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20-09-10宋伟

新教育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小学生

宋伟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含苞待放,小学生大多都很单纯,也很天真可爱,这时候他们还缺乏辩证是非的能力,收到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他们也许还没有完全理解行为规范,养成自觉遵守行为准则的习惯,学校一方面应注重对学生的教学培育,一方面也应跳脱出成绩这个框架,关注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基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使他们树立健康的思想。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引言: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引导时,应具有耐心,帮助学生去辨别什么样的行为习惯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习惯是错误的,观察学生的表现,引导他们自己反省,结合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等,分析自己在行为上的对错,能够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进步,教师应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形成礼仪意识,提醒学生遵守纪律,积极思考,自然而然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1.言传身教

小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低,他们对于自己做的事情是对是错,还缺乏评判能力,如针对同一件事,小学生随意的拿别人的铅笔来画画,没有和对方打招呼获得对方的同意,如果教师认为这只是小事,同学之间应该大度一些,而对学生的表现不置可否,那么小学生很有可能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如果教师在发现后,及时的告诉他们,要把铅笔换给对方,赔偿对方,下次想用别人的铅笔要征得许可,那么学生就会知道私自拿别人的东西用是不正确的,是需要賠偿和道歉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是主观犯错,而是在客观的条件下,他们不知道何对何错,教师与家长应及时的指正学生的错误,这个过程中尤为应注意的是,教师和家长不仅要批评学生犯了错,更应该去指引学生正确的操作,最好让学生自己去道歉,去沟通赔偿措施,让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够自我纠正。小学生十分好奇,对于很多事情,都抱有想要摸一摸、看一看的想法,教师应告诉学生们如何礼貌的与别人交流,什么东西是可以动的,什么东西是需要询问再去动的,要有勇于提问的意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那么,父母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言行举止彬彬有礼、态度谦逊、礼貌周到等,就能为孩子树立示范作用,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父母千万不要在他人面前就表现出文明有礼,回到家中就满口粗言,这就反使孩子无所适从。而教师既是孩子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孩子良好行为养成的引导者。教师的言行一致,会在孩子心中享有威信,取得孩子的信赖,孩子会听从管理并会积极响应每一项要求,努力争取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夸奖。

2.作品示范

将有关礼貌或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寓于诗歌、歌曲、故事、口语交际中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教师应善于选取既有教育性,又有艺术性的优秀文艺作品来传授给学生,利用其中的范例来影响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如,通过讲“鸭子和白兔请客”“小羊过桥”“小乌鸦反哺”等童话故事,使学生具体理解了对待朋友要热情大方、互相帮助、互相礼让的道理及要懂得孝顺父母;通过课文“轻轻地”“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培养学生说话轻,动作轻,为他人着想的良好行为习惯及做人要诚实的品德;通过口语交际“接待客人”“买文具”“道歉”使学生学会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请”“您早”“您好”“谢谢您”“对不起”“没关系”“不客气”等。这样,学生就会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3.日常训练

游戏,是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玩的活动,他们会全心全意投入到游戏之中,并且会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如,选择那些讲礼貌方面的游戏,通过角色表演,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每天学生来到学校,老师要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并引导学生说“老师早!”“再见”等;向同学借东西时,老师就要教导学生说“请你借………好吗?”用完后还要说“谢谢你!”“不用谢!”等;当不小心对别人做错了事情,老师就要引导学生要勇敢地向别人承认错误,说声“对不起”,并真诚地向他人道歉,取得别人的谅解。而对方也要大方点,一声“没关系”原谅别人的错误,最后握手言和。可以特意创设情景进行练习。如,教师邀请别班的小朋友来班里做客,让本班学生练习怎样当好一个主人去接待客人。在类似的场合中,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有礼貌地接待客人,关怀客人;或者带孩子到别班做客,引导孩子怎样当好一位客人。这样,别人才会欢迎你去做客。

4.表扬奖励

表扬和奖励是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肯定。通过表扬、奖励,能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使优点和长处得到巩固和发扬。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老师要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对学生发出微笑,轻轻地抚摸,点头示意,也可以在学生面前对其进行表扬、奖励,使其知道:“我这样做是对的,我以后还会这样做。”对学生的任性或不礼貌行为,应当进行耐心、亲切地教导,而不应当过分指责他们,刺激他们的叛逆心理;或对学生破坏纪律、不礼貌的行为表现出不在乎的态度,甚至偏袒这种行为,那么学生就会认为他们的这种行为没有什么不对,日积月累就形成恶习。

5.家校联合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26天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形成。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一样,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需要一个相对长的过程,而且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会“反复”,我们可以采用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抓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得到家长的认同和配合,通过家校强大的教育合力不断巩固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比如: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培训会,电话联系,组建班级家长微信群,校讯通以及家访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使家长与老师一样有的放矢地不断反复地督促学生,不断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达到“习惯成自然”,这个时候,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

结束语

总之,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要从小培养,从点滴处培养。教师不应追求分数、工作繁忙而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放下分数的压力,更多地去关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7.

[2]赵曼.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以天津市某小学低年级为例[D].天津师范大学,2018.

[3]郑丽华.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学园,2017(12):106-107.

[4]王马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例谈[J].关爱明天,2019(7):119-120.

猜你喜欢

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