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2020-09-10邓艳红

南北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邓艳红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提升的重要前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了能力、价值、情感以及思维等多个方面,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的时候要紧密围绕这几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推动学生群体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42

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和教法设计时主要参考的学科核心素养。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对学生提出了能力到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要求,有效构成了当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并为学生的发展做出了全面的指示和引领。因此,现阶段教师也要以这四个核心素养目标为指导依据,科学合理调整教学方案,充分有效兼顾学生发展需要,不断加深语文教学的深度,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发展机会。

一、积极组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丰富学生的思路和观点

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基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而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式。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理解方面的成长和成熟则需要通过多想、多交流、多学习等过程实现。因此,教师必须要根据小学生这一诉求,积极组织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交流,帮助学生在获得个人想法、听取他人意见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最终实现思维水平的有效提高。

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堂提问互动,通过将教学的过程问题化来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并以这种方式鼓舞他们不断思考和探究,逐渐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个性化的思维。同时,教师还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并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点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地方,从而不断调整个人思维方式。而在课堂外,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合理组织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内、小组间的想法交流、学习分享以及评价辩论等活动,用学生个人的思考带动整个集体进行完善,继而再帮助学生从集体中收获更多的语文思路,从而促进良性循环的有效建立。

二、丰富语文实践展示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语言运用能力

一般来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养成是建立在说、写这两个方面上的,而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语文书写和会话的能力,又能够继续作用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语文学习的要点和技巧。因此,现阶段教师要抓住“说、写”这两个方面,积极开展各种各样丰富有趣的语文实践类活动,帮助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进步。

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开展语文相关的表演活动、互动交流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教材文章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改编或者补充之后,排演一出简短的情景剧或课本剧,将教材中的内容生活化和实践化。譬如改编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根据诗句描述设计相关的场景,补充细节,并通过组织生活化的对白语言还原场景,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感受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生活记录以及书写读书感想,通过书写将情感、技巧和态度用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巧。

三、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塑造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所立足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语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主要集中在引导其感知汉字文化之美以及感受人性、观念之美这两个方面。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审美可塑性极强的阶段,外界向他们灌输什么样的审美观念,他们往往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审美态度。但与之相对的,如果教师能够及早给学生传递正确的审美观,那么学生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而实现这个目标的主要方法就是阅读。正确的审美观念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拓展建立起来。而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了解到不同观点的作家的态度和想法,学习到不同知识领域的内容,从而有效实现自我熏陶,养成全面、多样的审美情趣。

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所教学生年龄差异、理解水平的不同,给他们介绍合适的课外书籍,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机会和有利的条件进行阅读。同时,教师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拓展性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读书笔记,介绍好的段落、句子,促进不同审美态度之间交流与碰撞。另一方面教师则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边阅边读,边阅边摘抄,边阅边写感想,客观比较不同的作者意见,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加深理解,最终养成正确良好的审美观念。

四、升华教学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念态度和取向价值

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人情味,充满情感的学科,文字的组合显示的不仅仅是一种理解上的意识,更是一种情感和价值的传达,是作者隔着文字,隔着文字后面重重的时代阻碍所要传达给学习者和阅读者的情感与思想。因此,教学语文的最终目标都必须要落实到情感和价值教育上,带领学生透过文字,透过作者的视角去看到自己的思维,去挖掘更多关于美,关于成长,关于价值观念的信息,最终塑造学生良好的观念态度与价值取向。

一方面,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深度挖掘文章,挖掘诗歌中的情感,并善于与现代化的理念,时代观念相结合进行辩证性的评价,健全学生的价值理念。比如将古人的爱国情怀与现代“家国情怀”结合进行教学;对比不同时代背景中对“孝”的理解,塑造学生健全、正确的孝义观念。另一方面,教师要将教学文章中的情感,文章作者的态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道德实践等环节中。譬如教师在教学李白的古诗《赠汪伦》后,可以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人际交往例子,让学生根据先前的讲解来思考怎样的交往才是健康的,才是真诚的,从而培养学生对友谊的正确判断力,养成正确的交友观,将从书本中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中。

总而言之,尽管小学语文教授的内容较为基础简单,但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的时候依旧要形成一定的参考标准和依据,不仅仅在语文能力上对学生做出指示和指导,更要带领学生深度感悟语文学科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崇高价值以及多样思维,将学生真正培养为有能力、有态度、有思维的“三有学生”。只有这样,学生在未来面对更加困難的学习和选择时,才能够具有充足的资本进行优化和选择,推动学生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段永伟.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J].新课程(中),2019(2).

[2]王丽梅.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学周刊,2015(30):167.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