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叙事性与趣味性探究

2020-09-10李婧李新科

新教育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叙事性思政课趣味性

李婧 李新科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的开好思政课。长久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央及全国各层次高校的领导和思政课教师一直在探索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途径与方式,并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由于各种原因,仍有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就导致绝大部分的学生对思政课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要真正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扭转思政课低效率的境遇,就一定要对思政课的教学进行创新,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与叙事性,从而达到思政课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叙事性;趣味性

思政课作为一门学科,毋庸置疑具有其他学科一应具有的系统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思想灌输与传导,同时更需要运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做到叙事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从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际效果看,思政课之所以缺乏吸引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环节固然存在问题,虽然运用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方式已经先后多次被提到,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由于各种原因的综合影响,依然不是很理想。以下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分析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缺乏叙事性和趣味性的表现

1、思政课是一门理论课,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

任何理论相较于实践而言都具有抽象性。思政课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在教授的过程中本身就有一定的政治性、理论性要求,这无疑加大了教师们的授课难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完成理论教学,把理论讲清楚,讲的让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而且还要具备大量的生活素材及体验,这样才能够通过将理论与故事有机结合。而现实当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有故事的人理论深度可能达不到,相反,掌握了理论的教师往往生活体验不够,亦或是对于大部分年轻教师而言,理论和生活体验都不够,所以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少数精英级别的老师能够做到将二者有机结合。

2、理论与现实之间天然的差距弱化思政课的趣味性与叙事性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对于思政课这门政治理论课而言,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么课,它集传授知识与塑造价值于一体,往往是基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而提出更好的价值要求与任务。“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理论不等于现实,甚至有时候与现实之间有明显的差距,这种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对接不力,往往会弱化学生对于课程的接受。”①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功利性不断增强,思政课相较于其他专业课实用性没有那么明显和直接,甚至在某些学生和家长的心里,上大学是为了以后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不是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这样以来学生带着对政治课的偏见来学习,直接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长此以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所选取的案例,也很难去把握。

3、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激发难度大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课基础知识薄弱,部分学生早已丧失学习兴趣,不爱学习、不喜欢思考。并且这种行为习惯已经在他们的生活中生根发芽,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很难再集中注意力,纠正自己错误的价值观,加之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冲击与影响,使其缺乏应有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他们而言更是觉得空洞乏味,加大教师的教学难度。除此之外,思政课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与普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期待具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会认为政治离自己生活很遥远,甚至可能一辈子与自己无关,所以容易产生陌生感,敬而远之。相比之下,一些容易接受、和学生相关的章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浓烈一些,如第五章道德部分有关爱情、恋爱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积极性极强。概而言之,课程本身的这种的性质就导致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难度增大。

二、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叙事性与趣味性的对策

1、思政教师开展定期的实践培训

目前思政课教师更多的是通过理论研究理论,对于很多黨的大政方针只是通过新闻报道、学术研究去了解,缺少一定的实践性。那么这就导致在课堂中,大部分教师只能班门弄斧,很多知识的掌握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经过实践的检验,学生听起来自然也有距离感。因此高校思政部门应该在学院领导的坚强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量安排思政教师“下现场”,去扶贫一线、贫困山区等实际参与、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实施,发掘更有说服力的一手教学资源,去指导和教育学生。促进思政教师对党的政策文件的进一步学习,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2、完善与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使其常态化

集体备课制度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强授课教师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更是群策群力上好思政课关键步骤。各位授课老师只有在一起交流学生情况,沟通重难点的讲解技巧,讨论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吸收的案例,互相分享教学心得,互相切磋教学,才能够共同进步,同时,这对于年轻教师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因此,学校的思政部门应完善与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使其成为每周教研室活动的必研究内容之。另外,思政 课课程标准应做到及时更新,使其适应教学的要求。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对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而言,实践性较强。因此,在学理论的同时,应适当增校内外、校外实践教学与“师生对话研讨”教学环节,以使学生真正接触了解社会现实。对此,可以开展读一本好书、关爱老人、弘扬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理论的魅力。当然,这需要提前谋划与设计。如:学期初就为学 生开列出指定阅读书目或者参考阅读书目,课堂上结合教学内 容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开设大课堂主题讨论课,但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确立主题要有针对性,学生准备要有目的性,课堂发言要有积极性,教师引导要有方向性,总结讨论要有概括性。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可以采用网络课堂、播放教学录像片等形式,同时,还可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开展参观、听报告、看影视作品等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和教学难度[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版),2020(2).

[2]姚兵,肖寒.关于创新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探索[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5(4):91-93.

[3]米丽娟.基于新闻素养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提升模式——兼论时事政治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5(3):125-128.

[4]郝冬梅,李艳,杨洋.高职院校思政课趣味性教学模式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7):28-31.

注释:

①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和教学难度》[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版),2020(2)。

作者简介:

李婧,女,1991年11月出生,汉族,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研究。

李新科,男,1965年9月生,汉族,陕西宝鸡人,本科学历,讲师。主要从事毛泽东劳动思想研究。

猜你喜欢

叙事性思政课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