。
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夏秋冬》也是看图识字。在学习第一部分时,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借助四幅图进行观察识字学词,显然是不够的,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教学“春风吹”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一是识记“吹”并感受“春风”和其他季节风的不同。二是拓展延伸:“春风吹,吹来了;春风吹,吹走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春风的印象,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词语变成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看图识字时,不但要注重内容的整合,也要注重方法的整合,使得汉字更好玩更有趣,提高识字的效率!
(三)创设生活化识字情境
小学生们认知能力有限,识字教育贴近生活能够降低他们理解汉字的难度。加上汉字构造来源于生活,可以用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或案例来解释。生活化的识字教学,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加深对字的认识和理解,显著提高了学习效率。
比如在开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上,我提示学生们“小朋友,开学了,我们很快就会有很多新朋友,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班里所有小朋友的名字?”这些都是我们周围的店名、招牌,你认识哪些?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汉字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除了将识字训练和记人名和认招牌等活动相关联,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游戏或课外活动的方式来进行识字训练。
总结
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识字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蒙学识字、归类识字、字谜识字等,不同的识字方式决定了不同的识字方法。每一种方法也不能完全孤立地使用,要与其他方法进行有机地整合,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新课标中所要求的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提升识字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褚文霞.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8):129-130.
[2]刘存青.探究小学低年级识字高效教学[J].亚太教育,2019(07):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