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9-10曹丽君

南北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支部建设学生党员高校

曹丽君

【摘    要】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党组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未来。然而由于党员数目较少、党员能力薄弱、党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情况,且结合对新时代思想的不断认识与理解,总结出高校学生党支部应结合党政知识,以团促党、以党带团、加强支部堡垒作用、量化考核、提升支部组织力、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将党支部建设问题合理地解决。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党员  支部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89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时代,赋予了高校新的教育发展历史使命。学生党支部作为凝聚优秀学生的组织载体,在组织管理、榜样示范、学风引领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指高校为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和党员个人的党性修养,从而开展的与当代社会时事政治相适应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而促使高校学生党员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正确世界观。在此过程中,高校学生党支部要懂得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去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拓宽思想建设的新路径。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生整体质量不高。首先,从入党动机来看,仍存在不纯洁现象。部分学生将社会地位、就业优势等功利性原因作为入党的主要目的,忽略入党初心与本职工作。并且,在学生之间还会存在跟风、拉票等现象。其次,部分学生党员不能起带头作用。学生党员入党后表现松懈,不能以党员标准严于律己,不仅不参加党员活动、放松党政知识学习,甚至连基本的学生纪律都无法遵守,逃课、旷课时有发生。

2.支部阵地作用不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各高校虽然能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但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第一,对学生党员培训缺乏创新力和吸引力,培训形式较单一,不能有效把党政培训内容联系实际。第二,部分高校低年级党员数目较少,学生党支部以院系为单位建立,由于跨年级、跨专业,导致组织内部不易管理,凝聚力、工作能力不强。第三,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动员学生党员积极性,使其对党支部组织缺乏自豪感与归属感,活动时缺乏统一行动意识。第四,考核机制仍有欠缺。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始终没有具体的考核量化细则,更有甚者将考核、评比变成权利游戏,使评比结果没有任何意义。

3.培养缺乏连续性。一名年龄、思想、身份都符合的大学生在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经“推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经组织推荐、接收成为预备党员,后转正成为正式党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系统的党政知识学习、党组织考核筛选,然而由于不同阶段培训可能分别归属不同部门开展,内容显得过于杂乱且不具连续性。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的对策

1.以团建促党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建设工作可分为党支部建设和团支部建设两部分,以团促党,以党带团。两部分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弥补各自学生思想建设工作中的片面与不足,提升教育工作质量。并且将思想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衔接,组织以党带团的思想学习与竞赛活动,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又可在活动中选拔优秀团员学生。

2.加强支部堡垒作用。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第一,丰富党课形式,除传统的授课形式外,加入历史人物讨论、先进个人座谈、烈士陵园致敬、情景党性体验等,运用多种形式全方面授予党知识。第二,丰富组织活动,除“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社会服务”等日常活动外,通过假期实习实践、双创项目竞赛、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全方位提升党员素质。第三,丰富教育生活,以小组竞争形式举办“党知识竞赛”、“红歌表演”、“历史事件情景剧”、“经典朗诵”等活动,加强党员身份自豪感、归属感,培养语言、组织、协调能力全面发展的优秀党员。

3.加强量化考核机制。考核机制是学生党支部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做到先评审,再考核。将自评、组间互评、组织互评、群众评审相结合,丰富考核内容,着重党政基础与时事政治,考验学生素质与灵活性,综合自评与考核情况给予分值。并且,要确保考核公平公正。评审过程全面、真实,做好保密工作,结果由党组织统一公布,考核过程严格,严禁作弊行為发生,保证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后方给予分值。

4.利用网络平台。面对新时代大学生,学生党支部应及时抢占网络阵地,以学生们喜欢且熟悉的方式,予以正向的教育引导,扩大宣传范围、丰富学习内容。线上普及是党建宣传的最直接途径,党建活动也离不开百度、微信的平台展示。学生党员通过视频媒体、文字图片对党思想有了最直观的了解,党支部组织利用线上直播、工作会谈丰富党员学习内容、开阔视野。另外,还可组织线上党课。传统党课形式单一,高校间或有差异,造成党员素质参差不齐,线上党课则将解决这一问题。将党政知识、典型事迹、荣誉表彰上传公众号,观看者可通过评论区发表看法,高质高效上党课的同时提高参与度。

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应合理利用。网络传播速度难以想象,一个不慎,后果将无法预料。党支部组织应严于律己、完善措施管理,避免线上平台混乱,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缜密支部工作体系,将线上优势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刘爽.加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J].新长征,2018.

[2]熊校良,户国栋.高校学生党支部科学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4.

[3]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1).

[4]常晶晶,郭慧,彭宁东,邓良志,游遨.高校基层党建创新的基本路径探微[J].智库时代,2020(1).

[5]师吉金,李长达.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创新 [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98-105.

[6]徐华容.关于党支部在培养科技人才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几点思考[EB/OL].https://www.sohu.com/a/318363426_723728.

[7]姚婷婷,魏晓慧.激发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路径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9).

猜你喜欢

支部建设学生党员高校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