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留守女童的心理缺失探讨

2020-09-10何伟芹

新教育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何伟芹

摘要:随着农村进城务工大军的不断壮大,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受到了更进一步的关注。与那些有父母陪伴成长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存在许多的情感缺失,心理健康问题不断突出。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留守女童这一特殊群体,分析了他们心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能够有助于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留守女童;心理缺失

引言: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父母的陪伴依赖性极强,但是留守儿童长期与祖辈生活,陪伴和情感的缺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女童与男童相比,情绪更加敏感,心理也更脆弱,更需要得到关注和关爱,否则必定会对他们性格的发展,平时的学习以及生活构成影响。

1.小学高年级留守女童心理缺失状况

1.1监护不力,依赖心理严重

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留守在农村的孩子与祖辈在一起生活,而祖辈在文化水平、监管和教育能力上显然都无法与孩子的父母相比,大多的留守儿童都长期受祖辈溺爱,行为举止不受约束,学习态度散漫,成绩下滑。而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愧疚,只会一味给予经济上的补偿,长此以往,留守女童不仅产生了错误的价值观,还对物质产生了依赖,很可能走入歧路。

1.2敌对、古惑,心理畸形、犯罪与越轨并存

儿童对父母的思念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她们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继而转化为恨意,心理畸形,做出一些偏激的举动。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留守女童对归家的父母故意不理睬,不沟通,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反抗和报复。处于这一心理状态的留守儿童,一旦受到社会闲散人员的蛊惑,很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或者辍学参与校外活动,而由于年龄较大的祖辈监管能力不足,很难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有效的管制措施。社会中的这种案例和悲剧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1.3生活中自我封闭、悲痛、厌恶、焦虑、忧郁

留守女童大多缺少自信和安全感,這会令他们的性格逐渐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流、交往,不敢表现自己,经常焦虑、紧张,不愿对他人敞开心扉,将自我封闭起来。因此,农村中大多数的留守女童都会在一段时间后发生很大的性格变化,这一几率已经达到了85%,其中更是有16.2%的留守女童出现了忧郁情绪[1],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针对留守儿童以上的种种状况,如何为留守花朵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已经成为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实施好与否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的成败。

2.关于小学高年级留守女童心理缺失的对策思考

2.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父母是儿童人生道路第一位良师益母,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外出务工父母树立正确教养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家长不仅人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而且应该提供心理、思想上的支持;应该鼓励子女多与亲人、同学、老师交流;应该对子女保持合理的期望值。过高的期望反而会增加子女的心理负担。重要的是父母应对子女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特别是针对留守小孩依赖性强的心理,尽量同子女交流,一起商量某些事情,使子女明白父母对他们的关心。作为父母的应该尽量抽空和小孩多交流,通过书信或电话方式多少给予小孩一份真挚的生活、学习的动力。

2.2搭建亲子沟通的平台

大量的事实表明,留守儿童的精神核心常常是自己的父母,其他监护人靠得再近也很难占据这个核心位置。当被问及“你最想要什么”时,留守儿童大多回答:“我什么都不要,只要爸妈回来就够了。”能和父母短暂相处一段时间,成了留守儿童一年中最奢侈的享受。可见,在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搭建交流平台是弥补亲情缺失的重要途径[2]。为此,教师首先要做好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讲明亲子沟通的重要性,通过设立亲情电话卡、亲情网络平台等方式,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就在身边,在关心和爱护他。

2.3加强学校教育,因材施教,提高留守女童调控能力

针对她们敌对、古惑心理畸形、犯罪与越轨并存的状况,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引导她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2.4建立代理家长制

帮助亲情缺失型留守儿童,重在弥补亲情。为满足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渴望之情,学校安排有关教师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子”。通过结对子活动,让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的“专职家长”,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关心他们的精神成长,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像父母一样关爱他们。代理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有了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帮他们树立信心,从而使留守儿童在享受家庭温暖的同时各方面取得进步[3]。

2.5对教师进行心理课程培训,做到有的放矢

对教师进行心理课程培训,熟悉幼儿心理特征,对幼儿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平时生活中要多留意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关心他们,使他们信任教师,有心里话愿意向老师倾诉,引导幼儿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和谐发展。

结语

当前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长期的与父母分离,与祖辈生活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都出现了自卑心理、人际关机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留守女童更是留守儿童问题中问题出现最为多的一类群体。所以只有做好小学高年级留守女童的心理工作,才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青玲.浅谈小学高年级留守女童的心理缺失[J].好家长,2017(25):46-46.

[2]张伟.浅谈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三策略[J].科学咨询,2013(12):34.

[3]孙全文.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浅议亲情缺失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J].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4(9X):63.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
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措施探析
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水平的有效性分析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
浅析如何增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刍议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浅析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