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搭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合作平台
2020-09-10韦家儒
韦家儒
摘要:百色学院作为地方性新升本科院校,根据教育部教发[2015]7号《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4年成为广西首批4个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转型发展,目的就是要办好职业教育,大力培养复合型、应用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实现全体学生的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也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的重要论述,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更好地对接产业,培养与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具有创新能力、符合产业要求的复合型、应用技能型技术人才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合作平台
1.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汇聚企业资源支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自2014年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面向企业征集合作项目,由企业提供经费支持,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截至目前,已有5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与近千所高校深度合作,项目数从最开始的700余项增长到一万余项。项目已涵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新工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学生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创新创业联合基金等多个领域。
2.信息工程学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校企合作的情况
信息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目标,坚持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加快推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区域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近十年的努力,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与深圳市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广西中意达投资公司、微软IT学院等企业开展了教育合作项目,与百色电信分公司及广州达内科技等10多家IT培训企业的合作,开展包含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订单培养、企业技术课程授课、职业素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师资培训、技术交流、实验室建设、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校企共建生产实践基地、毕业设计指导、就业、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合作;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校企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培养符合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电子信息类专业产学研合作,达成校企双赢的局面。学院在巩固现有校企合作基础,不断拓展合作内容,提升合作层次,取得了一定实效。2017年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校外实践基地项目2项。但目前的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次及中层次合作,协同育人内容比较单一,离转型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也不适应于当下“新工科”建设和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3.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的思考
3.1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
党的十九在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需要,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建设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巨大贡献。我们必须牢记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建设好百色学院就是对建设教育强国做出的贡献。因此,我们每一位教职工都要树立高等教育强国梦的自信心和决心,自觉、积极、主动参与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教育思想武装头脑、指导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推动校企合作工作的全面开展。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3.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方位开展协同育人
促进学校快速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优化配置、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造良好条件,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建设新工科能够让学校缩小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建设新工科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是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建设新工科必须依靠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在政策、技术、资金、人才的强有力支持,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校要选择信誉好、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改变人才培养方案中只强调专业能力强的缺陷,而是朝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才兼备、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技能型技术人才,实现从学校单一培养向企业参与培养的多元化培养模式转变,构建与专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见习、实习、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导引企业进校园,营造教学工厂,共建办学实体,共建实验、实训室和生产车间,建设创新创业平台,进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协调,推动校企合作培养新机制,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切实把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融入应用技能型技术人才培养全过程及每个环节,面向企业需求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成果、新经济推进教学内容更新;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共同开发精品课程和教材、共建专业、共同进行科学研究、技术研究、开发、试验、推广及新产品推介,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推动工程创新训练中心的建设,构建与产学合作相匹配的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实训体系,努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技能型技术人才。
3.3全员参与,推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深入开展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建设新工科不仅是领导或几个人的事,不是几个在哪里忙碌,其他人当看客,需要的是大家形成共识,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是更好地对接企业、生产一线,为新经济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同时,也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达到国家、学校、教师、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六赢,实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中国网,2017年10月18日。
[2]打破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培养“边界”,人民网,2017年12月21日。
[3]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中国网,2017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