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2020-09-10梁川
摘要: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因此,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培养路径
引言:
产教融合对应用型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国家决策,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应用人才培养的保障;实现内涵发展,破解转型发展困境的需要。应用型高校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应坚持“学生满意、企业欢迎、同行点赞”建设理念,建立健全“双师双能型”教师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应用型高校转型成功,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内涵
高校转型,人才是关键,教师是推动转型的主要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各行各业急需紧缺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当然这个任务的关键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当前,“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内涵并没有得到统一,在不断学习和研究下,提出了“双职称”“双证书”“双素质”“双能力”等不同的说法。经过归纳分析,“双师双能型”教师定义为具有高校教师资格的专任教师,原则上须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能胜任本专业教学工作,并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又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拥有与本专业相关的非高校教师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2)参加专业技能考评员培训并获取其资格证书;(3)拥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执业资格证书;(4)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在企业或行业一线的或校内外实践基地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经批准脱产到企事业实践学习、挂职锻炼、接受专门技术培训;(5)近5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6)近5年主持或排名前2参与2项以上校内实践教学设施以及技术水平提升的安装与设计工作,使用效果良好;(7)近5年主持或主要参与2项以上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经费10万元以上),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2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路径
2.1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调整教师队伍结构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才工作提升到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由于应用型高校的建校时间普遍较短,创新精神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难以充分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产业融合背景下要求应用型高校必须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拓宽“双师双能”人才引进渠道,进一步调整教师队伍结构。首先,应用型高校应在引进研究型人才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学历、学术成果的要求,聘请一批行业公认的、高素质的企业技术骨干及专业技术人才承担一线教学任务。其次,应用型高校可以将一定比例的教学岗位设置为流动岗位,遵循“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在刚性引进人才的同时通过双向挂职、科技研发、项目合作等柔性引进人才,着重吸引区域主导产业的优秀技术骨干到校进行教学,从而在校企合作中顺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最后,应用型高校还应深入把握所处地区的区域经济特点和发展趋势,充分挖掘周边人力资源,加强校地合作以实现共赢发展。
2.2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產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高校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机制。第一,建立健全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高校应将各学科“双师双能型”教师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制定科学的在职教师培养提升计划,协同行业协会、企业对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由学校组织专家学者强化在职教师的理论知识,然后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提升在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坚持“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两手抓。第二,积极拓宽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渠道。高校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教师的不同培训需求,有计划、分类别、分步骤地选派在职教师参加顶岗实习、课程培训、考证培训、交流研修、技术培训、挂职锻炼以及产教融合共建等进修活动,引导在职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拓展学科视野、丰富实践经历、了解行业动态,确保在职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3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针对当前部分在职教师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高的现状,高校应通过深入推动产教融合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第一,通过产教融合项目提升教师实践应用能力。许多地方企业由于自身技术水平有限,难以独立完成科技研发任务,需要来自高等院校的科技支持,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可以和企业结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以“产教融合项目牵引模式”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在职教师通过参与产教融合项目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从而得以深入认识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了解产品开发和生产流程、跟踪行业发展和消费需求趋势、丰富生产实践经验,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
结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地方转型发展院校要积极搭建平台,不断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与有利条件,促进“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数量、结构、质量的协调发展,确保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成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梁维意,曹菲.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3):206-208.
[2]党跃轩,那滨,周楠,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8,32(4):78-80.
[3]车承军.转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撷英[J].中国冶金教育,2017(6):115-119.
作者简介:梁川(1979.9-),男,壮族,广西百色人,百色学院,工学硕士,副教授,计算机网络安全、数据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