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9-10祝笑琴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要达到资金使用的“安全”和“高效”,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内控意识薄弱、制度建设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监督功能弱化等诸多问题,使得财务内控制度的管理作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就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依据《会计法》《预算法》制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有效的实施控制,可以保证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合规合法,财务信息真实完整,资金资产安全,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一)有助于保证单位经济运行和活动的合法合规
行政事业单位围绕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控制等六种业务制定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保证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合法合规,防范财务风险和漏洞,有利于加强单位的廉政建设。
(二)有助于提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财务公开制度,要求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财务信息。财务信息是单位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反映,它的真实性基于财务工作的合规性,只有实行内部控制,财务工作的各个业务环节才能更加合法合规,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
(三)有助于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贯穿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关键岗位,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与权限,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关键环节实施控制和动态管理的功能强化,从而保证了资金财产的安全,有助于解决资产闲置和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较为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一是单位领导对内控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单位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且进入财政会计核算中心核算。所以单位领导容易简单地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同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认为内控制度应该由财政部门制定和实施,和单位没什么关系,内控建设只是上级布置的任务和考核指标,没有把它当作是一种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手段的工作来抓;二是财务部门对内控建设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制定的制度是为了应付检查,缺少实际可操作性;三是单位其他部门和员工对内控建设的参与度不够,认为财务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该做的事,与自己无关。
(二)内部控制执行不力
一些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只是由财务部门参照上级有关制度,凭经验加以简单的复制,没有从单位的实际出发,认真的梳理单位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仅是照搬照套地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然后印制成册分发给单位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制度制定后,却忽视了制度的执行,导致财务内部控制只停留在形式上。
(三)资产管理过于松散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通常只起到“核算”“付款”的记账作用,对资产的使用过程缺少内控管理概念。会计人员在处理债权、债务、固定资产等业务时,只是在核算时简单的将其登记在账本上,并不关注后期应收账款是否会发生坏账或减值,固定资产也只是反映在账簿上的一个数字,不明了这项资产是哪个部门使用、管理者又是谁、资产损坏或报废时是否按规定的处置程序处置。管账不管物、管物不管账现象严重,造成资产管理方面过于松散,监管不到位,资产闲置、利用率低、甚至会出现资产流失现象。
(四)预算控制较为弱化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财务预算只是由财务部门根据上一年度收支情况和单位职能进行编制,事前缺少各业务部门之间对预算的沟通交流和科学的论证,使得预算编制笼统、片面,与实际开展工作资金需求出入较大,尤其是项目和政府采购预算业务,预算科学性不强、准确性不够,追加调整项目依然多,预算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
(五)内控监督力度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大部分单位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内审工作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即使有独立的内审机构,但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领域,缺乏查处、解决问题的实际措施,审计与考核相脱离,内审的意见落实不到位,效果不佳。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了解不多意义领会不深
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意识薄弱的原因一是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的内容了解不多、对实施财务内控的重要性和意义领会不深。一些单位领导只注重抓事业建设却忽视了单位管理制度的建设,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内控是单位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反而把内控制度看成是限制事业发展的“条条框框”。二是单位员工对财务内控工作也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缺少参与内控的自觉性,对内控工作不配合或有抵触行为。
(二)财务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
财务内控要发挥效用关键在于执行的严格性,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各项财务内控制度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制度制定时耗时耗力,甚至聘請了专业的中介机构,可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按制度执行,比如制度规定了单位人员调动或离职时要办理资产移交手续,但有些单位往往却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资产管理相关科室事前缺乏配合协调;支出审批流程规定财务人员审核是财务报销的把关环节,但实际上财务却成了最后的付款环节。
(三)财务部门重核算轻管理
财务部门重核算轻管理使得单位资产管理过于松散。一些单位的财务人员缺少责任心,主观上不作为,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也有些财务人员本身业务素质差,对财务内控管理知识掌握较少,不具备良好的履行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能力,对新经济形势下出现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实际工作过程中过分听从单位领导的指示,不会提出自己的管理意见。
(四)预算控制理念不足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管理意识不强,“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得支出”的管理理念不足,认为预算只是一个大概的估算,精准率要求不高,预算不够后期可以追加,缺乏预算的严肃性。尤其是只靠单位财务人员编制的项目预算比较粗放,不确定因素多,因此,单位无法按预算项目支出明细使用资金,存在预算执行的风险。
(五)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与考核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机构隶属于单位,人员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或转任,普遍存在人员老化、知识更新能力差,又缺乏有力的奖惩机制,单位内控管理实施效果不明显,监督作用弱化。
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内控意识完善控制环境
首先单位领导要把内控制度建设做为单位的一项重点基础工作来抓,要亲自部署和督办财务内控的实施工作,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单位全员内控意识的强弱。其次是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宣传力度,让全体员工了解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营造一种良好的内控风气和环境。再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形式,定期开展培训活动,让每个员工掌握内部控制的内容与流程,明确自己在内控中的职责是什么,使其熟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在平时工作中坚持原则,真正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遵循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四项原则,充分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分析查找单位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控制六大主要业务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点,明确防控点,做出应对策略。比如可以从收支业务相关岗位设置是否合理;不相容岗位有没有分离;是否依据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有没有违反“收支二条线”管理规定;支出审批程序是否适当;“三重一大”事项是否经单位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支出申请是否符合预算管理以及国家相关政策与制度的要求;资产的归口管理和清查盘点;政府采购是否按预算标准实施;组织实施采购工作程序是否规范;采购验收环节是否严格等风险点选择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结合单位实际和业务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制度。
(三)严格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在实施财务内部控制时单位领导要起带头表率作用,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承担起领导责任;财务部门要负起内控制度的贯彻落实职责;全体员工要树立制度执行的主人翁意识,并科学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减少或消除人为操作因素。设置有约束力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强化责任追究。
(四)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壮大财务队伍力量,让有“能”有“力”的财务专业人员充实到财务队伍中来。注重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从专业素质的实际水平与有效开展工作之间的差距出发,合理设计培训的内容,通过培训让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和提高、合规意识和职业道德不断增强和提升。只有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了,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监督力才能不断增强。
(五)严格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时要细化精准,在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上,认真分析基期预算执行的情况,充分考虑计划期的各种可变因素,结合单位发展整体规划、事业发展计划和预算年度的资金供给状况。对基本预算、项目预算以及政务采购预算的具体支出额度、支出的方向和用途等进行细化和量化的分析认证。预算执行要体现其刚性的约束力,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追加预算、严格按照批复的额度和支出范围执行预算,财务部门应拒绝受理无预算或超预算的支出。最后还要把绩效评价的理念融入预算执行结果中,实现少花钱、好效果、高效率的预算绩效目标。
(六)强化内外监督功能
内部控制是动态的、持续的,其有效执行需要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相互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和监督制度,内审专业人员不能有所顾忌,随时履行监督职能,实施跟踪监督检查,营造一种制度化、常态化的内审氛围。检查结果都是权威和可执行的,及时公布监督检查信息,结合奖惩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形成一个从上到下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互相监督、主动协作、公开透明的内控过程。同时利用社会的力量督促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运行的有序发展,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五、结束语
财务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活动,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随着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完善财务内控制度。
參考文献:
[1]李东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8):38-39.
[2]李明洋.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9(26):8.
[3]谢爱华.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J].时代经贸,2019(19):16-17.
[4]刘家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税审计,2019(4):153-154.
作者简介:
祝笑琴,浙江省衢州市龙游传媒集团。